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28754  28762  28768  28772  28778  28780  28784  28790  28792  28798  28804  28808  28810  28814  28820  28822  28828  28832  28834  28838  28840  28844  28846  28848  28849  28850  28852  28853  28854  28856  28858  28862  28864  28868  28870  28874  28880  28882  28888  28892  28894  28898  28904  28910  28912  28918  28922  28924  28930  28934  28940  28948  109140 

科目: 來源:2012-2013學年浙江省溫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西安附近渭河某河段河道變遷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渭河河段不斷北遷的自然原因可能有

①區(qū)域內地殼運動的差異

②南岸堆積物顆粒較大

③受地轉偏向力的作用

④涇河攜帶的泥沙較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西安市大型新區(qū)不向南拓展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南部

A.交通條件差,居民出行不便    

B.水資源嚴重不足,用水困難

C.地勢平坦,易發(fā)生城市內澇    

D.保護古遺址等文化景觀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2013學年浙江省溫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五大連池景區(qū)由多座休眠火山和玄武巖熔巖臺地、熔洞,以及5個相互連通的熔巖堰塞湖(五大連池即由此得名)組成。下圖為我國五大連池景區(qū)圖,回答下列問題。

1.關于圖示景區(qū)的主要自然旅游景觀,說法可信的是

A.熔巖臺地與熔洞由可溶性巖石經(jīng)流水侵蝕而成

B.地帶性植被以落葉林、針闊葉混交林為主

C.河谷地貌主要由板塊張裂作用而成

D.五大連池(湖泊)由火山口積水而成

2.近年來,到“五大連池”旅游的俄羅斯人越來越多,其原因是

①2012年開始中俄互辦“旅游年”活動  

②該景區(qū)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價值 

③該景區(qū)為“世界自然遺產(chǎn)”

④中俄兩國交通條件的不斷改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2013學年浙江省溫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地理信息系統(tǒng)的數(shù)據(jù)存儲采用“分層”技術,廣泛應用于地理學研究。下圖提供了我國某區(qū)域的地理位置、河流水系、地形等圖層的疊加信息,據(jù)此完成下列問題。

1.據(jù)現(xiàn)有的圖層信息大致可以規(guī)劃該地區(qū)

A.農(nóng)業(yè)種植區(qū)的分布             B.工礦區(qū)的分布  

C.商業(yè)網(wǎng)點的分布                D.風力發(fā)電站的分布      

2.在現(xiàn)有圖層信息基礎上進行農(nóng)用地分類與評價,則還應增加

①土地利用圖層  ②地質構造圖層  ③土壤圖層   ④人口密度圖層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2013學年浙江省溫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2年11月5日,中國極地科考船“雪龍?zhí)枴睆膹V州出發(fā),開啟中國第29次南極科學考察之旅,將于2013年4月返回上海。下圖為一月份南極附近海平面平均氣壓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一月,船只從長城站到烏斯懷亞途中

A.順風順水    B.順風逆水    C.逆風順水    D.逆風逆水

2.據(jù)圖推測,虛線L處天氣系統(tǒng)與甲、乙兩地天氣特點為

A.高壓脊,甲地晴朗    B.低壓槽,乙地陰雨

C.暖鋒,甲地陰雨             D.冷鋒,乙地陰雨

3. 某日,科考隊員在烏斯懷亞(68°W、54°S)觀察到日出時間為該地地方時4:00點,則該日我國漠河(122°E ,53°N)的日落時間(北京時間)約為

A.14:00      B.16:00        C.18:00       D 20: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2013學年浙江省溫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根據(jù)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左圖為新西蘭及周邊海域等高(深)線地形圖,右圖為新西蘭南島經(jīng)濟分布圖。

材料二:下表為新西蘭兩地的氣候資料。

材料三:由于城市燈光和大氣污染的日益嚴重,現(xiàn)代城市很難看到布滿星星的美麗夜空。新西蘭南島小鎮(zhèn)特卡波,濱臨冰川湖泊,氣候環(huán)境干燥穩(wěn)定,常住居民300多人,入夜后原居民嚴格管理燈光的使用,將黑暗留給自然。2012年6月,特卡波小鎮(zhèn)所在的盆地通過認證成為“國際黑暗天空保護區(qū)”。

