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湘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三節(jié)練習 題型:綜合題
背景材料:《紅樓夢》中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妙玉把梅花瓣上的白雪收集在一個一個壇子里,在地下埋3年,再拿出來泡茶喝。而在今天的某些城市,這樣的雅趣已不可能有了。煤煙和汽車尾氣造成的混合型污染,使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面積擴大。如果再像妙玉一樣收集“純潔”的水,不知含有多少致癌物質,哪里能喝?有關城市政府已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護環(huán)境。比如:制定行政法規(guī);嚴格執(zhí)法,指示法院對造成重大污染的企業(yè)的法人代表繩之以法;加大科普宣傳力度,增強市民環(huán)境意識等。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城市環(huán)境污染主要有________污染、________污染、________污染、_________污染。
(2)運用地理知識說明保護和改善城市環(huán)境應采取的具體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湘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三節(jié)練習 題型:綜合題
世博會被譽為世界經濟科技文化的盛會,正在申辦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卮鹣铝袉栴}。
(1)上海將建成為國家園林城市,實現(xiàn)“天藍、水清、地綠、住佳”的目標。列舉兩到三例近年來新建和在建的城市公共綠地或綠化帶、林帶,說明它們的環(huán)境功能。
試分析城市環(huán)境污染的污染物來源,并選擇大氣、水體和固體廢棄物污染中的一類提出防治建議:
污染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治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化是工業(yè)化、現(xiàn)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化以________為重要標志,但當城市的發(fā)展與________不相適應時,則會帶來一系列問題。上海人民奮發(fā)有為,與時俱進,堅持走人口、經濟、社會、環(huán)境和資源相協(xié)調的________的道路,將為推動全球城市化的進程作出貢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湘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三節(jié)練習 題型:綜合題
讀我國城鎮(zhèn)人口和城鎮(zhèn)數(shù)量變化表以及我國全球化趨勢展望等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 新中國 成立初期 | 1982年 | 1990年 | 1995年 | 2000年 | 2010年 | |
城鎮(zhèn)人口比重(%) | 1 | 20.6 | 26.1 | 28.9 | 35 | 45(預測) | |
城鎮(zhèn) 個數(shù) | 建制市 | | 236 | 456 | 640 | | |
建制鎮(zhèn) | | 2 664 | 11 953 | 16 992 | | |
A.擴大綠地面積 | B.破墻透綠 | C.完善排水系統(tǒng) | D.多建高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上海市普陀區(qū)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試題 題型:綜合題
我國是世界上泥石流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分析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泥石流易發(fā)地區(qū)分布圖。
材料二:2008年9月22~27日,四川省先后有12市38個縣(市)遭受暴雨襲擊,其中多個縣(市)出現(xiàn)大暴雨;峨眉山市日最大降水量達159.8毫米;北川縣連續(xù)5天出現(xiàn)暴雨。地震災區(qū)泥石流頻發(fā),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部分地方道路中斷,對“5.12地震災區(qū)”的恢復重建十分不利。
1.我國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區(qū)是 和南部丘陵地帶,其中 高原、
盆地以及江南丘陵和西北的山區(qū)較多。
2、此次泥石流災害反映出自然災害的 、 、 以及破壞性等特點。
3.簡要分析四川災區(qū)此次泥石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4.為減輕川滇山地的泥石流對人類的危害,列舉可采取的應對措施(至少兩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上海市普陀區(qū)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試題 題型:綜合題
