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0.l mol·L-1的NaH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 |
B.等物質的量濃度的三種溶液:①(NH4)2CO3②NH4Cl ③(NH4)2Fe(SO4)2中,c(NH4+)的大小順序為:③>②>① |
C.25℃時,pH=4的KHC2O4溶液中:c(HC2O4-)>c(H2C2O4)>c(C2O42-) |
D.CH3COONa溶液和鹽酸混合呈中性的溶液中:c(Na+)>c(Cl-)=c(CH3COOH) |
D
解析試題分析:A NaHCO3溶液顯堿性。所以根據(jù)質子守恒可得c(OH-) = c(H+) (開始)= c(H+)+c(H2CO3) 。錯誤。B.(NH4)2CO3=2NH4++CO32-;NH4Cl=NH4++Cl-;(NH4)2Fe(SO4)2=2NH4++Fe2++SO42-.因為(NH4)2CO3、(NH4)2Fe(SO4)2每個含有2個NH4+離子,而每個NH4Cl含1個NH4+離子。所以當物質的量濃度相等時,NH4Cl電離產(chǎn)生的NH4+離子濃度最小。對于(NH4)2CO3陽離子、陰離子都水解,水解的酸堿性相反,相互促進,而(NH4)2Fe(SO4)2產(chǎn)生的NH4+和Fe2+水解的酸堿性相同,對于NH4+離子的水解起抑制作用,所以銨根離子濃度最大的為(NH4)2Fe(SO4)2。因此大小順序是③>①>②。錯誤。C.25℃時,KHC2O4溶液pH=4,則KHC2O4的電離大于水解。所以c(HC2O4-)> c(C2O42-)> c(H2C2O4)。D.CH3COONa+ HCl=CH3COOH+NaCl.若二者恰好反應,則因為CH3COOH的電離使溶液顯中性,所以鹽酸要稍微少些。故有c(Na+)>c(Cl-)=c(CH3COOH)..正確。
考點:考查溶液中微粒濃度大小比較的知識。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常溫下,0.1 mol·L-1的HA溶液中c(OH-)/c(H+)=1×10-8,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0.01mol·L-1 HA的溶液中c(H+)=1×10-4 mol·L-1
B.pH=3的HA溶液與pH=11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A-)>c(OH-)>c(H+)
C.pH=3的HA溶液與pH=11的NaO H溶液按體積比l:10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OH-)+c(A-)=c(H+)+c(Na+)
D.濃度均為0.1 mol·L-1的HA溶液和NaA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顯酸性,則c(OH-)-c(H+)<c(HA)-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常溫下,用 0.01 mol·L-1NaOH溶液滴定 20.00 mL 0.01 mol·L-1 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線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chǎn)點對應溶液的pH=2 |
B.b點對應的溶液中:c(OH-)+ c(CH3COO-) = c(Na+)+ c(H+) |
C.c點表示NaOH溶液與CH3COOH溶液恰好完全反應 |
D.d點對應的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小于同溫下純水的電離程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已知在25℃時,氯化銀的Ksp=1.8×10-10,現(xiàn)將足量氯化銀分別放入下列溶液中,相同溫度下c(Ag+)最大的是
A.100mL蒸餾水 | B.100mL 0.2mol·L-1 AgNO3 |
C.100 mL 0.1mol·L-1AlCl3 | D.100mL 0.1 mol·L-1鹽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化學實驗事實及其解釋或結論都正確的是( )
A.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適量新制氯水,再加幾滴KSCN溶液,溶液變紅,說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B.用乙醇、冰醋酸及pH=0的H2SO4加熱可制乙酸乙酯,用飽和的Na2CO3溶液可以洗去其中含有的乙醇和乙酸,說明乙酸乙酯在Na2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 |
C.向濃度均為0.1 mol·L-1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首先生成藍色沉淀,說明Ksp[Cu(OH)2] >Ksp[Mg(OH)2] |
D.配制0.10mol/L NaCl溶液,俯視容量瓶的刻度線定容,所配溶液濃度偏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25℃時,幾種弱酸的電離常數(shù)如下:
弱酸的化學式 | CH3COOH | HCN | H2S |
電離常數(shù)(25℃) | 1.8×10-5 | 4.9×10-10 | K1=1.3×10-7 K2=7.1×10-1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水的電離平衡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圖中五點KW間的關系:B>C>A=D=E |
B.若從A點到D點,可采用在水中加入少量酸的方法 |
C.若從A點到C點,可采用溫度不變時在水中加入適量NH4Cl固體的方法 |
D.若處在B點時,將pH=2的硫酸與pH=10的KOH等體積混合后,溶液顯中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
A.c(H+)=c(OH-)=10-6 mol·L-1的溶液 |
B.pH=7的溶液 |
C.使石蕊試液呈紫色的溶液 |
D.酸與堿恰好完全反應生成正鹽的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溫度下,向一定體積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濃度的NaOH溶液,溶液中pOH(pOH=-lg[OH-])與pH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則( )
A.M點所示溶液的導電能力強于Q點 |
B.N點所示溶液中c(CH3COO-)>c(Na+) |
C.M點和N點所示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相同 |
D.Q點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等于醋酸溶液的體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