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有一稀硫酸和硝酸鐵的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鐵粉,溶液中的Fe2+濃度如圖所示(不考慮溶液體積的變化):
(1)溶液中H2SO4與Fe(NO3)3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_________
(2)請寫出詳細(xì)的計算過程_________。
【答案】2:1 加入鐵粉,首先發(fā)生反應(yīng)4H++ NO3-+ Fe = Fe3+ + NO↑ + 2H2O,NO3-消耗完后,繼續(xù)發(fā)生反應(yīng)2Fe3+ + Fe =3Fe2+,
,,,同理,n(Fe2)=0.35mol,則n(Fe3+總)=0.7mol,n(H+)= 4n(Fe1)=1.4mol,所以n(H2SO4)=0.7mol,原溶液中Fe3+物質(zhì)的量n(Fe3+原)= n(Fe3+總)-n(Fe3+1)=0.7-0.35=0.35mol,所以硫酸和硝酸鐵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2:1。
【解析】
加入鐵粉,首先發(fā)生反應(yīng)4H++ NO3-+ Fe = Fe3+ + NO↑ + 2H2O,NO3-消耗完后,繼續(xù)發(fā)生反應(yīng)2Fe3+ + Fe =3Fe2+,據(jù)此列比例計算。
加入鐵粉,首先發(fā)生反應(yīng)4H++ NO3-+ Fe = Fe3+ + NO↑ + 2H2O,NO3-消耗完后,繼續(xù)發(fā)生反應(yīng)2Fe3+ + Fe =3Fe2+,
,,同理,n(Fe2)=0.35mol,則n(Fe3+總)=0.7mol,n(H+)=4n(Fe1)=1.4mol,所以n(H2SO4)=0.7mol,原溶液中Fe3+物質(zhì)的量n(Fe3+原)= n(Fe3+總)-n(Fe3+1)=0.7-0.35=0.35mol,所以硫酸和硝酸鐵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2:1。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海帶含有大量的碘,每1000g海帶中含碘5g左右。實驗室中,從海藻里提取碘的部分流程如下圖。
(1)③的操作名稱是_______,所需的玻璃儀器有:_______⑤的操作名稱是_______。
(2)試劑b可以是四氯化碳,還可以是_______(填名稱)。選擇四氯化碳的理由是:_____
(3)關(guān)于⑤的操作步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振蕩液體時,需要倒轉(zhuǎn)分液漏斗
B 充分振蕩液體后,將分液漏斗放置在鐵架臺上,立即分液
C 分液時,上下層液體都要從分液漏斗下口沿著燒杯內(nèi)壁流入不同的燒杯
D 分液時,需要塞緊分液漏斗上方的玻璃塞,使分液漏斗密封
(4)試劑a可選用稀硫酸酸化的過氧化氫溶液,補全步驟④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
_____I― +______H2O2+_________=_______I2+_________。(系數(shù)為“1”時,要寫“1”)
(5)某興趣小組設(shè)計實驗方案,從含I2的CCl4溶液中分離I2和CCl4。已知:
物質(zhì) | 熔點 | 沸點 |
I2 | 114℃ | 184℃ |
CCl4 | -23℃ | 77℃ |
①小組同學(xué)根據(jù)資料,采用了蒸餾的方法,組裝了如下圖裝置,儀器B的名稱是_____,②圖中有一個明顯錯誤,應(yīng)改正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離子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A.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至完全沉淀:Ba2++OH-+H++SO42-=BaSO4↓+H2O
B.漂白粉的生產(chǎn)原理:2OH-+Cl2=Cl-+ClO-+H2O
C.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SO2+Br2+2H2O=4H++2Br-+SO42-
D.AlCl3溶液加入過量的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一“鐵鏈”圖案,圖案上由左到右分別寫了H2O、CO2、Na2O、NaCl、FeCl35種物質(zhì),圖中相連的兩種物質(zhì)均可歸屬為一類,相交部分由左到右A、B、C、D為其相應(yīng)的分類依據(jù)代號。請回答下列問題:
(1)請將分類依據(jù)代號填入相應(yīng)的括號內(nèi):
(____)兩種物質(zhì)都是非金屬氧化物
(____)兩種物質(zhì)都是鈉的化合物
(____)兩種物質(zhì)中一種是酸性氧化物,一種是堿性氧化物
(____)兩種物質(zhì)都是鹽
