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X、Y、Z、W、Q五種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Y、Z、W屬于短周期元素.已知X位于周期表的s區(qū),其原子中電子層數(shù)和未成對電子數(shù)相同;Y原子核外有三個能級,且每個能級上容納的電子數(shù)相同;W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3倍;Q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6個運動狀態(tài)完全不相同的電子.回答下列問題:
(1)僅由X與W組成的含18個電子的分子的結(jié)構式為H-O-O-H.
(2)YZW中第一電離能最大的是N(填元素符號),Q的基態(tài)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64s2
(3)YW32-離子的空間構型是平面三角形,其中心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是sp2
(4)已知由Q、Z、W三種元素按照1:3:9的原子個數(shù)比可形成某離子化合物,常溫下測得該離子化合物的水溶液pH=2,則該溶液中由水電離產(chǎn)生的c(H+)為0.01mol/L.
(5)Y的一種單質(zhì)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720,分子構型為一個32面體,其中有12個五元環(huán),20個六元環(huán)(如圖1).則1個這種單質(zhì)分子中所含π鍵的數(shù)目為30NA
(6)Q元素的單質(zhì)在形成晶體時,其晶胞如圖2所示.則Q原子的配位數(shù)為8,若Q的原子半徑為acm,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為NA,則該單質(zhì)的密度為$\frac{2×56}{{N}_{A}×(\frac{4a}{\sqrt{3}})3}$g/cm3(不必化簡).

分析 X、Y、Z、W、Q五種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Y、Z、W屬于短周期元素.已知X位于周期表的s區(qū),其原子中電子層數(shù)和未成對電子數(shù)相同,則A為H元素;Y原子核外有三個能級,且每個能級上容納的電子數(shù)相同,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2,則Y為C元素;W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3倍,原子只能有2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6,則W為O元素;Z的原子序數(shù)介于碳、氧之間,則Z為N元素;Q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6個運動狀態(tài)完全不相同的電子,則Q為Fe.

解答 解:X、Y、Z、W、Q五種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Y、Z、W屬于短周期元素.已知X位于周期表的s區(qū),其原子中電子層數(shù)和未成對電子數(shù)相同,則A為H元素;Y原子核外有三個能級,且每個能級上容納的電子數(shù)相同,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2,則Y為C元素;W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3倍,原子只能有2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6,則W為O元素;Z的原子序數(shù)介于碳、氧之間,則Z為N元素;Q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6個運動狀態(tài)完全不相同的電子,則Q為Fe.
(1)由H與O組成的含18個電子的分子為H2O2,結(jié)構式為H-O-O-H,故答案為:H-O-O-H;
(2)同周期隨原子序數(shù)增大,元素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氮元素原子2p能級為半滿穩(wěn)定狀態(tài),能量較低,第一電離能高于同周期相鄰元素的,故第一電離能最大的是N>O>C;
Q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6個運動狀態(tài)完全不相同的電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64s2,
故答案為:N;1s22s22p63s23p63d64s2;
(3)CO32-離子中C原子孤電子對數(shù)=$\frac{4+2-2×3}{2}$=0、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3+0=3,離子的空間構型是 平面三角形,其中心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是sp2雜化,
故答案為:平面三角形;sp2;
(4)由Fe、N、O三種元素按照1:3:9的原子個數(shù)比可形成某離子化合物為Fe(NO33,鐵離子水解溶液呈酸性,常溫下測得該離子化合物的水溶液pH=2,則該溶液中由水電離產(chǎn)生的c(H+)為0.01mol/L,
故答案為:0.01mol/L;
(5)碳元素的一種單質(zhì)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720,則該分子為C60,分子構型為一個32面體,其中有12個五元環(huán),20個六元環(huán),每個碳周圍有一個碳碳雙鍵和兩個碳碳單鍵,均為兩個碳共用,所以每個碳實際占有的碳碳雙鍵數(shù)為0.5,而每個雙鍵中有一個π鍵,所以C60中π鍵的數(shù)目為60×0.5NA=30NA
故答案為:30NA;
(6)Fe元素對應的單質(zhì)在形成晶體時,采用圖中堆積模型為體心立方堆積,即在立方體的中心有一個鐵原子,與這個鐵原子距離最近的原子位于立方體的8個頂點,所以鐵的配位數(shù)為8;
晶胞中Fe原子數(shù)目為1+8×$\frac{1}{8}$=2,晶胞質(zhì)量為2×$\frac{56}{{N}_{A}}$g,如果Fe的原子半徑為 a cm,則立方體的邊長為$\frac{4a}{\sqrt{3}}$cm,晶胞的體積為($\frac{4a}{\sqrt{3}}$cm)3,所以鐵單質(zhì)的密度表達式為2×$\frac{56}{{N}_{A}}$g÷($\frac{4a}{\sqrt{3}}$cm)3=$\frac{2×56}{{N}_{A}×(\frac{4a}{\sqrt{3}})3}$g/cm3
故答案為:8;$\frac{2×56}{{N}_{A}×(\frac{4a}{\sqrt{3}})3}$.

