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在NaHCO3溶液中,若采取措施使溶液pH增大的同時,c(CO32-)的變化情況是

A.增大 B.減小

C.不變 D.可能增大,也可能減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寧夏銀川市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136C-NMR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結構分析。136C表示的碳原子

A.核外有13個電子

B.核內有6個質子,核外有7個電子

C.質量數(shù)為13,原子序數(shù)為6,核內有7個中子

D.質量數(shù)為13,原子序數(shù)為6,核內有7個質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內蒙古北方重工業(yè)集團三中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機物中,既能發(fā)生加成、酯化反應,又能發(fā)生氧化反應的是

①CH2(CHOH)4CHO ②CH3CH2CH2OH ③CH2=CHCH2OH ④CH2=CHCOCHO ⑤CH2=CHCOOH

A.③⑤ B.①③⑤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湖北宜昌市高二3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8分)乙炔是有機合成工業(yè)的一種重要原料。工業(yè)上曾用CaC2與水反應生成乙炔。

(1)CaC2中C22-與O22+互為等電子體,O22+的電子式可表示為 ,1mol O22+中含有的π鍵數(shù)目為 。

(2)將乙炔通入[Cu(NH3)2]Cl溶液中生成紅棕色沉淀Cu2C2。Cu+簡寫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 。

(3)乙炔與HCN反應可得到丙烯腈(CH2=CH—C≡N), 丙烯腈分子中碳原子軌道的雜化類型是 ;分子中處于同一直線上原子數(shù)目最多有 個。

(4)CaC2晶體的晶胞結構與NaCl晶體相似(如圖所示),但CaC2晶體中啞鈴形的C22-的存在,使晶胞沿一個方向拉長, CaC2晶體中一個Ca2+周圍距離最近的C22-數(shù)目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湖北宜昌市高二3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甲苯是苯的同系物,化學性質與苯相似,但由于基團之間的相互影響,使甲苯的某些性質又與苯不同。下列有關推斷及解釋都正確的是

A.苯不能通過化學反應使溴水褪色,但甲苯可以,這是甲基對苯環(huán)影響的結果

B.苯不能在光照下與Cl2發(fā)生取代反應,但甲苯可以,這是苯環(huán)對甲基影響的結果

C.苯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種,而甲苯的一氯代物有3種,這是苯環(huán)對甲基影響的結果

D.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甲苯可以,這是苯環(huán)對甲基影響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湖北宜昌市高二3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機反應類型的歸屬正確的是

①乙烷與Cl2反應制氯乙烷 ②丙烯與Cl2反應制3-氯-1-丙烯

③苯制環(huán)己烷 ④乙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⑤乙烯制聚乙烯 ⑥甲苯燃燒

A.①②屬于取代反應 B.②③屬于加成反應

C.④⑤屬于氧化反應 D.⑤⑥屬于聚合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湖北省高一3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推斷題

(14分)A、B、C、D表示中學化學中的四種常見物質,其中A、B、C均含有同一種元素,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關系如圖(部分反應中的水已略去)。

(1)若A為強堿溶液,其焰色反應顯黃色,C常用作食品添加劑,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D的化學式是 。

②反應Ⅲ的離子方程式是 。

③現(xiàn)有B和C的固體混合物g,加熱至質量不再改變時剩余固體為g,則B的質量分數(shù)為 。

(2)若A、D均為單質,且A為黃綠色氣體,D的一種紅棕色氧化物常用作顏料,則:

①反應Ⅱ的離子方程式是 。

②取少許C溶液于試管中,滴入NaOH溶液并振蕩,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

③檢驗B溶液中金屬陽離子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湖北省高一3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按照純凈物、混合物、電解質和非電解質順序排列的是

A.鹽酸、水煤氣、醋酸、干冰 B.天然氣、空氣、苛性鉀、石灰石

C.液氨、氯水、硫酸鈉、乙醇 D.膽礬、漂白粉、氯化鉀、氯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新疆烏魯木齊地區(qū)高三第二次診斷性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7分)實驗室里用硫酸廠燒渣(主要成分為鐵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備聚鐵[Fe2(OH)n(SO4)3—n/2]m和綠礬(FeSO4·7H2O),其過程如下:

(1)過程①中,F(xiàn)eS和O2、H2SO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驗證固體W焙燒后產生的氣體含有SO2的方法是 。

(3)制備綠礬時,向溶液X中加入過量 ,充分反應后,經 操作得到溶液Y,再經濃縮、結晶等步驟得到綠礬。

(4)溶液Z的pH將影響聚鐵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若溶液Z的pH偏小,將導致聚鐵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偏 (填“高”或“低”),過程②中將溶液加熱到70~80 ℃的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