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 “某地地質構造剖面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字母代表的地質構造名稱:C___________
(2). B地成山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該地有豐富的石油,那么石油一般儲存在某些方面A, B兩處的_____處,
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地理事物與圖中D處的地質構造在成因上相似的是______(多項選擇)
A.渭河谷地B.長江三峽C.吐魯番盆地D.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答案】(1)斷層
(2)向斜頂部受擠壓,不易被侵蝕
(3)A 天然的儲油構造
(4)AC
【解析】本題組主要考查地質結構圖的判讀和地質構造成因和影響。
(1)結合圖示可知圖中字母A為背斜,B為向斜,C為斷層,D為背斜。
(2)B為向斜山,主要成因是向斜槽部受擠壓巖性堅硬,不易被侵蝕而形成山地。
(3)背斜一般是存儲油氣資源的良好天然地質構造,而向斜存儲地下水的地質構造,所以石油儲存在A處。
(4)圖中D處是斷層地質結構中的地塹構造,選項中渭河谷地和吐魯番盆地均是板塊擠壓導致巖層斷裂下陷形成的,與該圖D處的地質構造在成因上相似。而長江三峽和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主要是地殼抬升過程中受流水下切侵蝕形成的。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調整后的魯爾區(qū)的鋼鐵工業(yè)布局日益集中到西部,是為了 ( )
A. 便于產品出口 B. 東部地區(qū)已達飽和
C. 更充分地利用萊茵河運鋼材 D. 就近獲得荷蘭鹿特丹港進口的鐵礦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區(qū)域示意圖,近年來衛(wèi)星多次監(jiān)測到圖示海灣上空出現沙塵暴。讀圖完成以下問題。
(1)圖示沙塵暴的沙塵主要來源于( )
A.我國西北地區(qū)的沙漠
B.北美西部高原的草原
C.俄羅斯遠東地區(qū)的火山
D.圖示地區(qū)裸露的河岸
(2)衛(wèi)星最不可能監(jiān)測到沙塵暴的季節(jié)是( )
A.北半球春季
B.北半球夏季
C.北半球秋季
D.北半球冬季
(3)人們通過對衛(wèi)星監(jiān)測結果的分析,發(fā)現該地區(qū)沙塵暴的發(fā)生頻率和影響程度日趨增加,其原因可能是( )
A.板塊運動活躍,火山噴發(fā)加劇
B.全球變暖,冰川持續(xù)消退
C.工業(yè)發(fā)展,環(huán)境污染加劇
D.大氣環(huán)流異常,西風風力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位于“海上絲綢之路”的廣西北海市合浦縣,過去沿海風景優(yōu)美,水產豐富,生長著中國面積最大的珍稀植物紅樹林。現如今出現了眾多開采石灰?guī)r的私營礦場,且規(guī)模逐步壯大,與采石場相鄰建有多個碎石場,已對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下圖示意合浦縣沿海岸線鋪開的連綿礦坑。
分析采石礦場和碎石場對當地環(huán)境造成的危害,并指出當地國土管理部門應采取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期報道:南方某地區(qū)村民砍光山上低矮植被,大規(guī)模種植桉樹純林,4~5年就砍伐收成,有人擔憂這種短輪伐期經營會導致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已引起當地政府部門的關注。桉樹原產自澳大利亞,需水肥量大,被冠以“抽水機”、“吸肥器”之稱。
分析大規(guī)模種植桉樹對該地環(huán)境的潛在危害,并提出治理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甲、乙兩地之間的熱力環(huán)流過程。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形成該環(huán)流的根本原因是甲、乙兩地
A. 冷熱不均 B. 氣壓差異 C. 海拔不同 D. 溫度不同
【2】圖中各點氣壓最高的是
A. M B. N C. P D. Q
【3】若甲位于海洋,乙位于沿海,則
A. ①為夜晚海風 B. ②為夜晚陸風 C. ③為白天陸風 D. ④為白天海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材料和所知識,分析紹興市發(fā)展文化旅游有利的資源條件,并為保護紹興古城的旅游環(huán)境提出你的建議。
文化旅游是以文化資源為體驗對象的旅游活動。近年來,浙江省紹興市積極打造“江南文化看紹興”等品牌,許多景點免費為游客開放,并通過拍攝《小城大愛》等微電影帶來了滾滾客流,從而打造成數字營銷的智慧旅游城市。下圖為紹興市旅游資源分布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