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題目】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做兩個相同規(guī)格的玻璃箱(如圖),甲底部放一層土,乙底部沒放土。中午同時把兩個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鐘后,同時測量玻璃箱里的氣溫,結果發(fā)現甲箱比乙箱足足高了3℃。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該實驗主要目的是測試

A. 大氣的溫室效應 B. 大氣的熱力環(huán)流

C. 日最高氣溫出現的時刻 D. 大氣的主要直接熱源

2甲箱比乙箱溫度高的原因是甲受到的

A. 太陽輻射強 B. 地面輻射強

C. 大氣吸熱弱 D. 大氣輻射強

【答案】

1D

2B

【解析】

1該實驗主要目的是測試大氣的主要直接熱源是地面輻射,下墊面不同,地面輻射也不同,氣溫就不同,D對。測量大氣的溫室效應與下墊面無關,A錯。圖示不能形成大氣的熱力環(huán)流,B錯。日最高氣溫出現的時刻應分時段觀察,C錯。

2甲箱比乙箱溫度高的原因是甲箱中放土,受到的地面輻射強,B對。兩個箱的太陽輻射相同,A錯。兩箱中大氣吸熱性質相同,C錯。大氣輻射強,放熱多,氣溫應較低,D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伏爾加河三角洲位置變化及里海海平面變化,結合相關知識,回答下面小題。

11900~1978年伏爾加河三角洲變化的特點有

①面積不斷增大  ②坡度逐漸趨緩、巯驏|南方向擴展 、茉鏊傧嚷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2000年該三角洲的前緣位置可能位于

A. 甲處 B. 乙處 C. 丙處 D. 丁處

3若在該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庫,將導致河口及附近水域

A. 三角洲面積縮小 B. 河口鹽堿化加劇

C. 水位季節(jié)變化增大 D. 生物多樣性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合掌造”是日本農村的一種木造建筑物,屋頂以茅草覆蓋,呈人字型,如同雙手合十,因此得名。該建筑最大的特點是屋頂厚且陡,以便適應當地的地理環(huán)境。回答下面小題。

1下列地理現象與該建筑物的最大特點相關的是

A. 臺風頻發(fā) B. 冬季多暴雪

C. 夏季多洪澇災害 D. 地震、火山活動頻繁

2“合掌造”最有可能位于右上圖中的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冰上絲綢之路”是指穿越北極圈,連接北美、東亞和西歐三大經濟中心的海運航道。建設“冰上絲綢之路”可以促進北極航道與“一帶一路”實現戰(zhàn)略對接。通過“冰上絲綢之路”,從我國港口往北航行到達歐洲西部,可以大大縮短經蘇伊士運河到達歐洲西部的航程。

材料二 2018年9月,《遼寧“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qū)建設總體方案》出臺。遼寧沿海經濟帶是東北地區(qū)唯一的沿海區(qū)域,具有明顯的區(qū)位優(yōu)勢和優(yōu)良的自然資源稟賦,成為了拉動地區(qū)振興的“火車頭”。圖甲為遼寧沿海經濟帶簡圖,圖乙為東北亞區(qū)域簡圖。

材料三 大連位于東北亞中心位置,是東北唯一納入“一帶一路”倡議總體規(guī)劃的港口。

(1)相對于蘇伊士運河航線,從“冰上絲綢之路”前往歐洲西部的優(yōu)勢主要表現在 ;中國參與建設“冰上絲綢之路”的可行性有 。

(2)從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遼寧沿海經濟帶區(qū)域發(fā)展的優(yōu)勢條件。

(3)發(fā)揮地區(qū)優(yōu)勢,從產業(yè)結構的角度為遼寧沿海經濟帶發(fā)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4)簡述將大連建設成為東北亞航運中心的對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地區(qū)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城市土地利用類型看,圖中 區(qū)的土地利用屬于公共事業(yè)用地,各功能區(qū)中 區(qū)占地面積最大。

(2)現擬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選一處布局一大型批發(fā)市場,最佳選址是 ,理由 。

(3)甲處為化學工業(yè)園區(qū),從環(huán)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4)隨著城市化的發(fā)展,該城市規(guī)劃建設新城,現有在東北部和西南部建設新城的兩種方案,你支持哪一種方案?請闡述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甘肅張掖是我國玉米制種基地,有金張掖之稱。近年來,張掖不少地區(qū)進行了土地整理,把一小塊的田地整成一大塊一大塊的田地。

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與我國東北地區(qū)相比,張掖玉米制種基地的優(yōu)勢條件是( )

A. 熱量充足,受寒潮影響小 B.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 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D. 降水變率小,旱澇災害少

2張掖玉米制種基地的土地管理( )

A. 提高了土壤肥力 B. 促進了規(guī);、集約化經營

C. 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 D. 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有利于防治荒漠化

3促進張掖玉米制種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措施是( )

A. 植樹種草,防止水土流失 B. 退耕還林還草,調整產業(yè)結構

C. 發(fā)展節(jié)水農業(yè),防治荒漠化 D. 擴大制種業(yè)面積,獲取規(guī)模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38°N線某地剖面示意圖”回答問題。

1圖中鐵路M為( )

A. 京九鐵路B. 京廣鐵路C. 包蘭鐵路D. 成昆鐵路

2平原N發(fā)展農業(yè)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

A. 灌溉水源豐富B. 降雨充沛C. 黑土廣布D. 熱量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智能出行”指依托互聯網手段,在線呼叫、預約出租車、專車、快車、巴士、代駕等出行方式。下圖為我國智能出行分布圖(數據不包括港、澳、臺地區(qū))。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與圖中智能出行500萬人次/年分界線最接近的是我國( )

A. 二、三級階梯分界線B. 人口地理分界線

C. 800mm等降水量線D. 南方與北方分界線

2R省區(qū)人口數量與重慶市相近,但智能出行次數遠低于重慶市,主要是因為( )

A. 氣候濕熱B. 信息閉塞C. 地表崎嶇D. 經濟落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荷蘭全年平均降水量與蒸發(fā)量分別為760mm和550mm,降雨量年內分布較為均勻,而蒸發(fā)量則集中于4至9月期間。荷蘭1/4土地海拔不到lm,筑堤攔海和排澇在1000多年的荷蘭治水歷史中成為整個國家的重要活動,開始時雨水完全可以依靠重力排放入海,后來則雩依靠動力。下圖為公元1000年以來荷蘭西部區(qū)域陸地下沉與海平面上升情況。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荷蘭需要依靠動力才能排水入海的時間大約起始于

A. 1100年 B. 1400年 C. 1600年 D. 1900年

2為防澇,荷蘭一年中雨水排放的旺季往往是

A. 每年9月至來年3月 B. 每年5月至9月

C. 每年上半年時間 D. 每年下半年時間

3目前荷蘭又將圍墾的一些低地退陸還海,其主要目的是

A. 增加海域,開發(fā)海洋資源 B. 維護沿海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

C. 減少風暴潮對沿海低地侵害 D. 大力發(fā)展沿海旅游業(y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