(2)用潔凈的燒杯取少量蒸餾水,用酒精燈加熱至沸騰,向燒杯中逐滴加入圖中某種物質(zhì)M的水溶液,繼續(xù)煮沸可制得一種紅褐色膠體。
①物質(zhì)M的化學(xué)式為________。
②證明有紅褐色膠體生成的最常用的實驗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1)某溶液中含有SO42-、CO32-、Cl-,若只允許取一次該溶液而把三種離子分別檢驗出來,則應(yīng)采取的措施是:
①先加入_____________檢驗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后加入_________________,檢驗_____________;
③最后加入______________檢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分析下列兩個材料:
材料一、(見圖)
材料二、
物質(zhì) | 熔點/℃ | 沸點/℃ | 密度/g·cm3 | 溶解性 |
乙二醇( C2H6O2) | 11.5 | 198 | 1.11 | 易溶于水和乙醇 |
丙三醇(C3H8O3) | 17.9 | 290 | 1.26 |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
回答下列問題(填寫序號):
A.蒸餾法 B.萃取法
C.“溶解、結(jié)晶、過濾”的方法 D.分液法
①純堿從氯化鈉和純堿的混合物中分離出來,最好應(yīng)用______。
②將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離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苯乙烯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可采用乙苯催化脫氫法制備,反應(yīng)如下:(g)(g)+H2(g) ΔH = +117.6kJ·mol-1
(1)往剛性恒容容器中同時通入乙苯和水蒸氣,測得容器總壓和乙苯轉(zhuǎn)化率隨時間變化結(jié)果如圖所示。
①平衡時,p(H2O)=_________,平衡常數(shù)Kp=_________kPa(Kp為以分壓表示的平衡常數(shù),請列式計算)
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
A.當(dāng)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再改變,反應(yīng)達到平衡狀態(tài)
B.增加通入水蒸氣的量,有利于乙苯轉(zhuǎn)化率的高
C.若將該反應(yīng)置于恒壓容器中反應(yīng),其他起始條件相同,乙苯的轉(zhuǎn)化率將減小
D.僅往該剛性恒容容器中通入和上述等量的乙苯,其他條件相同,平衡時氫氣的分壓不變
(2)CO2氣氛下乙苯催化脫氫可同時存在以下兩種途徑:
①請畫出途徑1的能量和反應(yīng)過程的圖像,并作適當(dāng)標(biāo)注______________
②途徑I的反應(yīng)歷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
A. CO2為氧化劑
B. 狀態(tài)1到狀態(tài)2形成了O-H鍵
C. 中間產(chǎn)物只有()
D. 該催化劑可提高乙苯的平衡轉(zhuǎn)化率
③剛性容器中,在催化劑作用下,一定時間內(nèi)p(CO2)與乙苯轉(zhuǎn)化率關(guān)系如圖分析,則p(CO2)為15kPa時,乙苯轉(zhuǎn)化率最高的可能原因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寫出下列物質(zhì)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
HCl:____________________;Ca(OH)2:_________________;
NH3·H2O:_________________;NH4NO3:_________________;
H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原子結(jié)構(gòu)模型的演變圖如右,下列符合歷史演變順序的一組排列是
A. (1)(3)(2)(4) B. (1)(2)(3)(4)
C. (1)(4)(3)(2) D. (1)(3)(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離子方程式中,不正確的是
A. 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加熱反應(yīng):MnO2+4H++2Cl- Mn2++Cl2↑+2H2O
B. 氯化鎂溶液與氨水反應(yīng):Mg2++2NH3·H2O=Mg(OH)2↓+2NH
C. 金屬鈉與水反應(yīng):2Na+2H2O=2Na++2OH-+H2↑
D. 氯化鐵溶液與碘化鉀溶液反應(yīng):Fe3++2I-=Fe2++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