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與科學、技術、社會、環(huán)境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一些納米材料的制備,冶金工業(yè)中的選礦,石油原油的脫水,塑料、橡膠及合成纖維等的制造過程都會用到膠體。
B、植物油、脂肪、礦物油、人造奶油的主要成分都是高級脂肪酸甘油酯。
C、首先在實驗室制得金屬鈉的科學家是戴維,同時他還制得了金屬鎂。
D、氫氣是21世紀極有前途的新型能源,科學家可以利用藍綠藻等低等植物和微生物在陽光作用下使水分解產生氫氣從而利用氫能。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于白磷引起的中毒,硫酸銅溶液是一種解毒劑,有關反應為: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下列關于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CuSO4發(fā)生了氧化反應
B.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5:6
C.白磷只作還原劑
D.該反應中被硫酸銅氧化的白磷有3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汕頭市高三上學期期中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H2SO3是二元弱酸,NaHSO3溶液呈酸性。在0.1 mol·L-1 NaHSO3溶液中,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c(HSO3—)>c(SO32—)>c(H2SO3)
B.c(Na+)=c(HSO3—)+2c(SO32—)+c(H2SO3)
C.c(Na+)=c(HSO3—)>c(H+)>c(OH-)
D.c(Na+)+c(H+)=c(HSO3—)+c(OH-)+c(S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等四校高三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圖示與對應的敘述不相符的是
A.圖1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線,圖中a點所示的溶液是80℃時KNO3的不飽和溶液
B.圖2表示某放熱反應分別在有、無催化劑的情況下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
C.圖3表示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醋酸溶液得到滴定曲線
D.圖4 表示向NH4Al(SO4)2溶液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隨著Ba(OH)2溶液體積V的變化,沉淀總物質的量n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等四校高三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有機物的說法中,正確的一組是
①淀粉、油脂、蛋白質在一定條件下都能發(fā)生水解反應
②“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適量乙醇而組成的一種燃料,它是一種新型化合物
③除去乙酸乙酯中殘留的乙酸,加過量飽和碳酸鈉溶液振蕩后,靜置分液
④石油的分餾和煤的氣化都發(fā)生了化學變化
⑤淀粉遇碘酒變藍色,葡萄糖能與新制Cu(OH)2懸濁液發(fā)生反應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省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1分)應用化學學科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最近有科學家提出構想:把空氣吹入飽和碳酸鉀溶液,然后再把CO2從溶液中提取出來,經化學反應后使之變?yōu)榭稍偕剂霞状肌R阎诔爻合拢?/p>
2CH3OH(l)+3O2(g) = 2CO2(g)+4H2O(g) △H = -1275.6 kJ/mol
2CO(g)+O2(g)=2CO2(g) △H = -566.0 kJ/mol
H2O(g)=H2O(1) △H = -44.0 kJ/mol
則甲醇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態(tài)水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
(2)水煤氣經壓縮升溫后進入10m3甲醇合成塔,在催化劑作用下,進行甲醇合成,主要反應是:2H2(g) + CO(g) CH3OH(g) △H= + 181.6KJ/mol。此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160。此溫度下,在密閉容器中加入CO、H2,反應到某時刻測得各組分的濃度如下:
物質 | H2 | CO | CH3OH |
濃度/(mol·L-1) | 0.2 | 0.1 | 0.4 |
比較此時正、逆反應速率的大。簐正 v逆 (填“>”、“<”或“=”)。
(3)已知A和B在一定條件下可建立如下平衡:2A(g)+B(g)2C(g)。在500℃時,分別將2 molA和1molB置于恒壓容器Ⅰ和恒容容器Ⅱ中(兩容器起始容積都為10L),充分反應。
①達到平衡所需時間是Ⅰ Ⅱ(填“>”、“<”或“=”,下同)。達到平衡后,兩容器中C的體積分數(shù)關系是Ⅰ Ⅱ。
②平衡時,測得容器Ⅱ中的壓強減小了30%,則該容器中A的轉化率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省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鋰電池的構造如圖所示,電池內部“→”表示放電時Li+的遷移方向,電池總反應可表示為:Li1-xCoO2+LixC6LiCoO2+6C,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電池的負極為LiCoO2
B.電池中的固體電解質可以是熔融的氯化鈉、干冰等
C.充電時的陰極反應:Li1-xCoO2+xLi++xe-=LiCoO2
D.外電路上的“→”表示放電時的電子流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陜西省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模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51.2 g Cu完全溶于適量濃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組成的混合氣體共0.8 mol,這些氣體恰好能被500 mL 2 mol/L 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3和NaNO2的混合溶液,其中生成的NaNO3的物質的量為(已知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
A.0.2 mol B.0.4 mol C.0.6 mol D.0.8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遼寧省高三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X、Y、Z、W均為中學化學中常見的單質或化合物,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部分產物已略去)。則W、X不可能是:
選項 | A | B | C | D |
X | C | Fe | Ca(OH)2溶液 | AlCl3 |
W | O2 | HNO3 | CO2 | NH3·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