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jax.js
13.38.4克銅跟適量的濃硝酸反應,銅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氣體22.4升(標準狀況),反應消耗的HNO3的物質的量可能是( �。�
A.1.0摩爾B.1.6摩爾C.2.2摩爾D.2.0摩爾

分析 銅和硝酸反應,隨著濃度的減少,硝酸的還原產(chǎn)物的價態(tài)越低,銅和濃硝酸反應生成NO2,而與稀硝酸反應時則生成NO,故生成的氣體有NO2和NO,根據(jù)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可得被還原的硝酸的物質的量,根據(jù)生成硝酸銅的物質的量可知表現(xiàn)酸性的硝酸的物質的量,以此計算反應消耗的硝酸的物質的量.

解答 解:銅和硝酸反應,隨著濃度的減少,硝酸的還原產(chǎn)物的價態(tài)越低,銅和濃硝酸反應生成NO2,而與稀硝酸反應時則生成NO,故生成的氣體有NO2和NO,
則n(NO2)+n(NO)=22.4L22.4L/mol=1.0mol,
即被還原的硝酸的物質的量為1.0mol,
n(Cu)=38.4g64g/mol=0.6mol,則生成n(Cu(NO32)=0.6mol,
可知表現(xiàn)酸性的硝酸的物質的量為0.6mol×2=1.2mol,
則:參加反應的硝酸的物質的量為:1.0mol+1.2mol=2.2mol,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題目難度中等,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計算能力的考查,但該題可不書寫寫有關反應的方程式,注意濃硝酸和稀硝酸的性質的不同,從質量守恒的角度解答該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工業(yè)合成甲醇反應如下:CO(g)+2H2(g)?CH3OH(g);△H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不同溫度下的平衡轉化率與壓強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H<0(填“>”或“<”)
②上述反應不一定能自發(fā)進行(填“一定能”、“一定不能”或“不一定能”)
(2)某溫度下,將3molCO和6molH2充入2L的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測得平衡時c(CO)=0.5mol•L-1
①上述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2
②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容器體積壓縮到原來的12,與原平衡相比,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a.氫氣的濃度減小
b.逆反應速率加快
c.CO的轉化率增大
③若保持溫度不變,將起始物質改為a mol CO、b mol H2、c mol CH3OH.欲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組分分數(shù)與原平衡相同,則a、b之間的關系為b=2a;欲使開始時該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c的取值范圍是2<c≤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某天然有機化合物A僅含C、H、O元素,與A相關的反應框圖如下:

(1)B→D的反應類型為加成反應;B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是羧基.
(2)G的結構簡式為NaOOCCH2CH2COONa;  E的結構簡式為HOOCC≡CCOOH;
(3)A→P的化學方程式為
(4)B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其中與B具有相同官能團種類和數(shù)目的同分異構體另有1種.
(5)A的同分異構體X(與A含有相同種類和數(shù)目的官能團),在一定條件下可被催化氧化為Y,Y可發(fā)生銀鏡反應,則Y與新制氫氧化銅堿性懸濁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存在順反異構的有機物是( �。�
A.CH3CH=CH2B.Br2C=CHCH2COOH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已知:
H2SO3Ka1=1.54×10-2Ka2=1.02×10-7
HClOKa=2.95×10-8
苯酚Ka=1.28×10-10
H2CO3Ka1=4.3×10-7Ka2=5.6×10-11
(1)室溫下,0.1mol/L 苯酚鈉溶液的pH大于0.1mol/L NaClO溶液的pH.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分別往濃度為0.1mol/L 的苯酚鈉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和SO2中,寫出相應離子方程式
C6H5O-+CO2+H2O→C6H5OH↓+HCO3-、2C6H5O-+SO2+H2O→2C6H5OH+S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元素的性質呈現(xiàn)周期性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原子半徑呈周期性變化
B.元素的化合價呈周期性變化
C.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呈周期性變化
D.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呈周期性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針對表中用字母標出的元素,回答下列問題:
(除特別注明外,其它一律用化學式表示)

(1)在這些元素中,化學性質最不活潑的是:Ar(填具體元素符號,下同),其原子結構示意圖為.元素K名稱為氯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ⅦA族.
(2)最高價氧化物水化物中堿性最強的化合物的電子式是:
(3)某元素二價陽離子的核外有10個電子,該元素是鎂(填元素名稱)
(4)G、H、I形成的氣態(tài)氫化物穩(wěn)定性由強到弱的順序H2O>NH3>PH3
(5)F、H、J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H2SO4>H3PO4>H2SiO3
(6)I、J、K三種元素形成的離子,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S2->Cl->O2-
(7)元素I的氫化物的結構式為H-O-H;該氫化物常溫下和元素K的單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l2+H2OHClO+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乳酸的結構簡式為如圖,它可由乙烯來合成,方法如下:
CH2═CH2HBrANaOH/BO2CuCH3CHOHCNCH2OH+
(1)A→B的反應類型為加成反應.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A的生成CH2═CH2+HBr→CH3CH2Br.
CH3CHO的生成2CH3CH2OH+O2Cu2CH3CHO+2H2O.
C的生成CH3CHO+HC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中和熱的測定實驗的關鍵是要比較準確地配制一定的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量熱器要盡量做到絕熱;在量熱的過程中要盡量避免熱量的散失,要求比較準確地測量出反應前后溶液溫度的變化.回答下列問題:
(1)中學化學實驗中的中和熱的測定需要在大小燒杯之間填滿碎泡沫(或紙條)其作用是保溫、隔熱、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散失.
(2)該實驗常用0.50mol•L-1 HCl和0.55mol•L-1的NaOH溶液各50mL.NaOH的濃度大于HCl的濃度作用是使鹽酸完全被中和,減少了鹽酸揮發(fā)對實驗的影響.當室溫低于10℃時進行,對實驗結果會造成較大的誤差其原因是如果溫度過低,散熱加快,對實驗結過造成的誤差較大.
(3)若上述HCl、NaOH溶液的密度都近似為1g/cm3,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熱容C=4.18J/(g•℃),則該中和反應放出熱量為0.418(t2-t1)kJ(填表達式).△H=-0.418t2t10.025kJ/mol(填表達式)
(4)如果用60mL0.50mol/L鹽酸與50mL0.55mol/L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求中和熱相等(填“相等、不相等”) 所放出的熱量不相等(填“相等、不相等”)
(5)用相同濃度和體積的醋酸(CH3COOH)代替HCl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的中和熱的數(shù)值會偏��;(填“偏大、偏小、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