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新能源的特點是資源豐富,在使用時對環(huán)境無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屬于新能源

①煤 ②石油 ③太陽能 ④生物質能 ⑤氫能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黑龍江牡丹江中學高二上期中文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方法正確的是( )

A.要使AlCl3溶液中Al3+全部沉淀出來可使用氨水

B.要檢驗某溶液中是否含Fe3+可加入鐵粉

C.新制的氯水中可用PH試紙準確測定其PH值

D.某氣體能使品紅溶液褪色,該氣體一定為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上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生態(tài)農業(yè)涉及農家肥料的綜合利用。某種肥料經發(fā)酵得到一種含有甲烷、二氧化碳、氮氣的混合氣體8.96L(標準狀況)。該氣體通過盛有紅色CuO粉末的硬質玻璃管,發(fā)生的反應為:CH4+4CuO CO2↑+2H2O↑+4Cu。當甲烷完全反應后,硬質玻璃管的質量減輕了4.8g。將反應后氣體通入2L 0.1mol/L的澄清Ca(OH)2溶液,充分吸收,生成沉淀10g。

(1)原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是 ;生成沉淀的摩爾質量是 。

(2)原混合氣體中甲烷的體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上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組物質中,化學鍵類型不同的是

A.NaOH和NH4NO3 B.H2O和NH3 C.CaF2和CsCl D.CCl4和Na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上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配制下列溶液時常需加入少量括號內的物質,其中不是為了抑制離子水解的是

A.FeSO4(Fe) B.SnCl2(HCl) C.FeCl3(HCl) D.NaAlO2(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內蒙古高一上期中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現有m g某氣體,它是三原子分子,其摩爾質量為M g·mol-1。若阿伏加德羅常數用NA表示, 該氣體所含原子總數為________個,該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________L。

(2) 在標準狀況下,由CO和CO2組成的混合氣體為67.2 L,質量為120 g,此混合物中CO和CO2物質的量之比是________, CO的質量是________,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是

(3)若40 g密度為ρ g·cm-3的硝酸鈣溶液里含2 g Ca2+,則NO的物質的量濃度是____________。

(4)將標準狀況下的VL氨氣溶于100g水中,得到的氨水密度為ag/cm3,則該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5)標準狀況下,現有①6.72 L CH4 ②3.01×1023個HCl分子 ③13.6 g H2S ④0.2 mol NH3,對這四種氣體的關系有以下四種表述:其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__

a.體積:②>③>①>④ b.物質的量:②>③>④>①

c.質量:②>③>①>④ d.氫原子個數:①>③>④>②

(6)按體積比為1:2:3所組成的N2、O2、CO2,混合氣體20g在標準狀況下體積為_________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內蒙古高一上期中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下列條件下,兩種氣體的分子數一定相等的是

①同質量、不同密度的N2和C2H4 ②同溫度、同體積的O2和N2

③不同溫度壓強下、同物質的量的CO2和C2H4 ④同壓強、同體積的N2和O2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遼寧省高二上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現有常溫下的四種溶液(如下表),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氨水

氫氧化鈉

醋酸

鹽酸

pH

11

11

3

3

A.分別加水稀釋10倍,四種溶液的pH為:①>②>③>④

B.溫度上升10℃,四種溶液的pH不變

C.③④中分別加入適量的氯化按晶體后,③的pH減小,④的pH不變

D.將①④兩種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中c (C1-) >c NH4+)>c (H+)>c (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高二上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過程或現象與鹽類水解無關的是

A.純堿溶液去油污 B.鐵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下生銹

C.加熱氯化鐵溶液顏色變深 D.濃硫化鈉溶液有臭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