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0%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9.有機物G(    )是一種醫(yī)藥中間體,常用來制備抗凝血藥,可通過如圖路線合成:

(1)A與銀氨溶液反應有銀鏡生成,則A的結構簡式是CH3CHO,D中官能團名稱為羥基、羧基B→C的反應類型是取代反應.
(2)下列關于G的說法不正確的是C(填字母).
A.能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應       b.能與金屬鈉反應
C.1molG最多能和5mol氫氣反應    d.分子式是C9H6O3
(3)寫出滿足下列條件的E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①苯環(huán)上的一氯取代產物只有一種;
②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③能與FeCl3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
(4)寫出F和過量NaOH溶液共熱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5)請利用上述框圖中的反應設計合理的方案,以苯酚和乙醇為原料合成乙酸苯酯 (用合成路線流程圖表示,并注明反應條件).
提示:①合成過程中無機試劑任選;②合成路線流程圖示例如下:
CH3CH2OH→_{170℃}^{濃硫酸} H2C=CH2 \stackrel{Br_{2}}{→}BrH2C-CH2Br.

分析 A與銀氨溶液反應有銀鏡生成,則A中存在醛基,由流程可知,A與氧氣反應可以生成乙酸,則A為CH3CHO,由B和C的結構簡式可以看出,乙酸分子中的羥基被氯原子取代,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C.D與甲醇在濃硫酸條件下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E,E的結構為,由F的結構簡式可知,C和E在催化劑條件下脫去一個HCl分子得到F,結合對應物質的性質以及題目要求解答該題.

解答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為CH3CHO,D含有羥基、羧基兩種官能團,B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C,故答案為:CH3CHO;羥基、羧基;取代反應;
(2)A.G含有碳碳雙鍵,可發(fā)生加成反應,能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應,故A錯誤;
B.G含有羥基,能與金屬鈉反應,故B正確;
C.G含有苯環(huán)和碳碳雙鍵,則1molG最多能和4mol氫氣反應,故C錯誤;
D.由結構簡式可知分子式是C9H6O3,故D正確.
故答案為:C;
(3)E的同分異構體中,①苯環(huán)上的一氯取代產物只有一種,說明只有一種H,結構對稱,②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則含有醛基,③能與FeCl3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說明含有酚羥基,可為,故答案為:;
(4)F和過量NaOH溶液共熱時,發(fā)生水解反應,水解得到酚羥基、羧基與氫氧化鈉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故答案為:
(5)以苯酚和乙醇為原料合成乙酸苯酯合成路線流程圖:
故答案為:

點評 本題考查有機物的推斷與合成,為高頻考點,側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題目難度不大,本題注意把握有機物官能團的性質和轉化,結合反應條件判斷可能發(fā)生的反應,特別是有機物官能團的性質,為解答該類題目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硫酸鍶(SrSO4)可用于煙火和陶瓷工業(yè),該物質是礦物天青石的主要成分,可有Na2SO4溶液加入鍶鹽溶液沉淀而得.如圖是硫酸鍶的溶解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象中a、c兩點的溶度積:Ksp(a)<Ksp(c)
B.363K時的溶度積Ksp(SrSO4)=1.0×10-3.20
C.SrSO4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D.313K時,b點為飽和溶液,d點為不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己知lmol 鏈烴CxHy可以發(fā)生如下系列轉化:CxHy→_{催化劑}^{2HCl}Q→_{光照}^{nCl_{2}}CxCl12(無機試劑是足量的)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Q的同分異構體數(shù)目少于CxH12
B.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可以區(qū)分CxHy和Q
C.上述轉化過程中依次發(fā)生了加成反應和取代反應
D.x=5、n=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7.為了測定某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分別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1)甲同學取ag混合物充分加熱后,冷卻至室溫,稱量剩余固體質量為bg.則該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frac{84b-53a}{31a}×100%.
(2)乙同學取cg混合物與足量稀鹽酸充分反應,加熱蒸干、灼燒,得dg固體.則該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frac{84d-58.5c}{3627c}×106×100%.
(3)丙同學取eg混合物與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應,過濾、洗滌、烘干,得fg固體.則該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frac{197e-84f}{4334e}×106×100%.
(4)丁同學取mg混合物與足量稀硫酸充分反應,逸出氣體用堿石灰吸收,增重ng,老師認為丁同學的實驗不能計算出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原因是ng是CO2氣體和部分水蒸氣的質量,無法確定CO2氣體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假設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都是50mL,密度都是1g/cm3,物質的量濃度都為0.50mol/L,又知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熱容c=4.18J/(g•℃).為了計算中和熱,實驗時還需測量的數(shù)據(jù)有 ( �。�
A.反應前鹽酸的溫度B.反應前鹽酸的質量
C.反應前氫氧化鈉溶液的溫度D.反應前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
E.反應后混合溶液的最高溫度F.反應后混合溶液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某工廠對制革工業(yè)污泥中 Cr 元素的回收與再利用工藝如圖(硫酸浸取液中的金屬離子主要是 Cr3+,其次是 Fe2+、Fe3+、A13+、Cu2+、Mg2+

