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30497  30505  30511  30515  30521  30523  30527  30533  30535  30541  30547  30551  30553  30557  30563  30565  30571  30575  30577  30581  30583  30587  30589  30591  30592  30593  30595  30596  30597  30599  30601  30605  30607  30611  30613  30617  30623  30625  30631  30635  30637  30641  30647  30653  30655  30661  30665  30667  30673  30677  30683  30691  109140 

科目: 來源:2013屆山西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導致我國東、中、西部經濟發(fā)展差距的社會經濟原因是

①產業(yè)結構的差異  ②資源分布的差異   ③距海遠近的差異   ④對外開放程度的差異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屆山西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該圖為中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qū)1998年能源探明儲量、生產量和消費量占全國的比重。讀圖回答問題。

1.當時的情況是

A.東部的消費量占全國3/4            B.中部和西部的生產量相當

C.西部探明儲量超過全國1/2           D.西部的生產量和消費量相當

2.為緩解能源問題,保障能源供應,近年來我國采取的措施是

A.東部加大開發(fā),實現(xiàn)能源自給         B.中部和西部的生產量相當

C.西部提高生產量,加大輸出量         D.西部的生產量和消費量相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屆山西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近年來,隨著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的實施,我國的沿海企業(yè)不斷向內地遷移�;卮饐栴}。

1.沿海地區(qū)向內地轉移的產業(yè)多是

A.勞動和資源密集型                B.勞動和技術密集型

C.資源和資金密集型                D.技術和資金密集型

2.這種產業(yè)轉移給內地省區(qū)帶來的不利影響是

A.增加了就業(yè)困難                  B.降低了企業(yè)的生產技術水平

C.減少了財政收入                  D.加重了當?shù)氐沫h(huán)境污染

3.關于產業(yè)轉移對區(qū)域地理環(huán)境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產業(yè)發(fā)展的低級階段,工業(yè)對環(huán)境的破壞很大

B.重化工業(yè)階段,人地關系趨于緊張

C.高科技產業(yè)階段,產業(yè)對地理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趨于增大

D.發(fā)達地區(qū)向欠發(fā)達地區(qū)的產業(yè)轉移,有利于欠發(fā)達地區(qū)環(huán)境的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屆山西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 “全球荒漠分布示意” 圖,回答問題。

1.全球荒漠分布地區(qū)主要由哪幾種氣候類型控制

①熱帶季風氣候②熱帶沙漠氣候③溫帶大陸性氣候④亞熱帶季風氣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約為3 600萬平方千米,而且呈擴大和加劇的趨勢,其影響因素有

①地震、火山、泥石流頻發(fā)    ②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

③亂墾濫伐,砍伐森林        ④全球C0:排放量增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屆山西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表,完成問題。

1.各類濕地面積變化幅度由小到大順序為

A.水庫坑塘   海涂   水田    河渠     B.河渠  水田  海涂   水庫坑塘

C.水田   河渠   水庫坑塘    海涂     D.河渠  水庫坑塘 海涂   水田

2.與2000年相比,2004年該區(qū)域

A.物種多樣性有所減少         B.水鳥棲息地減少

C.生態(tài)環(huán)境有所改善           D.濕地面積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屆山西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田納西河流域治理過程中堅持“薄利取勝”的方針是指

A.將充足、廉價的電力供應給當?shù)氐钠髽I(yè)

B.利用廉價的勞動力進行流域的治理與開發(fā)

C.將流域內的工農業(yè)產品薄利多銷

D.用較低的投入治理水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屆山西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 “黃河流域剖面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②兩處所在河段均有可能形成凌汛     

B.②處所在河段為“地上河”

C.“治黃”的關鍵是②處所在河段的水土保持工作

D.③處所在河段水流最為清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屆山西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現(xiàn)代農業(yè)生產中,即能杜絕化肥、農藥的濫用,又能保證食品達到衛(wèi)生標準的是

A.精確農業(yè)       B.處方農業(yè)       C.節(jié)水農業(yè)        D.生態(tài)農業(y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屆山西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該圖示意某區(qū)域土地利用結構的變化。讀圖分析,完成問題。

1.1650~1780年該區(qū)域

A.人口自然增長率很高   

B.經歷了移民開發(fā)  

C.農業(yè)結構復雜    

D.注重生態(tài)保護

2.進入20世紀后,該區(qū)域

A.氣候持續(xù)干旱    B.大力發(fā)展畜牧業(yè)   C.種植業(yè)產值降低   D.實施了退耕還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屆山西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該圖表示農產品市場開拓的一般模式。參考圖回答問題。

1.處于階段Ⅲ農業(yè)的顯著特征是

    A.大農場生產                      

    B.生產專業(yè)化 

    C.集中于溫帶草原地區(qū)  

    D.主要分布在地廣人稀的地區(qū)

2.有助于促進我國農業(yè)產品市場開拓的最重要措施是 

   A.進行農業(yè)區(qū)劃            B.加強水利建設

   C.建立商品農業(yè)生產基地    D.退耕還林還草

3.市場開拓過程中,與提高農業(yè)產品市場競爭力沒有直接關系的措施是

    A.加大技術投入                 B.加強市場營銷

    C.改善交通條件                 D.大量使用農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