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中國氣溫繼續(xù)升高,目前全國年平均氣溫為10℃,比常年同期高l℃。
(1)暖冬的出現,意味著北方的冷空氣勢力________,而南方的暖空氣勢力________。
(2)暖冬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很大影響。請分析暖冬對農業(yè)生產有什么有利和不利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暖冬的出現反映了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趨勢,這是國際氣候學界所公認的,你認為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人為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較弱;較強
(2)有利:有利于農作物過冬,有利于大棚蔬菜生長。
不利:蒸發(fā)量增大,土地中水分減少,加劇春旱;細菌、昆蟲易越冬和繁殖,加重次年病蟲害;寒潮突
然來臨,會使作物凍害加重。
(3)人類大量燃燒礦物燃料,濫伐森林,使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加。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安徽安工大附中高二文理分科考試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上海一方面爭取了國產大飛機總裝等項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轉出部分制造業(yè)。同時,城市內部空間結構優(yōu)化,制造業(yè)集中分布區(qū)不斷調整。下圖表示上海市2004年制造業(yè)就業(yè)比重的空間分布。結合材料,回答問題(20分)

(1)圖中甲地為   (功能區(qū)),簡述判斷理由。(8分)
(2)分析國產大飛機總裝基地落戶上海的主要原因。(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屆河北省衡水中學高三上學期五調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8分)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我國某能源基地示意圖。

材料2:該能源基地某地區(qū)煤炭的綜合利用圖。

(1)該區(qū)主要有哪些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評價該區(qū)域工業(yè)結構。(2分)
(3)該能源基地有哪些發(fā)展方向?(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浙江溫州二中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17分)
材料一  挪威政府宣布在北極地區(qū)建造“末日糧倉”,又稱為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位置見圖1。它將保存全球已知的所有農作物種子,目的是為了在地球遭遇了核戰(zhàn)爭、自然災害或氣候變化等災難時,劫后余生的人類還能重新播種,保證世界農作物的多樣性,被喻為“諾亞方舟”。種子庫于2008年2月26日正式竣工并啟用。
材料二  冰島有100多座火山,以“極圈火島”之名著稱。當地時間2010年4月14日,冰島埃亞菲亞德拉冰蓋冰川的火山時隔近1個月再度爆發(fā),釋放出大量能量,所產生的大量火山灰對歐洲造成了嚴重影響,圖2為英國媒體公布的某日冰島火山灰擴散趨勢圖,圖中虛線表示火山灰的影響范圍。
  
圖2 冰島火山灰擴散趨勢圖
(1)材料一“末日糧倉”儲藏的種子來自世界各地,其中糧食作物的種子可能有來自A處的主要糧食___________,E處的__________,C處的________,“末日糧倉”選址在此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冰島位于       板塊和         板塊的    邊界(寫出邊界類型),板塊活動強烈,故多火山。
(3)材料二中的冰島南部屬于            氣候。根據圖2描述火山灰擴散的趨勢并分析原因。
(4)分析冰島火山噴發(fā)對歐洲西部氣溫和交通造成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山東省兗州市高二上學期期中檢測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鄭國渠系公元前206年,秦王采納韓國人鄭國的建議興修的大型灌溉渠。該工程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達300公里,灌溉東西數百里、南北數十里的關中平原4萬余頃的田地,兼有其他環(huán)境效益。

(1)圖中為鄭國渠位置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評價其選線方案。(4分)

(2)鄭國渠開鑿以來,干渠首部逐漸變高,水流不能入渠,歷代以來在谷口地方不斷改變河水入渠處,說明原因。(3分)

(3)分析鄭國渠的修建在關中地區(qū)產生的綜合效益。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浙江溫州二中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17分)

材料一   挪威政府宣布在北極地區(qū)建造“末日糧倉”,又稱為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位置見圖1。它將保存全球已知的所有農作物種子,目的是為了在地球遭遇了核戰(zhàn)爭、自然災害或氣候變化等災難時,劫后余生的人類還能重新播種,保證世界農作物的多樣性,被喻為“諾亞方舟”。種子庫于2008年2月26日正式竣工并啟用。

材料二   冰島有100多座火山,以“極圈火島”之名著稱。當地時間2010年4月14日,冰島埃亞菲亞德拉冰蓋冰川的火山時隔近1個月再度爆發(fā),釋放出大量能量,所產生的大量火山灰對歐洲造成了嚴重影響,圖2為英國媒體公布的某日冰島火山灰擴散趨勢圖,圖中虛線表示火山灰的影響范圍。

  

圖2  冰島火山灰擴散趨勢圖

(1)材料一“末日糧倉”儲藏的種子來自世界各地,其中糧食作物的種子可能有來自A處的主要糧食___________,E處的__________,C處的________,“末日糧倉”選址在此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冰島位于        板塊和          板塊的     邊界(寫出邊界類型),板塊活動強烈,故多火山。

(3)材料二中的冰島南部屬于             氣候。根據圖2描述火山灰擴散的趨勢并分析原因。

(4)分析冰島火山噴發(fā)對歐洲西部氣溫和交通造成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