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焦點訪談》欄目中曾報道“鉈中毒事件”,鉈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鉈的相關信息如下圖所示,其中“6s26p1”表示鉈原子有6個電子層,最外層有3個電子。下列有關卡片信息解讀不正確的是
A.鉈的元素符號為Tl B.鉈原子的中子數為204
C.鉈位于第六周期ⅢA族 D.鉈的金屬性比鋁的金屬性強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湖南省益陽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甲、乙、丙、丁四種物質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種元素,它們之間具有如下轉化關系: 。下列有關物質的推斷不正確的是
A.若甲為焦炭,則丁可能是O2 B.若甲為SO2,則丁可能是氨水
C.若甲為Fe,則丁可能是鹽酸 D.若甲為NaOH,則丁可能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湖南省岳陽市高三教學質量檢測二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工業(yè)上常以軟錳礦、閃鋅礦(除主要成分為MnO2、ZnS外還含有少量的FeS、CuS、Al2O3等物質)為原料制取Zn和MnO2。
(1)已知將MnO2、ZnS浸在硫酸溶液中有少量黃色物質析出,寫出并配平該化學反應方程式: 。
(2)在酸浸的過程中還會發(fā)生以下反應:
a. 3MnO2 +2FeS +6H2SO4=3MnSO4 +Fe2(SO4)3+2S+ 6H2O
b. MnO2+CuS+4H2SO4=MnSO4+CuSO4+S+2H2O
c. Al2O3+3H2SO4=Al2(SO4)3+3H2O
將酸浸所得的酸性溶液按以下的工業(yè)流程進行操作處理得溶液(Ⅳ),電解溶液(Ⅳ)即得MnO2和Zn。
①操作①中加Zn粉后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Zn+2H+=Zn2++H2↑、
Zn+Cu2+=Zn2++Cu、 。
②操作②中加入適量X的作用是: 。
③操作③中所加碳酸鹽的化學式是: 。
(3)為了從上述流程中產生的Fe(OH)3 、Al(OH)3沉淀混合物中回收Al(OH)3,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如下兩種方案圖。
方案Ⅰ
方案Ⅱ
①方案Ⅰ中,AlCl3溶液和NaAlO2溶液反應生成Al(OH)3的離子方程式為:
。若總共得到n molAl(OH)3,則消耗的NaOH和HCl的理論量分別為: mol、 mol。
②從消耗酸堿的用量角度考慮,方案 (填“Ⅰ”或“Ⅱ”)所消耗的酸堿少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湖南省五市十校高一下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使1 mol 丙烯(結構簡式為CH3—CH=CH2)與氯氣發(fā)生完全加成反應,然后使該加成反應的產物與氯氣在光照條件下發(fā)生完全取代反應,則兩個過程中消耗氯氣總的物質的量是
A.8mol B.7mol C.6 mol D.5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湖南省五市十校高一下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等質量的兩份鋅粉a、b分別加入過量的稀硫酸,同時向a中加少量CuSO4溶液,下圖中產生H2的體積V(L)與時間t(min)的關系,其中正確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湖南省五市十校高一下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中含有共價鍵的離子化合物是
A.Ba(OH)2 B.CaCl2 C.H2OD.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湖南師大附中第二學期期中考試高二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2分)有機物A(C10H20O2)有蘭花香味,可用作香皂、洗發(fā)香波的芳香賦予劑。已知:
①B分子中沒有支鏈;②D能與碳酸氫鈉溶液反應放出二氧化碳;③D、E互為具有相同官能團的同分異構體,E分子烴基上的氫若被Cl取代,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種; ④F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1)請寫出A、D、F的結構簡式 A: ;D: 。籉: 。
(2)B可以發(fā)生的反應有 (填序號)。
①取代反應、谙シ磻、奂泳鄯磻、苎趸磻
(3)D、F分子所含的官能團的名稱依次是 、 。
(4)寫出與D、E具有相同官能團的同分異構體的可能結構簡式(任寫一種):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湖南師大附中第二學期期中考試高二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組物質中,所含元素的質量分數相同,但它們既不屬于同分異構體,也不屬于同系物的是
A.乙烯 丙烯 B.異戊二烯 3?甲基?1?丁炔 C.甲烷 乙烯 D.苯 苯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湖北省黃石市秋季高二化學期中統(tǒng)考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熱化學方程式中,ΔH能正確表示物質的燃燒熱的是( )
A.CO(g)+1/2O2(g)====CO2(g) ΔH=-283.0 kJ·mol-1
B.C(s)+1/2O2(g)====CO(g) ΔH=-110.5 kJ·mol-1
C.H2(g)+1/2O2(g)====H2O(g) ΔH=-241.8 kJ·mol-1
D.2C8H18(l)+25O2(g)====16CO2(g)+18 H2O(l) ΔH=-11036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