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將一定濃度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藍色沉淀.
甲同學認為兩者反應只生成CuCO3一種沉淀:
己同學認為這兩者相互促進水解反應,生成Cu(OH)2一種沉淀同時還有一種氣體;
丙同學訣為生成CuCO3和Cu(OH)2兩種沉淀.
(查閱資料知:CuCO3和Cu(OH)2均不帶結晶水)
Ⅰ.按照乙同學的理解Na2CO3溶液和CuSO4溶液反應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在探究沉淀物成分前,須將沉淀從溶液中分離并凈化,主要有三步操作,它們是
 
;
Ⅱ.請用圖1所示裝置,選擇必要的試劑,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
(1)圖1各裝置連接順序為
 
 
 

(2)圖1裝置C中裝有的試劑名稱是
 

(3)圖1能證明生成物中有CuCO3的實驗現(xiàn)象是
 

Ⅲ.(1)圖2各裝置連接順序為
 

(2)圖2裝置C中堿石灰的作用是
 

(3)圖2中若沉淀樣品的質(zhì)量為m克,裝置B質(zhì)量增加了n克,則沉淀中Cu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考點:性質(zhì)實驗方案的設計
專題:實驗設計題
分析:Ⅰ.根據(jù)Cu2+與CO32-發(fā)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生成CO2和Cu(OH)2 書寫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沉淀從溶液中分離并凈化,要先把沉淀從溶液中過濾出,要洗去附著的雜質(zhì),然后干燥.
Ⅱ.利用加熱的方法檢驗,氫氧化銅和碳酸銅加熱分解得到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若有氫氧化銅可用無水硫酸銅檢驗,若有碳酸銅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檢驗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含有CuCO3;
Ⅲ.(1)實驗開始時裝置的空氣中會有水蒸氣和二氧化碳,若不排除被吸收裝置吸收會對計算結果產(chǎn)生較大的誤差,故開始時先用除去水和二氧化碳的空氣將裝置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排除(注意實驗結束氫氧化銅和碳酸銅加熱分解后會在反應裝置中殘留二氧化碳和水蒸氣,也應通過用除去水和二氧化碳的空氣將裝置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趕出被吸收裝置完全吸收);
(2)堿石灰可以吸收水和二氧化碳,空氣中的水以及二氧化碳會干擾試驗結果應該將其排除掉;
(3)裝置B質(zhì)量增加了n克,說明分解生成ng水,根據(jù)水的質(zhì)量計算沉淀中氫氧化銅的質(zhì)量,沉淀質(zhì)量減去氫氧化銅的質(zhì)量等于碳酸銅的質(zhì)量,再利用質(zhì)量分數(shù)的定義計算.
解答: 解:Ⅰ.Cu2+與CO32-發(fā)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生成CO2和Cu(OH)2 ,可分別發(fā)生:Cu2++CO32-+H2O=Cu(OH)2 ↓+CO2↑,
沉淀從溶液中分離并凈化,要先把沉淀從溶液中過濾出,要洗去附著的雜質(zhì),然后干燥除去沉淀中的水分,
故答案為:Cu2++CO32-+H2O=Cu(OH)2 ↓+CO2↑;過濾、洗滌、干燥;
Ⅱ.(1)利用加熱的方法檢驗,氫氧化銅和碳酸銅加熱分解得到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若有氫氧化銅可用無水硫酸銅檢驗,若有碳酸銅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檢驗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A;C;B;
(2)裝置C檢驗是否有水生成,可用無水硫酸銅檢驗,若無水硫酸銅變藍色說明有水生成,驗證沉淀中有氫氧化銅生成,否則沉淀中無氫氧化銅,
故答案為:無水硫酸銅;
(3)用澄清的石灰水檢驗是否產(chǎn)生二氧化碳,裝置B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生成二氧化碳,即說明含有CuCO3
故答案為:裝置B中澄清石灰水變混濁;
Ⅲ.(1)若CuCO3和Cu(OH)2兩種沉淀都有,加熱時生成CO2和H2O,定量檢驗時,可用濃硫酸吸收水,用堿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實驗時,為減小誤差,應排除空氣中水和二氧化碳的干擾,并保證水和二氧化碳完全吸收,則實驗儀器的連接順序應為C A B E D(或C A B D E),
故答案為:C A B E D(或C A B D E);
(2)空氣中的水以及二氧化碳會干擾試驗結果應該將其排除掉;裝置C中堿石灰的作用是:吸收空氣中的H2O 蒸汽和CO2
故答案為:吸收空氣中的H2O 蒸汽和CO2;
(3)裝置B質(zhì)量增加了n克,說明分解生成ng水,水的物質(zhì)的量為
n
18
mol,根據(jù)氫元素守恒可知氫氧化銅的物質(zhì)的量為
n
18
mol,故氫氧化銅的質(zhì)量為
n
18
mol×98g/mol=
49n
9
g,沉淀中CuCO3的質(zhì)量為(m-
49n
9
)g,碳酸銅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m-
49n
9
m
×100%=(1-
49n
9m
)×100%,
故答案為:(1-
49n
9m
)×100%.
點評:本題考查了物質(zhì)性質(zhì)的探究實驗設計和實驗分析應用,物質(zhì)性質(zhì)的熟練掌握和實驗基本操作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常溫常壓下,3.0g甲醛(CH2O)和冰醋酸(C2H4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總數(shù)為0.4NA
B、在標準狀況下,22.4LCl2和HCl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的分子總數(shù)為2×6.02×1023
C、500mL1mol/L的Na2SO4溶液中,Na+和SO42-離子總數(shù)為6.02×1023
D、標準狀況下,1molCCL4的體積為22.4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學生從網(wǎng)上查得如下信息:①鈉能在CO2中燃燒.②常溫下CO能與PdCl2溶液反應得到黑色的Pd.經(jīng)過分析討論,他們認為鈉在CO2中燃燒時,還原產(chǎn)物可能是碳,也可能是CO,氧化產(chǎn)物可能是Na2CO3.為驗證上述推斷,他們設計如下方案進行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他們欲用上述裝置組裝一套新裝置:用石灰石與鹽酸反應制取CO2(能隨意控制反應的進行)來證明鈉能在CO2中燃燒并檢驗其還原產(chǎn)物,所用裝置接口連接順序為
 