常溫下部分陽離子以氫氧化物沉淀形式存在時溶液的 pH 見表:
陽離子Fe3+Fe2+Mg2+Al3+Cu2+Cr3+
開始沉淀時的 pH1.97.09.33.74.7
沉淀完全時的 pH3.29.011.15.26.79(>9溶解)
(1)Cr(OH) (H2O)5SO4中,Cr元素的化合價為+3.
(2)加人H2O2目的是:①氧化Cr3+離子. ②氧化Fe2+離子,其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2++H2O2+2H+=2Fe3++2H2O.
(3)針鐵礦( Coethite)是以德國詩人歌德( Coethe)名字命名的,組成元素是 Fe、H、O,化學式量為89,其化學式是FeO(OH);用化學反應原理解釋生成針鐵礦的過程在濾液中存在Fe3++2H2O?FeO(OH)+3H+的平衡,調pH時消耗H+,使上述平衡向右移動,不斷生成FeO(OH).
(4)調 pH=8是為了將Al3+、Cu2+離子(從 Fe3+、Al3+、Cu2+、Mg2+中選擇)以氫氧化物沉淀的形式除去.鈉離子交換樹脂的原理為:Mn++nNaR═MRn+nNa+,被交換的雜質離子是Mg2+
(5)Na2Cr2O7溶液中通入SO2生成Cr(OH)(H2O)5SO4 的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菱鐵礦的主要成分是FeCO3,還含有SiO2、少量CaCO3和 Al2O3.圖是利用該菱鐵礦制備磁性Fe3O4膠體粒子的簡要工藝流程:

(1)菱鐵礦石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固體表面積,提升“堿浸”時的化學反應速率;堿浸可否用較便宜的Ca(OH)2替代NaOH?說明理由:不能,Ca(OH)2溶解度較小不能順利溶解鐵礦中的Al2O3
(2)“不溶物”加稀鹽酸可否改用不易揮發(fā)的稀硫酸?說明理由不可,CaSO4微溶很難除凈固體中的CaCO3;“不溶物”加稀鹽酸后“部分氧化”之前還有項操作,化學實驗名稱為過濾.
(3)“部分氧化”離子方程式為ClO3-+6H++6Fe2+=Cl-+6Fe3++3H2O.
(4)如何實驗驗證“部分氧化”的濾液中存在Fe2+?往試樣中滴加高錳酸鉀酸性溶液,高錳酸鉀紫紅色褪去,說明濾液中尚存Fe2+
(5)Fe3O4膠粒的直徑的范圍是1~100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4.某氯化鐵樣品含有少量FeCl2雜質.現(xiàn)要測定其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實驗按以下步驟進行:

請根據(jù)上面流程,回答以下問題:
(1)操作I所用到的玻璃儀器除燒杯、玻璃棒、量筒、膠頭滴管外,還必須有250mL容量瓶 (填自選儀器名稱),操作II必須用到的儀器是D(填編號).
A.50mL燒杯  B.50mL量筒  C.25mL堿式滴定管  D.25mL酸式滴定管
(2)洗滌是洗去附著在沉淀上的NH4+、Cl-、OH-.(寫離子符號)
(3)檢驗沉淀是否已經洗滌干凈的操作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洗出液,滴加AgNO3溶液,若無沉淀生成,則證明洗滌干凈;
(4)若蒸發(fā)皿質量是W1g,蒸發(fā)皿與加熱后固體總質量是W2g,則樣品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是\frac{1120({W}_{2}-{W}_{1})}{160a}×100%.
(5)有同學認為:上述流程中若不加入氯水,其它步驟不變,仍可達到目的.他的理由是4Fe(OH)2+2H2O+O2=4Fe(OH)3.(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所示,甲、乙之間的隔板K和活塞F都可左右移動,甲中充入2molA和1molB,乙中充入2molC和1molHe,此時K停在0處.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可逆反應:2A(g)+B(g)?2C(g); 反應達到平衡后,再恢復至原溫度.回答下列問題:
①達到平衡時,隔板K最終停留在0刻度左側a處,則a的取值范圍是0<a<2.
②若達到平衡時,隔板K最終停留在左側刻度1處,此時甲容積為2L,反應化學平衡常數(shù)為4.
③若達到平衡時,隔板K最終停留在左側刻度靠近0處,則乙中可移動活塞F最終停留在右側的刻度不大于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