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有關太陽與地球大氣關聯(lián)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強烈的太陽活動可導致赤道上空的大氣層產生極光
B.海陸風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太陽輻射緯度分布不均
C.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形成主要是因為太陽高度較大
D.大氣越干燥、越清潔,地面可吸收的太陽輻射越多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據江蘇省天文學會通報,2009年8月15日,蒼穹將迎來木星沖日的天文景觀,屆時感興趣的市民可整夜觀測這個太陽系中的“大個子”。沖日后的半月左右,木星、太陽、地球將在近乎一條直線上,木星此時最接近地球,是一年中觀測它的最佳時機。
注:每過1年零34天,地球與它接近一次。此時太陽-地球-木星在一條直線上,天文學上叫做“木星沖日”。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面試題。
1.有關“木星沖日”木星的運動狀況,以下說法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A.該日木星與太陽同升同落
B.該日木星在天黑時分從西方升起
C.該日木星在天空中的高度不變
D.該日木星在午夜時分高度最大
2.發(fā)生該次“木星沖日”的季節(jié),以下現(xiàn)象不可能出現(xiàn)的是
A.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B.北印度洋環(huán)流呈順時針流動
C.華北平原土壤淋鹽 D.塔里木河流量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公轉軌道相鄰的三大行星相對位置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題。
1.下面有關這三大行星的說法正確的是
A.這①②兩顆星的名稱分別是火星和木星
B.小行星主要分布在地球和①行星軌道之間
C.若能在②行星的赤道上看太陽升起是西升東落的
D. ①行星外有60多顆衛(wèi)星繞轉
2.此時:
A.從地球看天空:①行星可能會出現(xiàn)凌日現(xiàn)象②行星可能處于大沖狀況,在天空中非常明亮
B.地球處于近日點附近,公轉速度較快
C.我國從南向北白晝變長,黑夜變短
D.在地球上看②行星,將在日出的東面天空閃亮
3.與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備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之一是:
A.適宜的大氣厚度和大氣成份
B.強烈的太陽輻射和充足的水汽
C.復雜的地形和巖石圈
D.強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一 南極冰蓋最高點示意圖(新華社圖片)
材料二 據新華社北京2005年1月18日電 人類首次“登”上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北京時間18日3時16分,經過一個多星期的詳細勘測和對比,在挺進南極內陸冰蓋l 200多公里后,中國南極內陸冰蓋昆侖科考隊確認找到了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南緯80度22分00秒,東經77度21分11秒,海拔4 093米?茖W家介紹,冰穹A作為南極冰蓋冰芯鉆探僅存在的最后一個理想地點和世界上冰雪現(xiàn)代氣候環(huán)境觀測、大氣與氣象觀測等獨一無二的“科學觀測站”,在科學上的意義是地球上其他任何科學觀測站所無法代替的。冰穹A地區(qū)直接接受來自地球平流層大氣的沉積,這里的冰蓋是原始堆積形成的,儲存著全球的氣候和大氣環(huán)境信息。冰穹A地區(qū)也是南極冷源的中心區(qū),可望獲得近期地球表面的最低氣溫。
(1)科考隊2004年12月22日從中山站啟程,到抵達南極冰蓋之巔這一期間(多選)
A.太陽直射點一直在南半球 B.南極圈以南地區(qū)一直都處于極晝
C.上海一直是晝長小于夜長 D.南極大陸一直被極地高壓控制,盛行東南風
(2)科考隊沿途可能遇到的危險有(多選)
A.暴風雪迎面撲來,看不清路 B.積雪覆蓋的冰裂隙隨時有可能吞沒隊員
C.嚴寒和高原反應使隊員身體不適 D.隨時會遭遇熊的襲擊
(3)南極冰蓋最高點在中山站(69°22′24″S,76°2′40″E)的 方向。
(4)科學工作者生活在南極洲,必然需要能源。從其他大洲帶入運輸費用較高,如果就地解決能源問題,最適宜開發(fā)利用的能源是 。
(5)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南極洲的經濟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面有關太陽與地球大氣關聯(lián)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強烈的太陽活動可導致赤道上空的大氣層產生極光
B.海陸風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太陽輻射緯度分布不均
C.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形成主要是因為太陽高度較大
D.大氣越干燥、越清潔,地面可吸收的太陽輻射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