點評 本題是對物質(zhì)結(jié)構與性質(zhì)的考查,涉及結(jié)構與位置關系、核外電子排布、電離能、雜化方式與空間構型判斷、鹽類水解、晶胞結(jié)構與計算,(5)(6)為易錯點、難點,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空間想象與計算能力,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工業(yè)上,將氨氣和空氣的混合氣體通過灼熱鉑-銠合金網(wǎng),發(fā)生氨氧化反應.若有標準狀況下aL氨氣完全反應,并轉(zhuǎn)移了b個電子,則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NA的數(shù)值可表示為(  )
A.$\frac{22.4b}{5a}$B.$\frac{5a}{11.2b}$C.$\frac{22.4a}{5b}$D.$\frac{11.2b}{5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關于電解質(zhì)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電解質(zhì)本身在常溫常壓下不一定導電
B.鹽酸導電所以它是電解質(zhì)
C.酸、堿、鹽是電解質(zhì)
D.氯化鈉加入水中,在水分子作用下,形成自由移動的水合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是( 。
實驗目的A 探究鐵發(fā)生吸
氧腐蝕
B探究碳和硅金
屬性的強弱
C制取并收集氨氣D制取并探究乙
炔的性質(zhì)


實驗方案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只改變一個影響因素,平衡常數(shù)K與平衡移動的關系敘述不正確的是( 。
A.K值不變,平衡可能移動
B.平衡向右移動時,K值不一定移動
C.K值有變化,平衡一定移動
D.相同條件下,同一個反應的方程式的化學計量數(shù)增大2倍,K值也增大兩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反應SO2+NO2?NO+SO3在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后,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向該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O2,則平衡( 。
A.向正反應方向移動B.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C.平衡不發(fā)生移動D.不發(fā)生移動,但容器內(nèi)壓強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1)NaHCO3和Na2CO3可用于面食制作和油污清洗.
①常溫下0.1mol•L-1 NaHCO3溶液呈堿性(填“酸”、“堿”或“中”),其原因是HCO3-+H2O?OH-+H2CO3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②溶液中C(Na+)> C(HCO3-)(填“>”、“<”或“=”).
(2)用Na2CO3溶液清洗油污時,加熱可以增強去污能力,其原因是升溫促進(填“促進”或“抑制”)Na2CO3水解,使溶液pH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36.5gHCl氣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為1g/cm3), 所得溶液的密度為ρg/ml,質(zhì)量分數(shù)為ω,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c mol/L,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則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所得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1mol/L

B.所得溶液中含有NA個HCl分子

C.36.5gHCl氣體占有的體積為22.4L

D.所得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ω=36.5c/(1000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將等物質(zhì)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3A(g)+B(g)?xC(g)+2D(g)△H<0經(jīng)5min后達到平衡,平衡時測得D的濃度為0.5mol/L,C(A):C(B)=1:2,C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5mol/(L•min)
(l)x的值為1;
(2)A的平衡濃度0.5mol/L;
(3)若恒溫恒容,則容器中平衡時的壓強與起始時的壓強比9:10;
(4)如圖是某一時間段中該反應速率與反應進程的曲線關系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時間段是t0~t1,t2~t3,t3~t4,t5~t6
②t1、t3、t4時刻體系中分別是什么條件發(fā)生了變化?
t1A、t3C、t4E(填A-E)
A.升溫     B.降溫     C.加催化劑     D.加壓  E.減壓
③下列各時間段時,A的體積分數(shù)最高的是D
A.t0-t1    B. t2-t3     C.t3-t4        D.t5-t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