(1)舉例說出圖中所示地區(qū)的內力作用及其具體表現(xiàn)。(8分)

(2)新西蘭南島比北島多冰川分布,說明其原因。(6分)

(3)指出布拉夫鎮(zhèn)的工業(yè)結構特點,簡析其發(fā)展該工業(yè)的優(yōu)勢條件。(8分)

(4)說明特卡波小鎮(zhèn)所在的盆地成為“國際黑暗天空保護區(qū)”的理由。(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2013學年浙江省溫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下圖為我國南方某區(qū)域略圖。

材料二:廣西有多個蔬菜生產(chǎn)基地,2012年廣西的蔬菜產(chǎn)量是海南的4倍,是“南菜北運”的重要基地。商務部將開通一條從廣西到北京的“南菜北運”線路。

材料三:近年來,珠三角地區(qū)隨著工業(yè)化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入,部分產(chǎn)業(yè)向周邊地區(qū)轉移,將帶動周邊地區(qū)的工業(yè)化和城市化發(fā)展。

(1)說出紅水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特征及紅水河開發(fā)利用的方向。(10分)

(2)與海南相比,分析廣西成為“南菜北運”重要基地的優(yōu)勢條件。(10分)

(3)說明廣東向廣西產(chǎn)業(yè)轉移對廣西未來人口遷移和城市化進程的影響。(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2013學年湖北省宜昌市高三第二次調研考試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大陸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現(xiàn)役軍人全國人口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指標

全國

總人口

城鎮(zhèn)

人口

鄉(xiāng)村

人口

0-14歲

人口

15-59歲

人口

60歲以

上人口

2010年11月1日零時人口約數(shù)

(單位:萬人)

133972

66557

67415

22246

93961

17765

1.下列四圖中符合我國城市化進程特征的是

2.如果a、b、c、分別代表我國0—14歲、15—59歲、60歲以上人口比重,下圖中最符合我國人口年齡構成比重狀況的點位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2013學年湖北省宜昌市高三第二次調研考試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某地某日7時和14時天氣系統(tǒng)圖”,完成下列問題。

 

1.比較兩圖,①地天氣變化情況

A.風速變大,氣壓明顯降低         B.氣溫降低,氣壓明顯升高

C.風速變小,氣溫降低             D.風速變大,氣溫升高

2.圖中②地經(jīng)歷的天氣過程是

A.風向由偏南風轉為偏西風         B.氣壓一直升高

C.氣溫一直降低                   D.由陰雨天氣轉為晴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2013學年湖北省宜昌市高三第二次調研考試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某地局部等高線圖,圖中各點數(shù)據(jù)是該地某地理事物的實測高程。據(jù)圖完成下列問題。

1.若圖中數(shù)據(jù)反應的是當?shù)赝粠r層(下圖中以陰影表示)頂部的海拔,則從P到Q的地層分布和地貌形態(tài)最可能是下圖中的哪一個

2.若圖中數(shù)據(jù)反應的是當?shù)貪撍唬诓豢紤]地質條件的情況下,打井取水工程量最小的點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2013學年湖北省宜昌市高三第二次調研考試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表為四個國家在同一年度中的糧食作物生產(chǎn)的統(tǒng)計表。讀表完成下列問題。

糧食作物生產(chǎn)統(tǒng)計

每公頃肥料使用量(公斤)

108.8

53.7

250.8

191.9

每公頃產(chǎn)量(公斤)

1956

977

2495

3150

人均產(chǎn)量(噸)

121.7

140.6

6.1

79.2

人均耕地面積(公頃)

145.6

186.6

2.1

37.9

 

1.甲乙兩國如要改善農(nóng)業(yè)的經(jīng)營,其致力發(fā)展的方向應是    

A.縮小生產(chǎn)規(guī)模                       B.擴大耕地面積 

C.減施有機肥料                       D.提高單位面積產(chǎn)量

2.與丙丁兩國的農(nóng)業(yè)特點相符的是

A.單位面積產(chǎn)量低                     B.人均產(chǎn)量高  

C.農(nóng)業(yè)集約化程度高                   D.人均耕地面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