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狀況下,在干燥的燒瓶中充滿純凈的NH3,進行如圖所示的噴泉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本實驗之所以能夠產生噴泉是因為氨氣極易溶于水,導致燒瓶內外存在壓強差

B.若燒瓶的氨氣中混有少量空氣,則噴泉實驗后的水不能充滿燒瓶

C.本實驗若將NH3換成HCl,也能產生紅色的噴泉

D.實驗結束后,燒瓶中氨水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22.4 mol·L1。

 

【答案】

C

【解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0?婁底模擬)標準狀況下,在三個大小相同干燥的燒瓶中,一瓶裝入干燥純凈的氨氣,一瓶裝入含一半空氣的氯化氫,一瓶裝入二氧化氮和氧氣(體積比為4:1),然后分別以水作溶劑作噴泉實驗.實驗結束后三個燒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鈉是活潑的堿金屬元素,鈉及其化合物在生產和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
完成下列計算:
(1)疊氮化鈉(NaN3)受撞擊分解產生鈉和氮氣,故可應用于汽車安全氣囊.若78克疊氮化鈉完全分解,產生標準狀況下氮氣
 
L.
(2)鈉-鉀合金可在核反應堆中用作熱交換液.5.05g鈉-鉀合金溶于200mL水生成0.075mol氫氣.計算溶液中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濃度
 
(忽略液體體積變化).
(3)氫氧化鈉溶液處理鋁土礦并過濾,得到含鋁酸鈉的溶液.向該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有下列反應:2NaAl(OH)4+CO2→2Al(OH)3↓+Na2CO3+H2O
己知通入二氧化碳112L(標準狀況下),生成的Al(OH)3和Na2C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5.若向該溶液中通入的二氧化碳為224L(標準狀況下),計算生成的 Al(OH)3和Na2CO3的物質的量的最大值.
(4)為測定某硫酸吸收含氨氣廢氣后,所得銨鹽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現(xiàn)將不同質量的銨鹽固體分別加入到50.00mL相同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沸水浴加熱至氣體全部逸出(此溫度下銨鹽不分解).該氣體經干燥后用濃硫酸吸收完全,測定濃硫酸增加的質量.部分測定結果如下表:
銨鹽的質量/g 10.00 20.00 30.00 50.00
濃硫酸增加的質量/g m m 1.29 0
試回答:
該銨鹽的成分為
 

該銨鹽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
 
(須列式計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標準狀況下,在干燥的燒瓶中充滿純凈的NH3,進行如圖所示的噴泉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本實驗之所以能夠產生噴泉是因為氨氣極易溶于水,導致燒瓶內外存在壓強差

B.若燒瓶的氨氣中混有少量空氣,則噴泉實驗后的水不能充滿燒瓶

C.本實驗若將NH3換成HCl,也能產生紅色的噴泉

D.實驗結束后,燒瓶中氨水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22.4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0—2011學年湖北省黃岡中學春季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標準狀況下,在干燥的燒瓶中充滿純凈的NH3,進行如圖所示的噴泉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本實驗之所以能夠產生噴泉是因為氨氣極易溶于水,導致燒瓶內外存在壓強差
B.若燒瓶的氨氣中混有少量空氣,則噴泉實驗后的水不能充滿燒瓶
C.本實驗若將NH3換成HCl,也能產生紅色的噴泉
D.實驗結束后,燒瓶中氨水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22.4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