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如圖所示的實驗作,能達到相應目的是( 。
A.用圖1裝置配制100 mL 0.1mol•L-1硫酸
B.用圖2所示裝置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C.用圖3所示裝置可制備氫氧化亞鐵
D.用圖4所示裝置可吸收HCl氣體

分析 A.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釋濃硫酸;
B.乙醇與水互溶;
C.苯可隔絕空氣,NaOH與硫酸亞鐵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
D.HCl極易溶于水.

解答 解:A.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釋濃硫酸,應在燒杯中稀釋、冷卻后轉(zhuǎn)移到容量瓶中定容,故A錯誤;
B.乙醇與水互溶,則不能萃取,故B錯誤;
C.苯可隔絕空氣,NaOH與硫酸亞鐵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則圖中裝置可制備氫氧化亞鐵,故C正確;
D.HCl極易溶于水,導管在液面下,可發(fā)生倒吸,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為高頻考點,把握溶液的配制、混合物分離提純、物質(zhì)的制備等為解答的關鍵,側(cè)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實驗的評價性分析,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在常溫下:
(1)0.01mol/L鹽酸溶液中c(H+)=0.01mol/L,c(OH-)=10-12mol/L,pH=2;
(2)pH=13的Ba(OH)2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c=0.05mol/L;
(3)將pH=3的HCl稀釋到原來103倍后,溶液的pH=6;
(4)pH=2H2SO4和pH=13NaOH恰好完全中和,則硫酸與氫氧化鈉應按體積比:10:1混合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將充有m mL NO和n mL NO2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然后通入m mL O2,若m<n,則充分反應后,量筒內(nèi)氣體的體積為(單位:mL)( 。
A.3(m-n)B.m+$\frac{n}{3}$C.$\frac{n-m}{3}$D.$\frac{4n-m}{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下列操作中,錯誤的是(5)(8)(9)(12)
(1)用試管夾夾持試管時,試管夾從試管底部往上套,夾在試管的中上部
(2)給盛有液體的試管加熱時,液體的體積不能超過容積的$\frac{1}{3}$
(3)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3.10mL溴水
(4)將試管平放,用紙槽往試管里送入固體粉末后,然后豎立試管
(5)提純混有少量硝酸鉀的氯化鈉,應采用在較高溫度下制得濃溶液再趁熱過濾,干燥的方法
(6)取用放在細口瓶中的液體時,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傾倒液體時,瓶上的標簽對著手心
(7)用坩堝鉗夾取加熱后的蒸發(fā)皿
(8)將滴管垂直伸進試管內(nèi)滴加液體
(9)稀釋濃硫酸時,把水迅速倒入盛有濃硫酸的量筒中
(10)檢驗裝置的氣密性時,把導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容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燈微熱
(11)用10mL量筒量取5.2mL濃硫酸;
(12)用分液漏斗分離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類物質(zhì)按酸、堿、鹽、氧化物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鹽酸   純堿   食鹽  氧化鋁
B.冰醋酸  燒堿  膽礬  鐵紅
C.硫酸   熟石灰  漂白粉   過氧化鈉
D.王水  氫氧化鋁   小蘇打  硅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所含分子數(shù)最少的物質(zhì)是( 。
A.0.8molCO2 B.標準狀況下11.2L氨氣
C.3.6g水D.6.02×1023個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為提純下列物質(zhì)(括號內(nèi)為雜質(zhì)),選用的試劑和分離方法都正確的是( 。
物質(zhì)試劑分離方法
乙烷(乙烯)H2催化劑加熱
乙酸乙酯(乙酸)飽和碳酸鈉溶液過濾
乙醇(水)生石灰蒸餾
苯(苯酚)濃溴水分液
A.①②B.①③C.③④D.只有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液氯可存儲于鋼瓶中運輸和使用
B.氯水呈黃綠色,說明氯水中含有Cl2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氣泡產(chǎn)生,說明氯水中含有H+
D.向新制氯水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試液,充分振蕩后溶液呈紅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關于物質(zhì)或離子檢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將氣體通過濕潤的淀粉KI試紙,試紙變藍,證明原氣體是Cl2
B.氣體通過無水CuSO4,粉末變藍,證明原氣體中含有水蒸氣
C.灼燒白色粉末,火焰呈黃色,證明原粉末中有Na+,無K+
D.將氣體通過澄清石灰水,溶液變渾濁,證明原氣體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