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下列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鐵粉與稀H2SO4反應(yīng):2Fe+6H+═2Fe3++3H2
B.Na2CO3溶液與足量鹽酸反應(yīng):CO32-+2H+═CO2↑+H2O
C.Cu(OH)2固體與稀硫酸反應(yīng):OH-+H+═H2O
D.鋁片與NaOH溶液反應(yīng):Al+OH-+H2O═AlO2-+H2

分析 A.鐵粉與稀H2SO4反應(yīng)生成亞鐵離子;
B.碳酸鈉與足量鹽酸反應(yīng)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
C.稀的強酸與稀的強堿反應(yīng)生成可溶性鹽和水的離子反應(yīng)可用H++OH-=H2O表示,氫氧化銅為難溶物,應(yīng)寫化學(xué)式;
D.Al、NaOH、水反應(yīng)生成偏鋁酸鈉和氫氣,Al、水、氫氣在離子反應(yīng)中保留化學(xué)式,方程式左右氫原子不守恒.

解答 解:A.鐵粉與稀H2SO4反應(yīng)生成硫酸亞鐵、氫氣,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Fe+2H+═Fe2++H2↑,故A錯誤;
B.碳酸鈉為可溶性的鹽,鹽酸為強酸,二者反應(yīng)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鈉,其離子方程式可以用CO32-+2H+═H2O+C02↑表示,故B正確;
C.Cu(OH)2與稀硫酸反應(yīng),氫氧化銅是難溶物,應(yīng)寫化學(xué)式,H++OH-=H2O不符合,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Cu(OH)2+2H+=Cu2++2H2O,故C錯誤;
D.金屬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yīng)為2Al+2NaOH+2H2O=2NaAlO2+3H2↑,離子方程式為2Al+2OH-+2H2O=2AlO2-+3H2↑,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離子反應(yīng)方程式的書寫,明確發(fā)生的化學(xué)反應(yīng)是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注意電解質(zhì)的強弱及離子反應(yīng)中應(yīng)保留化學(xué)式的物質(zhì)即可解答,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請寫出以甲苯和乙醇為原料制備化合物苯乙酸乙酯的合成路線流程圖(無機試劑任選).
合成路線流程圖示例如下:H2C═CH2$\stackrel{HBr}{→}$CH3CH2Br$→_{△}^{NaOH溶液}$CH3C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1)相同質(zhì)量的四種烴:CH4、C2H4、C3H6、C2H2完全燃燒,需要氧氣最少的是C2H2(填分子式)
(2)一種氣態(tài)烷烴和一種氣態(tài)烯烴組成的混合物共10g,混合氣體的密度是相同狀況下H2密度的12.5倍,該混合物氣體通過裝有溴水的試劑瓶時,試劑瓶總質(zhì)量增加了8.4g,組成該混合氣體的可能是甲烷和乙烯(填分子式)
(3)標準狀況下測得某烯烴和烷烴的混合氣體的密度為1.12g.L-1,該狀況下將10ml混合氣體和50ml足量氧氣混合點燃,充分反應(yīng)后冷卻至標準狀況時剩余氣體體積為40ml,則混合氣體的組成為CH4和C2H4(填分子式),它們的體積分別為2.43ml和7.57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我國對可呼吸的鈉-二氧化碳電池的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該電池的總反應(yīng)式為:4Na+3CO2$?_{充電}^{放電}$2Na2CO2+C,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放電時產(chǎn)生的碳酸鈉固體儲存于碳納米管中).關(guān)于該電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充電時,Na+從陽極向陰極移動
B.可以用乙醇代替TEGDME做有機溶劑
C.放電時,當(dāng)轉(zhuǎn)移lmol電子負極質(zhì)量減輕23g
D.放電時,正極反應(yīng)為3CO2+4Na++4e-=2Na2CO3+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已知25℃、101kPa 下,石墨、金剛石燃燒的熱化學(xué)方程式如下:C(石墨)+O2(g)=CO2(g);△H=-393.51kJ•mol-1; C(金剛石)+O2(g)=CO2(g);△H=-395.41kJ•mol-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金剛石比石墨穩(wěn)定B.石墨轉(zhuǎn)化為金剛石需要吸熱
C.金剛石燃燒產(chǎn)物更穩(wěn)定D.等質(zhì)量時,石墨所含能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堿式氧化鎳(NiOOH)可用作鎳氫電池的正極材料,可用廢鎳催化劑(主要含Ni、Al,少量Cr、FeS等)來制備,其工藝流程如圖1:

回答下列問題:
(1)“浸泡除鋁”時,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2Al+2NaOH+2H2O═2NaAlO2+3H2↑.
(2)“溶解”時放出的氣體為H2、H2S(填化學(xué)式).硫酸鎳溶液可用于制備合成氨的催化劑ConNi(1-n)Fe2O4.如圖2表示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合成氨的相對初始速率隨催化劑中n值變化的曲線,由圖分析可知Co2+、Ni2+兩種離子中催化效果更好的是Co2+
(3)“氧化”時,酸性條件下,溶液中的Fe2+被氧化為Fe3+,其離子方程式為2Fe2++ClO-+2H+=2Fe3++Cl-+H2O
(4)已知該條件下金屬離子開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表:
開始沉淀的pH完全沉淀的pH
Ni2+6.28.6
Fe2+7.69.1
Fe3+2.33.3
Cr3+4.55.6
“調(diào)pH1”時,溶液pH范圍為5.6~6.2;過濾2所得濾渣的成分Cr(OH)3和Fe(OH)3(填化學(xué)式).
(5)寫出在空氣中加熱Ni(OH)2制取NiOOH的化學(xué)方程式4Ni(OH)2+O2$\frac{\underline{\;加熱\;}}{\;}$4NiOOH+2H2O.
(6)含鎳金屬氫化物MH-Ni燃料電池是一種綠色環(huán)保電池,廣泛應(yīng)用于電動汽車.其中M代表儲氫合金,MH代表金屬氫化物,電解質(zhì)溶液可以是KOH水溶液.它的充、放電反應(yīng)為:xNi(OH)2+M$?_{充電}^{放電}$MHx+xNiOOH;電池充電過程中陽極的電極反應(yīng)式為Ni(OH)2+OH--e-=NiOOH+H2O;放電時負極的電極反應(yīng)式為MHx+xOH--xe-=M++x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有機反應(yīng)方程式中,不正確的是( 。
A.丙烯與Br2加成:CH2═CHCH3+Br2→CH2BrCH2CH2Br
B.甲烷與Cl2發(fā)生取代反應(yīng):CH4+Cl2$\stackrel{光照}{→}$CH3Cl+HCl
C.催化裂化:C16H34$→_{△}^{催化劑}$C8H16+C8H18
D.淀粉水解:(C6H10O5n+nH2O$\stackrel{催化劑}{→}$nC6H12O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常溫下,取鋁土礦(含有Al2O3、FeO、Fe2O3、SiO2等物質(zhì))用硫酸浸出后的溶液,分別向其中加入指定物質(zhì),反應(yīng)后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正確的是( 。
A.加入過量NaOH溶液:Na+、AlO2-、OH-、SO42-
B.加入過量氨水:NH4+、Al3+、OH-、SO42-
C.通入過量Cl2:Fe2+、Na+、Cl-、SO42-
D.通入過量SO2:Fe2+、H+、SO32-、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氨氣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氨態(tài)氮肥是常用的肥料.
工業(yè)合成氨的化學(xué)方程式:N2+3H2$?_{高溫高壓}^{催化劑}$ 2NH3+92.4KJ
(1)它是氮的固定的一種,屬于人工固氮(  選填“大氣固氮”、“生物固氮”“人工固氮”);若升高溫度,該平衡向逆反應(yīng)方向移動(選填“正反應(yīng)”或“逆反應(yīng)”).
(2)該反應(yīng)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是ac.(選填編號)
a.壓強不變b.v(H2)=v(NH3)c.c (N2)不變d.c(NH3)=c(N2
(3)欲使NH3產(chǎn)率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有加壓、分離氨.若容器容積為2L,開始加入的N2為0.1mol,20s后測得NH3的物質(zhì)的量為0.08mol,則N2的平均反應(yīng)速率為0.001mol/(L?S).
(4)如圖所示,將集有氨氣的試管倒置于水槽中,觀察到試管內(nèi)液面上升,溶液變?yōu)榧t色,解釋發(fā)生該現(xiàn)象的原因氨氣易溶于水,試管內(nèi)壓強減小,液面上升;生成一水合氨,電離出OH-,溶液呈堿性,故溶液變?yōu)榧t色或NH3+H2ONH3•H2ONH4++OH-,NH3易溶于水,試管內(nèi)壓強減小,液面上升;電離出OH-,溶液呈堿性,故溶液變?yōu)榧t色.
(5)(NH42SO4是常用的氮肥,長期施用時會使土壤酸化板結(jié),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原因NH4++H2ONH3•H2O+H+
檢驗(NH42SO4含NH4+的方法是取樣,滴加過量濃NaOH溶液后加熱,若產(chǎn)生的氣體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說明有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