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右圖,完成17~18題。
17當?shù)厍蜻\行至C點時,吉林市:
A.晝長達一年最大值
B.日落時間將逐漸推遲
C.正午太陽高度角將逐漸增大
D.正值冬至日
18當?shù)厍蛴蒩點公轉到b點的過程中:
A.公轉速度逐漸增大 B.公轉速度逐漸變小
C.南極圈內極晝范圍逐漸增大 D.太陽直射點由南向北移動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右圖,完成下面試題:
2007年3月17日,該河流在P處突然決堤泛濫,這主要是因為
A.上游開河解凍,漂流的冰凌壅塞而造成的
B.上游水庫大量泄水而造成的
C.河堤防洪標準過低所導致的
D.上游突降大暴雨而引起的
同樣類型的水患,還容易發(fā)生在該河的
A.P處以上河段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
圖中所示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A.水量明顯增加 B.夏汛明顯 C.含沙量增大 D.結冰期長
Q地區(qū)農(nóng)業(yè)發(fā)展歷史悠久。影響該地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主導因素是
A.水熱條件好 B.土壤肥沃
C.水源充足 D.地勢低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04年10月25日,中國第21次南極內陸冰蓋昆侖科考隊登上“雪龍”號船從上海起航,向南極出發(fā),并于當?shù)貐^(qū)時2005年1月18日0時16分找到了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80°23′S,77°21′E)。讀右圖,完成下面試題。
當中國昆侖科考隊找到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時,北京時間為 ( )
A. 17日21時16分 B. 18日3時16分
C. 17日11時16分 D. 18日13時16分
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位于中山站(69°22′S,76°23′E)的 ( )
A. 西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東南方向 D. 東北方向
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與中山站之間的距離( )
A. 1250千米 B. 440千米
C. 880千米 D. 110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內蒙古2009-2010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題型:選擇題
讀右圖,完成32~35題:
1.2007年3月17日,該河流在P處突然決堤泛濫,這主要是因為
A.上游開河解凍,漂流的冰凌壅塞而造成的
B.上游水庫大量泄水而造成的
C.河堤防洪標準過低所導致的
D.上游突降大暴雨而引起的
2.同樣類型的水患,還容易發(fā)生在該河的
A.P處以上河段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
3.圖中所示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A.水量明顯增加 B.夏汛明顯 C.含沙量增大 D.結冰期長
4.Q地區(qū)農(nóng)業(yè)發(fā)展歷史悠久。影響該地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主導因素是
A.水熱條件好 B.土壤肥沃
C.水源充足 D.地勢低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內蒙古包頭33中09-10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 題型:單選題
讀右圖,完成以下4題:
1.2007年3月17日,該河流在P處突然決堤泛濫,這主要是因為
A.上游開河解凍,漂流的冰凌壅塞而造成的
B.上游水庫大量泄水而造成的
C.河堤防洪標準過低所導致的
D.上游突降大暴雨而引起的
2.同樣類型的水患,還容易發(fā)生在該河的
A.P處以上河段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
3.圖中所示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A.水量明顯增加 B.夏汛明顯 C.含沙量增大 D.結冰期長
4.Q地區(qū)農(nóng)業(yè)發(fā)展歷史悠久。影響該地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主導因素是
A.水熱條件好 B.土壤肥沃
C.水源充足 D.地勢低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