讀下列“某地地質構造示意圖”,回答問題。
1.圖中①②③④四處,在地質構造上屬于背斜的是 ,屬于向斜的是 ,屬于地壘的是 ,屬于地塹的是 ;該地區(qū)富含石油、天然氣,則宜開采的地點是 ,其大多屬于 代沉積地層。
2.在野外考察中,有時會見到一些在向斜構造上發(fā)育的山地,其原因是:
3.請在圖中斷層兩側的細短線上分別標注4個箭頭,表示巖層錯動的方向。
4.下列地形區(qū)與圖中④處的地質構造在成因上相似的是 (多項選擇)
A.渭河平原 | B.長江三峽 | C.汾河谷地 | D.廬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上海市普陀區(qū)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試題 題型:綜合題
觀測、實驗是地理學習的重要方式。根據要求完成下列實驗題。
上海某中學地理課外學習小組,對地球運動及其產生的地理現(xiàn)象進行課外探究活動:在春分日中午測定所在學校旗桿處的地理坐標。(假定該日天氣晴朗,已知旗桿長L、當?shù)卣缣柛叨菻=90°-|當?shù)鼐暥纫恢鄙潼c的緯度|)。請你參與設計一個利用桿影測量的簡便易行的小實驗,寫出其中實驗用材及實驗步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上海市普陀區(qū)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試題 題型:綜合題
讀我國東部M市的相關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M市等高線地形圖
材料二:M市主導工業(yè)產值統(tǒng)計圖
材料三: M市郊區(qū)近二十年農業(yè)土地資源利用情況統(tǒng)計圖。
材料四:M市氣候資料
月份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氣溫(℃) | 4.3 | 5.6 | 9.5 | 15.8 | 20.7 | 24.3 | 28.4 | 27.9 | 23.4 | 18.3 | 12.4 | 6.8 |
降水量(mm) | 73.2 | 84.2 | 138.2 | 126.6 | 146.![]() | 231.1 | 159.4 | 155.8 | 145.3 | 87 | 60.1 | 47.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上海市普陀區(qū)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試題 題型:綜合題
能源問題一直是影響各國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問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01~2007年中國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變化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上海市普陀區(qū)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試題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國天氣網2009年12月4日訊 日前,一股較強冷空氣正在影響我國,東北地區(qū)今天開始出現(xiàn)今冬第二強降雪,尤其是南部和東部地區(qū)將有暴雪,有關部門需及時做好道路積雪和積冰清除工作,并注意加強流感等疫情的防控。
材料二 我國部分城市2009年12月4日平均氣溫記錄如下:單位℃
城市 | 鄭州 | 福州 | 太原 | 石家莊 | 南昌 | 南京 | 天津 | 哈爾濱 | 濟南 |
氣溫 | 6 | 12 | -2 | 3 | 9 | 6 | 0 | -15 | 5 |
城市 | 長春 | 北京 | 合肥 | �?� | 長沙 | 呼和浩特 | 沈陽 | 廣州 | 武漢 |
氣溫 | -7 | 0 | 6 | 18 | 8 | -7 | -3 | 15 | 8 |
A.部分地區(qū)公路、鐵路和機場將受道路積雪、結冰的影響 |
B.大雪增加了溫室大棚內的溫度和透光度,有利于溫室農業(yè)增產 |
C.東北此次強降雪的水汽主要來自渤海 |
D.強冷空氣影響主要是亞歐大陸上高壓系統(tǒng)活動造成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上海市普陀區(qū)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試題 題型:綜合題
讀“不同地點晝長隨季節(jié)(北半球)變化統(tǒng)計曲線圖”,回答問題。(共10分)1.判斷A、C兩地的地理緯度:A ;C 。
2.B點一年中晝夜長短的變化情況是
3.全球晝夜長短變化幅度隨緯度變化的規(guī)律是 。
4.當B地晝最長時,上海(121.5°E、31.5°N)一天的太陽起落方向和太陽高度變化是:
從 方日出,太陽高度逐漸升高,大約到 (北京時間)時達到上中天,
之后太陽高度逐漸降低,在 方日落。
5.在下列“地球公轉示意圖”中,當C 地晝最短時地球所處的位置是 。
6.若要在A、B、C、D四地中選擇一地建航天發(fā)射場,若僅從緯度因素考慮,宜選 地,
簡述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