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日本以及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的分布特點是

A. 由北向南深度增大B. 由南向北深度增大

C. 由西向東深度增大D. 由東向西深度增大

2用板塊構造理論解釋圖中引起日本地震震源深度變化的原因

A. 日本東部板塊面積顯著大于西部

B. 日本東部板塊漂浮于西部板塊之上

C. 日本東部板塊向西斜插于西部板塊之下

D. 日本西部板塊漂浮于東部板塊之上

3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以東海域發(fā)生了 9 級地震,福島核電站遭受破壞,其泄露的污染物隨洋流擴散的主要方向是

A. 西南B. 東北C. 西北D. 東南

【答案】

1D

2C

3B

【解析】

考查板塊構造學說和洋流分布規(guī)律。

1讀圖例和圖示,日本島嶼東部海域主要是淺源地震,日本西部海域主要是深源地震,中部地區(qū)為中源地震,因此日本以及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的分布特點是由東向西深度增大,D對C錯;南部、北部都有深源、淺源、中源地震,震源深度的變化南北差別不明顯,A、B錯。

2日本位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消亡交界處(碰撞擠壓邊界),東部太平洋板塊屬于海洋板塊、西部亞歐板塊屬于大陸板塊,由于海洋地勢低且海洋地殼厚度較陸地薄,兩者碰撞擠壓后,海洋板塊由東向西俯沖到陸地板塊之下,越向西俯沖的深度越大,使得板塊交界處的位置東部深度較小,西部深度較大,因此震源深度東部較小、西部較大,故選C。地震多位于板塊交界處,與板塊面積的大小無關,A錯;六大板塊都漂浮在軟流層之上,板塊之間的關系為分離或擠壓,B、D錯。

3流經(jīng)日本東部海域的洋流為日本暖流,流向大致為西南到東北,因此污染物會隨著日本暖流向東北方向流,故選B,A、C、D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圖中各圈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A. A和B、C、D為地球外部圈層,C為生物圈

B. 地球內(nèi)部圈層由E和F、G三部分組成

C. A和B、C屬于外部圈層

D. E共同形成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理環(huán)境

2有關巖石圈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包括地殼和地幔

②主要是由各種巖石組成的 

③位于軟流層以上

④大陸和大洋部分厚度相同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下圖所示的平原地區(qū)在20世紀60年代頻發(fā)沙塵暴。因沙塵中含有較多的鹽塵,該地區(qū)的沙塵暴被稱為“白風暴”。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小題1圖中平原地帶種植業(yè)規(guī)模的擴大,對L湖產(chǎn)生的影響是( )

A. 過度引水灌溉導致湖泊面積縮小,湖岸線后退

B. 化肥的大量使用導致湖水富營養(yǎng)化嚴重

C. 水土流失加劇,導致湖泊淤積嚴重,面積萎縮

D. 圍湖造田,導致湖泊面積萎縮

2】(小題2“白風暴”中鹽塵的主要來源包括 ( )

①土壤表層積聚的鹽分 ②湖泊萎縮露出的湖底中的鹽分

③鹽礦生產(chǎn)中產(chǎn)生的鹽塵 ④強風所帶來的北冰洋中的鹽分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影響圖一中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和_______。

(2)圖二中城市擴展的特點主要是______________。

(3)圖三中A處聚落沿_______擴展,B處聚落呈_______狀。

(4)圖三中C、D兩區(qū)域商業(yè)網(wǎng)點的密度有何差異。試分析其成因。

(5)圖中E處河港曾經(jīng)是該地區(qū)對外聯(lián)系的主要樞紐,盛極一時。后因泥沙淤積和公路發(fā)展,該河港最終廢棄。試述該種變化對E地聚落空間形態(tài)和商業(yè)網(wǎng)點密度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是某校地理課題組今年暑假對我國某地區(qū)進行的野外考察、測量并繪制的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示區(qū)域內(nèi)最大高差可能為( )

