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物質的量濃度,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及相關計算
專題:化學用語專題
分析:A、先計算出乙醇的物質的量,再根據(jù)乙醇為非電解質計算出溶液中含有的乙醇的分子數(shù)目;
B、根據(jù)硫酸濃度越大,溶液的密度越大判斷二者混合后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大。
C、根據(jù)氯化鈉溶液等質量混合,混合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等于原溶液的平均值;
D、根據(jù)等物質的量的一氧化碳和氮氣含有相同的分子數(shù)、原子數(shù)、質子數(shù)、電子數(shù)判斷.
解答:
解:A、1 L 1 mol/L的乙醇溶液中含有1mol乙醇,乙醇為非電解質,溶液中不電離,所以溶液中溶質微粒數(shù)約為6.02×10
23,故A正確;
B、18 mol/L的硫酸的密度大于2 mol/L的硫酸的密度,等質量的兩種硫酸溶液,溶液濃度大的溶液體積較小,設18 mol/L的硫酸溶液體積為x,則2 mol/L的硫酸溶液的體積為y,一定有y>x,混合后濃度c=
=
=
=18-
=18-
,由于y>x,
<1,所以(1+
)<2,
>8,所以c=18-
<10mol/L,混合后所得硫酸的濃度小于10 mol/L,故B錯誤;
C、25%的NaCl
(aq)與5%的NaCl
(aq)等質量混合后,設溶液的質量為m,混合后所得NaCl
(aq)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
=15%,故C正確;
D、N
A個N
2分子的物質的量為1mol,由于等物質的量的氮氣和一氧化碳含有的原子、質子、電子的物質的量相等,所以所含的分子數(shù)、原子數(shù)、質子數(shù)、電子數(shù)都相同,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有關計算和判斷,題目難度中等,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是歷年高考“熱”問題,這是由于它既考查了學生對物質的量、粒子數(shù)、質量、體積等與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關系的理解,又可以涵蓋多角度的化學知識內容;要準確解答好這類題目,一是要掌握好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各化學量與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關系;二是要準確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內質子中子及核外電子的構成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