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某學生配制了100mL 1mol/L的硫酸溶液,在配制過程中,下列操作可能導致溶液濃度偏低的是( 。
①定容時仰視刻度線
②將濃硫酸在燒杯中稀釋,轉移到容積為100mL的容量瓶中后,沒有洗滌燒杯
③在轉移過程中用玻璃棒引流,因操作不慎有少量溶液流到了容量瓶外面
④最后定容時,加水超過了刻度,馬上用膠頭滴管吸去多余的水,使溶液凹液面剛好與刻度線相切.
A.②③④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分析 根據(jù)c=$\frac{n}{V}$并結合溶質的物質的量n和溶液的體積V的變化來進行誤差分析,凡是不當操作使n偏小或者使V偏大的操作都會使溶液濃度偏低,凡是不當操作使n偏大或者使V偏小的操作都會使溶液濃度偏高,據(jù)此解答.

解答 解:①定容時仰視刻度線,導致溶液體積偏大,溶液濃度偏低,故選;
②將濃硫酸在燒杯中稀釋,轉移到容積為100mL的容量瓶中后,沒有洗滌燒杯,導致部分溶質損耗,溶質的物質的量偏小,溶液濃度偏低,故選;
③在轉移過程中用玻璃棒引流,因操作不慎有少量溶液流到了容量瓶外面,導致部分溶質損耗,溶質的物質的量偏小,溶液濃度偏低,故選;
④最后定容時,加水超過了刻度,馬上用膠頭滴管吸去多余的水,使溶液凹液面剛好與刻度線相切,導致溶質部分溶質損耗,溶質的物質的量偏小,溶液濃度偏低,故選;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過程中的計算和誤差分析,準確判斷不當操作對溶質的物質的量和溶液體積的影響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9.氧化還原反應在工農業(yè)生產(chǎn)和日常生活中有廣泛運用
(1)罐頭廠在裝食物罐頭時,通常要添加一些對人體無害的防腐劑,防止食物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而變質.此類食物防腐劑應具有還原性. (填“氧化性”或“還原性”);
(2)鐵是生物體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鐵在人體中是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的,而   Fe2+更容易被吸收.服用維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轉化為Fe2+.在這個過程中維生素C所起的作用是還原作用.(填“氧化作用”或“還原作用”);
(3)缺鐵性貧血患者應補充Fe2+,通常以硫酸亞鐵的形式,而硫酸鐵則無這種藥效.當用硫酸亞鐵制成藥片時外表包有一層特殊的糖衣,這寫層糖衣的作用是防止Fe2+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
(4)Fe3+在工業(yè)上有重要用途.例如印刷電路板是由高分子材料和銅箔復合而成,可用FeCl3溶液作“腐蝕劑”刻制印刷電路,生成CuCl2和FeCl2,某校學習探究小組對“腐蝕液”腐蝕后的廢液進行處理,以回收銅和再生氯化鐵.
(1)小組內部分同學提出FeCl3溶液是否都轉化為FeCl2了,須要進行檢驗,其方法是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入硫氰酸鉀溶液若溶液變紅色證明含鐵離子,氯化鐵未全部轉化,若滴入后無紅色出現(xiàn),說明FeCl3溶液都轉化為FeCl2
(2)回收銅和再生氯化鐵的設計方案如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化學反應中有電子得失的是( 。
A.S+O2$\frac{\underline{\;點燃\;}}{\;}$SO2B.N2+3H2$?_{催化劑}^{高溫、高壓}$2NH3
C.Mg+Cl2$\frac{\underline{\;點燃\;}}{\;}$MgCl2D.NaHCO3+HCl=NaCl+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近年來,由于石油價格不斷上漲,以煤為原料制備一些化工產(chǎn)品的前景又被看好.如圖是以烴A為原料生產(chǎn)人造羊毛的合成路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合成人造羊毛的反應屬于縮聚反應B.A生成C的反應屬于加成反應
C.A生成D的反應屬于取代反應D.烴A的結構簡式為CH2═C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分子的立體結構模型正確的是(  )
A.CO2的立體結構模型B.PH3的立體結構模型  
C.H2S的立體結構模型 D.CH4的立體結構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5.實驗室需要配制0.50mol/L NaCl溶液480mL.
按下列操作步驟填上適當?shù)奈淖,以使整個操作完整.
(1)選擇儀器.完成本實驗所必需的儀器有:托盤天平(精確到0.1g)、藥匙、燒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以及等質量的兩片濾紙.
(2)計算.配制該溶液需取NaCl晶體14.6g.
(3)稱量.
①天平調平之后,應將天平的游碼調至某個位置,請在圖中用一根豎線標出游碼左邊緣所處的位置:
②稱量過程中NaCl晶體應放于天平的左盤(填“左盤”或“右盤”).
③稱量完畢,將藥品倒入燒杯中.
(4)溶解、冷卻,該步實驗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目的是攪拌,加速NaCl溶解
(5)轉移、洗滌.在轉移時應使用玻璃棒引流,需要洗滌燒杯2~3次是為了保證溶質全部轉移入容量瓶中.
(6)定容,搖勻.   
(7)將配好的溶液靜置一段時間后,倒入指定的試劑瓶,并貼好標簽,注明配制的時間、溶液名稱及濃度.
(8)在配制過程中,某學生觀察定容時仰視,所配溶液的濃度會偏低(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A~J是中學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其相互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反應條件均已略去.A、B常溫下均為無色液體,且均由兩種相同的元素組成;C、F、G均為非金屬單質,常溫下C、F為無色氣體,G為黃綠色氣體;D是應用最廣泛的金屬;J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顯紅色.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化學式是H2O2,G的化學式是Cl2
(2)B+D→E+F的化學方程式是3Fe+4H2O$\frac{\underline{\;\;△\;\;}}{\;}$Fe3O4+4H2
(3)J+D→I的離子方程式是Fe+2Fe3+=3Fe2+
(4)單質X是一種不溶于水的黃色固體,經(jīng)過如下圖所示的轉化關系生成Y,反應條件均已略去.

