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c(ClO-)=1.0mol·L-1的溶液中:Na+、SO32-、S2-、SO42-
B.由水電離的c(H+)=1×10-12 mol·L-1的溶液中:Ba2+、K+、Cl-、NO3-
C.常溫下,c(H+)/c(OH-)=10-10的溶液中:Ca2+、Mg2+、HCO3-、I-
D.滴入少量KSCN溶液顯紅色的溶液中:Na+、K+、I-、SO42-
B
【解析】
試題分析:A、在次氯酸根離子存在的溶液中,次氯酸根離子與SO32-、S2-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大量共存,錯誤;B、由水電離的c(H+)=1×10-12 mol·L-1的溶液中小于純水電離產(chǎn)生的氫離子濃度,所以該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四種離子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都不反應,可以大量共存,正確;C、常溫下,c(H+)/c(OH-)=10-10的溶液中,c(OH-)=0.01mol/L,所以溶液呈堿性,在堿性溶液中Mg2+、HCO3-都與氫氧根離子反應,不能大量共存,錯誤;D、滴入少量KSCN溶液顯紅色的溶液中含有鐵離子,而鐵離子與I-反應生成亞鐵離子和碘單質(zhì),不能大量共存,錯誤,答案選B。
考點:考查給定條件的離子大量共存的判斷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師大附中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短周期元素中,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電子層數(shù)兩倍的元素共有3種
B.第三周期元素的離子半徑大小比較:S2->Cl->Na+>Mg2+>Al3+
C.日本核電站釋放出的131I、132I和133I屬于同素異形體
D.相同條件下,測定同濃度的Na2CO3溶液和Na2SO4溶液的pH,可比較C和S的非金屬性強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高三1月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SiO2 是酸性氧化物,能與NaOH溶液反應
B.Na2O、Na2O2組成元素相同,與 CO2反應產(chǎn)物也相同
C.CO、NO、NO2都是大氣污染氣體,在空氣中都能穩(wěn)定存在
D.新制氯水顯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試液,充分振蕩后溶液呈紅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高三12月學情調(diào)研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一定溫度下,將氣體X和氣體Y各0.16mol充入 10L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
X(g) + Y(g) 2Z(g) △H < 0,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反應過程中測定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
t /min | 2 | 4 | 7 | 9 |
n(Y)/mol | 0.12 | 0.11 | 0.10 | 0.10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前2min的平均速率v(Z) =4.0×10-3mol/(L?min)
B.其他條件不變,降低溫度,反應達到新平衡前v(逆) > v(正)
C.該溫度下此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1.44
D.其他條件不變,再充入0.2molZ,平衡時X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高三12月學情調(diào)研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zhì)的轉化在給定條件下能實現(xiàn)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A.①⑤ B.②⑤ C.③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常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4分)甲醇(CH3OH)和二甲醚(CH3OCH3)被稱為21世紀的新型燃料。以CH4和H2O為原料制備二甲醚和甲醇的工業(yè)流程如下
(1)寫出催化反應室1中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化學方程式: 。
(2)在壓強為0.1MPa條件下,反應室3(容積為VL)中amolCO與2amolH2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甲醇:CO(g) +2H2(g)CH3OH(g),CO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壓強的關系如圖所示,
則:①P1 P2。(填“<”、“>”或“=”)
②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反應室3再增加a mol CO與2a mol H2,達到新平衡時,CO的轉化率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③在P1壓強下,100℃時,反應:CH3OH(g)CO(g)+2H2(g)的平衡常數(shù)為 。(用含a、V的代數(shù)式表示)。
(3)下圖為綠色電源“二甲醚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圖,a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
(4)水煤氣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應如下:
① 2H2(g)+CO(g) CH3OH(g);ΔH=-90.8 kJ·mol?1
② 2CH3OH(g) CH3OCH3(g)+H2O(g);ΔH=-23.5kJ·mol?1
③ CO(g)+H2O(g) CO2(g) + H2(g);ΔH=-41.3 kJ·mol?1
則反應:3H2(g) +3CO(g) CH3OCH3(g)+CO2(g)的Δ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常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化學實驗事實及其解釋或結論都正確的是
A.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適量新制氯水,再加幾滴KSCN溶液,溶液變紅,說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取少量鹵代烴Y在堿性溶液中水解后再用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說明鹵代烴中含有氯原子。
C.向1 mL 1%的NaOH溶液中加入2 mL 2%的CuSO4溶液,振蕩后再加入0.5 mL有機物Y,加熱后未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說明Y中不含有醛基。
D.向濃度均為0.1 mol·L—1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藍色沉淀,說明Ksp[Cu(OH)2]>Ksp[Mg(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體高三第一次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7.8g鎂鋁合金完全溶于適量的稀硫酸,產(chǎn)生標準狀況下的氣體8.96L,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氨水,過濾,洗滌,將濾渣充分灼燒所得固體質(zhì)量為
A.14.2g B.21.4g C.5.8g D.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江蘇省揚州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吸附了氫氣的納米碳管等材料制作的二次電池的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充電時,陰極的電極反應為:Ni(OH)2+OH--e-===NiO(OH)+H2O
B.放電時,負極的電極反應為:H2-2e-+2OH-===2H2O
C.放電時,OH-移向鎳電極
D.充電時,將電池的碳電極與外電源的正極相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