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等物質(zhì)的量的鐵和銅的混臺物24 g與600 mL稀硝酸恰好完全反應,生成NO6.72 L(標準狀況).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lmo1·L1NaOH溶液使金屬離于恰好沉淀,過濾。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混合物溶解后的溶液中c(Fe3+):c(Fe2+)=1: l

B.需加入NaOH溶液1000mL

C.稀硝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2 mol·L1

D.最后所得沉淀在空氣中充分加熱可得固體32 g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由海水制備無水氯化鎂,主要有以下步驟:①在一定條件下脫水干燥;②加熟石灰;③加鹽酸;④過濾;⑤濃縮結(jié)晶。其先后順序正確的是

A.②④③⑤①     B.③②④①⑤       C.③④②⑤①      D. ②④⑤③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500 mL KNO3和Cu(N03)2的混合溶液中c(NO3)=6.0 mol·L-1,用石墨作電極電解此溶液,當通電一段時間后,兩極均收集到22.4 L氣體(標準狀況),假定電解后溶液體積仍為500 m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原混合溶液中c(K)為1 mol·L-1     

B.上述電解過程中共轉(zhuǎn)移4 mol電子

C.電解得到的Cu的物質(zhì)的量為0.5 mol     

D.電解后溶液中c(H)為2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丁烷的沸點高于而醇

      B.與苯酚是同系物

       C.淀粉、纖維素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

       D.葡萄糖、果糖均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有機物的結(jié)構(gòu)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1 mol該物質(zhì)與足量濃溴水反應,最多消耗2 molBr2

      B.1mol該物質(zhì)最多能與2mol NaOH反應

      C.l mol該物質(zhì)最多能與3 mol H2加成

      D.該物質(zhì)的核磁共振氫譜共有6個吸收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只有化合物中才存在的化學鍵是

A.共價鍵     B.非極性鍵     C.極性鍵      D.離子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屬于取代反應的是

A.乙烯通入溴水中            B.光照甲烷與氯氣的混合氣體

C.苯與溴水混合后撒入鐵粉    D.在鎳做催化劑的條件下,苯與氫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反應屬于取代反應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制取少量溴乙烷的裝置如圖所示。根據(jù)題意完成下列填空:

(1) 圓底燒瓶中加入的反應物是溴化鈉、__________和1∶1的硫酸。配制體積比1∶1的硫酸所用的定量儀器為_________(選填編號)。

a.天平                      b.量筒           c.容量瓶                 d.滴定管

(2) 寫出加熱時燒瓶中發(fā)生的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將生成物導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A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試管A中的物質(zhì)分為三層(如圖所示),產(chǎn)物在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層。

(4) 試管A中除了產(chǎn)物和水之外,還可能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化學式)。

(5) 用濃的硫酸進行實驗,若試管A中獲得的有機物呈棕黃色,除去其中雜質(zhì)的正確方法是___________(選填編號)。

a.蒸餾                      b.用氫氧化鈉溶液洗滌

c.用四氯化碳萃取        d.用亞硫酸鈉溶液洗滌

若試管B中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使之褪色的物質(zhì)的名稱是________。

(6)實驗員老師建議把上述裝置中的儀器連接部分都改成標準玻璃接口,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