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讀某地一年內某時段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圖(其中A對應的日期為6月22日),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地的緯度可能是


  1. A.
  2. B.
    10°N
  3. C.
    1O°S
  4. D.
    23°26'N

2.在AB區(qū)間內


  1. A.
    該地一直晝長夜短
  2. B.
    地球的公轉速度一直在變快
  3. C.
    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
  4. D.
    太陽直射點正在向北移動
1. B
2. A
試題分析:
1.該地每年有兩天正午太陽高度達到90°,則該地每年有兩次太陽直射現象,該地應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6月22日的太陽高度并不是一年中的最小值,其最小值應發(fā)生在12月22日,可以判斷該地位于北半球,選項中只有10°N符合以上條件,所以答案應選B。
2.當正午太陽高度在AB區(qū)間內時,對應的時間應該是在6月22日前后,太陽始終直射在北半球,答案C錯誤,該地一直晝長夜短,故答案選A,地球的公轉速度是先變快,后變慢,故答案B錯誤,太陽直射點先向北移動,6月22日后向南移動,故答案D錯誤。
考點:本題考查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山谷風剖面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①圖中出現的時間是夜晚   ②圖中出現的時間是白天   ③此時吹山風    ④此時吹谷風


  1. A.
    ①③
  2. B.
    ①④
  3. C.
    ②③
  4. D.
    ②④

2.據實際調查,圖中甲地的夜雨較多,其主要原因是該地區(qū)


  1. A.
    夜晚的氣溫高于白天的氣溫,氣流作上升運動
  2. B.
    夜晚的氣溫低于白天的氣溫,氣流作下沉運動
  3. C.
    夜晚的氣溫比周圍地區(qū)的氣溫高,氣流作上升運動
  4. D.
    夜晚的氣溫比周圍地區(qū)的氣溫低,氣流作下沉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廣東省北部山區(qū)及粵東、粵西等地經濟發(fā)展比較緩慢,現將與珠江三角洲地區(qū)聯手,在當地劃出專用土地設立產業(yè)轉移園區(qū)。運用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農業(yè)生產模式中,適宜當地發(fā)展的是


  1. A.
    大力發(fā)展糧食生產,提高復種指數
  2. B.
    建立杉木—果木—稻田—魚塘的立體農業(yè)布局
  3. C.
    發(fā)展魚塘—臺田立體生產模式
  4. D.
    大力發(fā)展天然橡膠、花卉、水果等高產值農產品生產

2.當地建立產業(yè)轉移園區(qū)將有利于


  1. A.
    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的工業(yè)化
  2. B.
    節(jié)約土地,形成集聚效應
  3. C.
    城市人口向農村轉移
  4. D.
    促進工業(yè)的分散

3.下列關于產業(yè)轉移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1. A.
    企業(yè)將產品生產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產地轉移到其他地區(qū)的現象稱為產業(yè)轉移
  2. B.
    跨國的產業(yè)轉移叫區(qū)域產業(yè)轉移
  3. C.
    東亞是國際產業(yè)轉移最活躍的區(qū)域之一
  4. D.
    產業(yè)轉移有時會擴展到某類產品甚至某類產業(y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北半球部分作物最適宜生長的緯度范圍示意圖,完成題。


1.下列各組作物中,熱量適應范圍較狹小的為


  1. A.
    葡萄、蘋果、小麥
  2. B.
    水稻、可可、小麥
  3. C.
    咖啡、葡萄、可可
  4. D.
    茶、蘋果、咖啡

2.僅從氣候條件考慮,若熱量充足,小麥在年降水量760 mm左右的地區(qū)單位面積產量最高。據此推測下列最符合小麥種植的地區(qū)是


  1. A.
    黃淮平原
  2. B.
    印度河平原
  3. C.
    亞馬孫平原
  4. D.
    湄公河三角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該圖是以極點為中心的俯視圖。箭頭表示洋流分布位置及流向。完成問題。


1.由①②③④組成的洋流環(huán)流圈位于


  1. A.
    南太平洋
  2. B.
    北大西洋
  3. C.
    南印度洋
  4. D.
    北太平洋

2.關于②與④附近海域的說法正確的是


  1. A.
    ②附近海域珊瑚礁廣布
  2. B.
    ④附近海域形成著名的漁場
  3. C.
    兩海域都存在有水平補償流
  4. D.
    兩海域都位于大陸的東岸,大洋的西部

3.P洋流流經地區(qū)沿岸的氣候類型依次為


  1. A.
    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2. B.
    熱帶雨林氣候、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3. C.
    熱帶草原氣候、熱帶雨林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4. D.
    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圖為三個區(qū)域的人口統(tǒng)計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區(qū)域的人口再生產類型與我國部分地區(qū)吻合的一組是


  1. A.
    a--西北內陸省區(qū)
  2. B.
    c—少數民族集中地區(qū)
  3. C.
    b--東部經濟地帶
  4. D.
    b--邊遠農村

2.人口的平均壽命從大到小排列正確的是


  1. A.
    a b c
  2. B.
    c b a
  3. C.
    a c b
  4. D.
    b a 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建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長江、黃河、瀾滄江)的主要目的是


  1. A.
    保護三江源地區(qū)的生物多樣性
  2. B.
    保護三江源地區(qū)的原始森林不受破壞
  3. C.
    發(fā)展生態(tài)牧業(yè),確保經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的獲得
  4. D.
    保護三江源地區(qū)的生態(tài)平衡,確保三江下游的生態(tài)安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表反映了世界主要發(fā)達國家能源強度對比情況(能源強度:一次能源供應總量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電力強度:單位產值所消耗的電能,它反映了經濟增長率與電力消費之間的關系),據此回答題。 


1.日本能源強度和電力強度在主要發(fā)達國家中都是最低的,這說明


  1. A.
    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低的國家
  2. B.
    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國家
  3. C.
    日本經濟增長率最快
  4. D.
    日本一次能源的需求量是最大的

2.日本的能源強度與電力強度值對我國的啟示是


  1. A.
    改進技術,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2. B.
    廣開能源進口渠道
  3. C.
    改變能源消費結構
  4. D.
    節(jié)約能源,加強能源儲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圖為我國某省年降水量等值線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推測甲地年降水量高于周邊地區(qū)的原因是


  1. A.
    山地地形截留水汽,形成地形雨
  2. B.
    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擴散,云雨較多
  3. C.
    湖泊蒸發(fā)導致水汽增多,降水增加
  4. D.
    茂密的植被涵養(yǎng)水源,增加空氣溫度

2.甲、乙兩地相比


  1. A.
    乙地正午太陽高度較小
  2. B.
    甲地降水的年際變化較大
  3. C.
    乙地氣溫年較差較大
  4. D.
    甲地氣溫日較差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