(2)若裝置D的PdCl2溶液中有黑色沉淀,C中有殘留固體(只有一種物質(zhì)),則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若裝置D的PdCl2溶液中無黑色沉淀,C中有殘留固體(有兩種物質(zhì)),則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后來有一位同學提出,鈉的氧化產(chǎn)物也可能是Na2O,因此要最終確定鈉的氧化產(chǎn)物是何種物質(zhì),還需要檢驗C中殘留的固體是否含有Na2O,為此,他認為應較長時間通入CO2以確保鈉反應完,然后按照如下方案進行實驗,可確定殘留固體中是否含有Na2O,他的實驗方案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反應2HI(g)═H2(g)+I2(g)在T℃下的平衡常數(shù)為0.01.T℃時,在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HI,反應到某時刻測得各組分的濃度如下:
物質(zhì)HIH2I2
濃度/(mol?L-10.400.600.60
請計算回答下列問題(寫出計算過程,否則不得分):
(1)起始加入HI的物質(zhì)的量
 
mol.
(2)達到平衡后HI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mol?L-1(請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T℃時,在另一個體積一定的密閉容器中,將I2(g)與H2(g) 置于其中發(fā)生上述反應,若達到平衡時H2(g)與I2(g)的體積比為1:4,計算平衡時HI的體積分數(shù)為
 
,以及開始時H2(g)與I2(g)的體積比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Na2O2是常見的氧化劑.某化學小組的同學欲通過以下實驗確定炭粉與Na2O2反應的產(chǎn)物.
實驗步驟:
I.按下圖所示裝置組裝儀器,并檢查裝置氣密性.
Ⅱ.將0.6g炭粉與3.9g Na2O2均勻混合,裝入試管,在靠近試管口處放置一張濕潤的氯化鈀試紙(濕潤氯化鈀試紙遇CO變黑,可用于檢驗是否有CO生成).
Ⅲ.用酒精燈微微加熱試管底部.

實驗現(xiàn)象:
試管中發(fā)生劇烈反應并產(chǎn)生火花,氯化鈀試紙未變黑,石灰水未變渾濁.
請回答:
(1)裝置A中發(fā)生的反應為2Na2O2+C
  △  
.
 
Na2CO3+X,在該反應中,X是
 
(填氧化或還原)產(chǎn)物.
(2)如何檢查裝置氣密性
 

(3)裝置B的作用是
 

(4)CO在潮濕環(huán)境中可將氯化鈀還原為黑色粉末狀的鈀(Pd),同時生成另外兩種物質(zhì).已知反應過程中轉(zhuǎn)移6.02×l023個電子時,生成53g Pd (已知Pd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106),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將裝置A中充分反應后所得產(chǎn)物溶于適量水中.
①所得溶液的溶質(zhì)是
 
(填化學式).
②溶液中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填字母序號).
a.c(Na+)>c(CO
 
2-
3
)>c(OH-)>c(HCO
 
-
3

b.c(Na+)>c(OH-)>c(CO
 
2-
3
)>c(HCO
 
-
3

c.c(Na+)═2c(CO
 
2-
3
)+c(HCO
 
-
3
)+c(H2CO3
d.c(H+)+c(Na+)═c(OH-)+2c(CO
 
2-
3
)+c(HCO
 
-
3

③若使所得溶液與100mL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至溶液pH=7(不考慮CO2的溶解),該鹽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25℃時,若100體積pH1=a的某強酸溶液與1體積pH2=b的某強堿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則混合前該強酸的pH1與強堿的pH2之間應滿足的關系是
 

(2)某溫時,0.01mol?L-1的NaOH溶液的pH=11.若將此溫下pH=11的NaOH溶液aL與pH=1的稀硫酸bL混合(假設混合后溶液體積的微小變化忽略不計),混合后溶液pH=2,則a:b=
 
;此時溶液中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按要求填空:
(1)分子中有18個氫原子的鏈烷烴的分子式:
 

(2)2,3-二甲基-1-丁烯的結構簡式:
 

(3)用系統(tǒng)法命名:
 
分子結構中有
 
手性碳原子.
(4)CH2=CH-C≡CH結構中碳原子軌道的雜化方式是
 

(5)有機物的結構可用“鍵線式”簡化表示.如CH3-CH=CH-CH3可簡寫為,.的分子式為
 
,1mol該烴完全燃燒,需要標準狀況下氧氣
 
升;該烴的一溴取代物有
 
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精確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NaOH溶液,下面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稱量時,將NaOH固體直接放在天平托盤上面的紙上
B、將稱好的NaOH固體直接放入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溶解
C、在燒杯中溶解NaOH固體后,立即將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D、將燒杯中已冷卻的NaOH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與B在容積為1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aA(s)+bB(g)?cC(g)+dD(g),t1,、t2時刻分別測得部分數(shù)據(jù)如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n(B)/moln(C)/moln(D)/mol反應時間/min
0.120.060.10t1
0.060.120.20t2
A、0~t1時間段內(nèi),平均反應速率v(B)=
0.04
t1
mol?(L?min)-1
B、若起始時n(D)=0,則t2時v(D)=
0.20
t2
 mol?(L?min)-1
C、升高溫度,v(B)、vC)、v(D)均增大
D、b:d=6: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