①將L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現(xiàn)象是溶液變紅色.
②常溫下,向Y的濃溶液中加入金屬D,觀察到溶液中無明顯現(xiàn)象,原因是常溫下濃硫酸使鐵鈍化;加熱后,觀察到金屬D與Y的濃溶液發(fā)生反應并有氣體生成,且充分反應后發(fā)現(xiàn)金屬D有剩余.則整個反應過程中生成的氣體是SO2和H2,反應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質是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下列離子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
A.鐵粉投入FeCl3溶液中         Fe+2Fe3+=2Fe2+
B.碳酸鈣與鹽酸反應            CO32-+2H+=H2O+CO2
C.氫氧化鈉溶液與稀硫酸反應    H++OH-=H2O
D.鐵與鹽酸反應                2Fe+6H+=2Fe3++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納米TiO2作為一種光催化劑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現(xiàn)正廣泛開發(fā)運用.
(1)制取納米TiO2的方法很多,氫氧火焰水解法是將TiCl4氣體導入氫氧火焰中(700~1000℃)進行水解,其化學反應式為:TiCl4+2H2O$\frac{\underline{\;高溫\;}}{\;}$TiO2+4HCl.
(2)納米二氧化鈦可光解揮發(fā)性有機污染物(VOCs),若無水蒸氣存在,三氯乙烯降解反應為:C2HCl3+2O2→2CO2+HCl+Cl2,若有足夠量的降解后的尾氣,實驗室檢驗產(chǎn)物中有氯氣的簡單方法是:用濕潤的KI-淀粉試紙檢驗;通過質譜儀發(fā)現(xiàn)還有多種副反物,其中之一為:,則該有機物核磁共振氫譜有3 個峰.
(3)利用半導材料TiO2與染料、鉑電極及I3-和I-的混合物作電解質(I2+I-?I3-),可構成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s)工作原理如圖1,該電池工作時,正極的電極反應為:I3-+2e-=3I-

(4)在不同的載體(鈦片、鋁片、陶瓷)表面制備二氧化鈦薄膜,來考察不同載體TiO2薄膜光催化使甲基橙脫色,每次光照20min取一次樣,實驗結果如圖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d.
(a)不同載體,無論何種溫度一定是鈦片最好
(b)約在520℃時,鈦片載體的光催化活性最好
(c)無論何種載體,催化活性總是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
(d)不同負載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