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湖南省西南名校聯(lián)盟2009屆高三下學期2月聯(lián)合考試地理試題 題型:0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07年高考沖刺試卷(二) 題型:0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2006年8月11日,第8號臺風“桑美”在浙江溫州蒼南縣登陸,中心風力17級,造成193人死亡11人失蹤。
(1)臺風形成于__________海面,是一種強烈發(fā)展的__________。該中心附近風力可達__________級以上。
(2)該氣象災害發(fā)生頻率最高、強度最大的海域是__________,若它位于印度洋和大西洋上,則稱為__________。
(3)臺風的災害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所造成的。
(4)減輕臺風災害的重要措施是加強臺風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主要手段是利用__________。由于氣象部門的準確預報,受臺風影響的地區(qū)得以提前大約__________小時做好防御工作,減少了損失。
(5)以下各圖中,能正確表示“桑美”臺風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年魯教版高中地理選修四4.3我國的防災減災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下列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一:2006年夏季,重慶市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災,創(chuàng)下了5個“歷史罕見”:干旱持續(xù)時間長,干旱強度大,抗旱水資源少,干旱范圍廣,旱災損失重。這次旱災直接導致經濟損失63.75億元,其中農業(yè)經濟損失51.28億元。
材料二:2006年8月14日全國氣候干旱分布圖
1.目前中國面臨的主要氣象災害有哪些?
2.分析2006年重慶出現(xiàn)重旱的原因。
3.簡要說明我國目前減輕旱災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