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2017年4月20日19時41分,中國第一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從我國海南文昌發(fā)射基地成功發(fā)射,穩(wěn)定運行5個月后,于9月22日18時左右,完成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及后續(xù)拓展試驗后,受控離軌,再入大氣層。

結合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在軌飛行的天舟一號屬于

A.恒星B.行星C.衛(wèi)星D.星云

2在軌飛行的天舟一號繞_____運行

A.太陽B.地球C.月球D.金星

3最有可能干擾天舟一號與地面指揮系統(tǒng)通信聯(lián)系的是

A.太陽輻射B.太陽活動C.月球引力D.流星現(xiàn)象

4中國第一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完成任務進入大氣層時,倫敦是

A.22日10時B.23日10時C.22日2時D.23日2時

5中國第一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從發(fā)射到完成任務進入大氣層期間,上海正午太陽高度

A.一直增大B.一直減小C.先增大,后減小D.先減小,后增大

【答案】

1C

2B

3B

4A

5C

【解析】

1在軌飛行的“天舟一號”繞地球運行,屬于人造衛(wèi)星,C正確。恒星和星云為氣態(tài)天體,行星繞恒星運行,A、B、D錯誤。故選C。

2“天舟一號”為地球衛(wèi)星,進入預定軌道后繞地球運行。故B正確,A、CD錯誤。

3“天舟一號”與地面指揮系統(tǒng)通信聯(lián)系依靠無線電短波通信,影響無線電短波通信的是太陽活動。故B正確,AC、D錯誤。

4倫敦位于0時區(qū),北京時間是東8區(qū)區(qū)時,兩地時差8小時,“東早西晚”、“早加晚減”,由材料可知“天舟一號”完成任務進入大氣層時,北京時間為92218時左右,因此倫敦為92210時。故選A。

5由材料可知,“天舟一號”從發(fā)射到完成任務進入大氣層期間的時間為2017420日至922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移動方向是先從南向北移動,到北回歸線(622)再向南移動。與直射點緯度差越小,正午太陽高度越大,上海位于北回歸線以北,所以上海正午太陽高度先增大(622日最大),后減小。故C正確,A、B、D錯誤。

本題考查了天體、天體系統(tǒng)、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區(qū)時計算、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jié)變化等知識點,難度一般。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中的圖a示意我國某河流中下游一橫截面多年水位變化,圖b為該河流域氣候資料統(tǒng)計。

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甲、乙、丙、丁及相關地理事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處典型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B. 枯水期時,農民常在丁處種植水稻、油菜

C. 丙處地形平坦,村落布局呈“條帶式”

D. 7、8月乙處易產生滑坡等地質災害

2導致圖中河流多年水位變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加劇B. 蒸發(fā)加劇,降水量減少

C. 過度抽取地下水,河流水補給地下水D. 降水季節(jié)和年際變化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城市中心區(qū)與郊外平原區(qū)的相關數(shù)據(jù)比較表(毫米),完成下面小題。

1導致該城市中心區(qū)與郊外平原區(qū)“轉化為地下徑流降水量”差異的原因主要是城市中心區(qū)

A.降水量少B.硬化地面增加C.過度開采地下水D.水資源利用率低

2下列措施對緩解兩地“轉化為地下徑流降水量”的差異作用不大的是

A.增加城市綠地面積B.保護城市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

C.完善城市排水系統(tǒng)D.限制城市建筑物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絨布冰川位于西藏的喜馬拉雅山脈中,部分冰川表面覆蓋著由巖石碎屑等雜質組成的表磧,表磧來源于冰川表層融化后出露的內磧和寒凍風化、塊體運動等作用下直接落于冰川表面的碎屑物。一般越向冰川下游,表磧覆蓋越厚,觀測發(fā)現(xiàn)表磧厚度會影響冰川融化速度。受亞洲季風影響,2005年6月,在絨布冰川新降雪中檢測到了有機氯農藥。下圖示意某時間段絨布冰川消融量隨正積溫、表磧厚度變化。

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推測新降雪中有機氯農藥主要來自

A. 塔里木盆地B. 南亞C. 歐洲D. 東亞

2隨表磧厚度增大,冰川消融量的變化特點是

A. 一直增大B. 一直減小C. 先增大后減小D. 先減小后增大

3越向冰川下游表磧覆蓋越厚,主要原因是越向下游冰川

A. 表磧物顆粒越大B. 侵蝕能力越強C. 融化越多D. 完全融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H市及其周邊地區(qū),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擁有百萬人口的H市為我國西南地區(qū)較富庶的重工業(yè)城市。該市及其周邊地區(qū)是我國熱帶、亞熱帶水果和冬季蔬菜生產基地,也是我國立體農業(yè)的典型區(qū)。

(1)指出該地區(qū)發(fā)展立體農業(yè)的有利地形條件。

(2)分析該地區(qū)河谷可種植優(yōu)質熱帶水果的有利氣候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世界局部區(qū)域年降水量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比較圖中A,B兩地降水量的差異并分析原因。

(2)從C地到D地的海上航線多選擇沿較高緯度航行,簡述其理由。

(3)運用板塊構造理論,分析圖示海域東側高大山脈形成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與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地震波類型的名稱是:①______,②______。其判斷的依據(jù)是_______

(2)圖中兩個不連續(xù)面的名稱是:E______,F(xiàn)______

(3)在圖中F處地震波①的變化特點是______,地震波②的變化特點是______,這些變化說明F面以下的C物質狀態(tài)為______態(tài)。

(4)地球的巖石圈是指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灌區(qū)土壤次生鹽漬化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超過了臨界水位和強烈的自然蒸發(fā)作用,使得含有鹽分的地下水沿土壤毛細管上升到地表,水分蒸發(fā)后鹽分滯留在土壤表層。隨著地上生物量的增加(綠色覆蓋的密度增加),土壤表層的可溶性鹽分逐漸減小。下圖為甘肅秦王川地區(qū)不同綠色覆蓋下土壤鹽分垂直分布示意圖。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

14—7月間,該地表層土壤鹽分的變化主要是由于

A. 地上生物量增加,根系吸收鹽分多 B. 地上生物量增加,抑制水鹽上升

C. 大氣降水多,淋溶作用強 D. 灌溉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

2若該地單一種植春小麥,春小麥收獲后(7月底),導致該地土地表層鹽分變化的主要氣候原因是

A. 光照強 B. 溫差大

C. 天氣炎熱 D. 多大風天氣

3若該地采取春小麥/毛苕子(牧草)套種的種植模式,其主要的生態(tài)效益是

A. 增加綠色覆蓋密度,防風固沙 B. 改良土壤結構,增加土壤肥力

C. 充分利用光熱資源,發(fā)展多種經營 D. 延長綠色覆蓋時間,減輕表土鹽堿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我國經濟進入中高速增長為主要特征的新常態(tài),同時部分行業(yè)產能過過剩嚴重。下圖為我國某區(qū)域“十三五”規(guī)劃中產業(yè)發(fā)展方向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區(qū)域降低煤炭鋼鐵水泥等行業(yè)產能的主要原因是

①環(huán)境污染嚴重

②勞動力短缺

③礦產資源枯竭

④經濟效益低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2該區(qū)域按“十三五”規(guī)劃發(fā)展,可以

①緩解就業(yè)壓力

②有利于科技文化發(fā)展

③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

④加快高耗能產業(yè)轉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