A.490米 B.590米

C.690米 D.790米

【2】該地理課題組在繪圖過程中,處的支流未全部畫出,你認為該支流最有可能流經(jīng)的路徑是( )

A.③→②→① B.⑤→④→①

C.⑦→⑥→① D.⑨→⑧→①

【3】該地理課題組在考察過程中發(fā)現(xiàn),該低山丘陵區(qū)自下而上分布農(nóng)田、茶園、柑橘林等,這樣發(fā)展農(nóng)業(yè)有利于( )

防止水土流失 減輕寒潮影響 緩解勞力不足 優(yōu)化種植結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huán)境保護]

生態(tài)護岸是既滿足河道護岸功能,又有利于恢復河岸生態(tài)系統(tǒng)平衡的系統(tǒng)工程,其兼具護岸和生態(tài)兩種內(nèi)涵。下圖為某城市河流護岸工程景觀圖。

分析城市河流生態(tài)護岸工程的生態(tài)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國地形剖面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上圖中四條剖面線,與下圖剖面吻合的是

A. B.

C. D.

2對剖面圖中所示地區(qū)地理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甲地形區(qū)是該國人口最少的地區(qū) B. 丙山脈是阿巴拉契亞山脈

C. 乙地形區(qū)是該國重要的石油產(chǎn)區(qū) D. ②~⑤各河流皆流入北冰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2009年1月27日,我國第一個南極內(nèi)陸科學考察站,同時也是我國第三個南極科考站―昆侖站,在南極內(nèi)陸冰蓋的最高點冰穹A附近勝利建成。2014年2月8日上午11點(泰山站地方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海洋局宣布,中國南極泰山站(77°E,74°S)正式建成開站。2018年2月7日,中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羅斯海新站(164°E,75°S)在恩克斯堡島正式選址奠基。

材料二 據(jù)報道,美國準備花5年時間,耗資1.25億美元修建南極“高速公路”。這種特殊的“高速公路”起點站是麥克默多,橫跨羅斯冰架,越過南極山脈,到達南極點,全程1 600千米。

材料三 南極地區(qū)圖和泰山站圖。

(1) 有關南極科考站的敘述,正確的是

A.科考站所在地區(qū)淡水資源匱乏

B.我國南極地區(qū)的科考站均位于東半球

C.中山站位于南極點的正北方向,羅斯海新站位于泰山站的東南方向

D.泰山站的房屋設計(如上右圖所示),主要目的是防紫外線輻射

(2)我國在冰穹A附近建立第三個南極考察站的意義重大,對此敘述不正確的是

A.開展對南極冰層、大氣和氣候等的研究活動

B.展示我國的國力和科考水平

C.進行天文觀測的最佳地點

D.擁有和開發(fā)周圍地區(qū)的礦產(chǎn)資源

(3)南極“高速公路”起點站麥克默多的緯度大約是 ;若沿南極“高速公路”從麥克默多驅(qū)車前往南極點,前進方向是 。

(4)當泰山站建成開站時:北京時間為 ;過了這一天,武威晝夜長短的變化狀況是 。

(5)每年的7月17日左右,我國南極中山站越冬科考隊的隊員們都會迎來極夜后的第一次日出。據(jù)此,中山站每年極夜持續(xù)的時間是 天左右,羅斯海新站每年極夜持續(xù)的時間比中山站更 (長/短)。

(6)我國在南極建立科考站一般都選擇在2月份,簡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下圖是“我國東部沿海某大城市示意圖”,統(tǒng)計顯示近年來有數(shù)十萬人遷入該城市。

材料二 雨水收集系統(tǒng)是將雨水收集并進行處理后達到使用標準的系統(tǒng),主要收集屋頂雨水和地面雨水。在目前我國水資源緊張、水污染加重、城市內(nèi)澇加劇的情況下,將雨水收集并利用勢在必行。

(1)說明人口大量遷入對該城市造成的不利影響。

(2)在M、P、Q三地中 _最可能是高級住宅區(qū),簡要說明原因。

(3)近年來該城市大力發(fā)展雨水收集工作,簡述該措施的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