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IA族元素的金屬性一定比ⅡA族元素的金屬性強
B、ⅥA族中氫化物最穩(wěn)定的元素,其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也最強
C、某一元素可能既顯金屬性,又顯非金屬性
D、短周期中,同周期元素所形成的簡單離子的半徑,從左到右逐漸減小
考點:元素周期表的結構及其應用,元素周期律的作用
專題: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專題
分析:A.Ca的金屬性比Na強;
B.ⅥA族中氫化物最穩(wěn)定的元素,非金屬性最強,為O元素;
C.位于金屬與非金屬交界處的元素既有金屬性,也有非金屬性;
D.短周期中,同周期元素所形成的簡單離子,電子層越少,半徑越小,具有相同電子排布的離子原子序數大的半徑小.
解答: 解:A.Ca的金屬性比Na強,則IA族元素的金屬性不一定比ⅡA族元素的金屬性強,但同周期IA族元素的金屬性一定比ⅡA族元素的金屬性強,故A錯誤;
B.ⅥA族中氫化物最穩(wěn)定的元素,非金屬性最強,為O元素,沒有正價,不存在最高價含氧酸,故B錯誤;
C.位于金屬與非金屬交界處的元素既有金屬性,也有非金屬性,如Si,為良好的半導體材料,故C正確;
D.短周期中,同周期元素所形成的簡單離子,電子層越少,半徑越小,具有相同電子排布的離子原子序數大的半徑小,如第三周期中硫離子半徑大于氯離子,鋁離子半徑最小,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結構及應用,為高頻考點,把握元素的位置、性質、元素周期律為解答的關鍵,注意把握周期表的結構及元素性質的比較,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按要求完成下列問題
(1)某高分子有機物 由一種單體縮聚而成的,該單體的結構簡式為
 

(2)以系統命名法命名CH3CH(C2H5)CH(C2H5)CH(CH32
 

(3)寫出工業(yè)上通過苯和乙烯在催化劑、加熱條件下制備乙苯的化學方程式:
 

(4)寫出乙醛與銀氨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國目前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其中煤占了很大比重,將煤氣化后再燃燒會提高煤的利用率.
(1)已知:C(s)+O2(g)═CO2(g)△H=-437.3kJ?mol-1
H2(g)+
1
2
O2═H2O(g)△H=-285.8kJ?mol-1
CO(g)+
1
2
O2(g)═CO2(g)△H=-280.3kJ?mol-1
煤的氣化主要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C(s)+H2O(g)═CO(g)+H2(g)△H=
 
 kJ?mol-1
(2)煤的氣化反應為可逆反應,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是K=
 

(3)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K與溫度T的關系如下表所示:
T/K673773
KK1K2
K1
 
 K2 (填“>“、“<“或“=“).
(4)若反應C(s)+H2O(g)?CO(g)+H2(g),在一恒溫、容積不變的容器中進行,則下述說法中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平衡狀態(tài)的是
 

a.氣體的壓強不變   b.v(H2O)=v(CO)     c.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d.有n個H-O鍵斷裂的同時有n個H-H鍵斷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W、X、Y、Z是四種常見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變化如圖所示.已知W的一種核素的質量數為18,中子數為10;X和Ne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相差1;Y的單質是一種常見的半導體材料;Z的電負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
(1)X元素的價電子排布圖為
 
;W的基態(tài)原子核外有
 
個未成對電子.
(2)X的單質和Y的單質相比,熔點較高的是
 
.(寫化學式);Z的氣態(tài)氫化物和溴化氫相比,較穩(wěn)定的是
 
(寫化學式).
(3)Y與Z形成的化合物和水反應,生成一種弱酸和一種強酸,該化學方程式是
 

(4)在25℃、101kPa下,已知Y的氣態(tài)氫化物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后恢復至原狀態(tài),平均每轉移1mol 電子放熱190.0kJ,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各組混合物,不管它們以任何比例混合,只要總質量固定,完全燃燒后所得的CO2的量為常量,則該組有機物為( �。�
A、甲醛和乙酸
B、丁烯和丁烷
C、甲醇和乙醇
D、乙醇和乙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事實與膠體性質無關的是( �。�
A、明礬可用來凈水
B、一束平行光線照射蛋白質溶液時,從一側可以看到光亮的通路
C、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出現紅褐色沉淀
D、Al(OH)3或Fe(OH)3膠體可以吸附水中的懸浮顆粒而沉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NaCl溶液滴在一塊光亮清潔的鐵板表面上,一段時間后發(fā)現液滴覆蓋的圓圈中心區(qū)(a)已被腐蝕而變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鐵銹環(huán)(b),如圖所示.導致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氣含量比邊緣處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液滴中的Cl - 由a區(qū)向b區(qū)遷移
B、鐵腐蝕嚴重的區(qū)域,生銹也嚴重
C、液滴下的Fe因發(fā)生還原反應而被腐蝕,生成的Fe2+由a區(qū)向b區(qū)遷移,與b區(qū)的OH- 形成Fe(OH)2,進一步氧化、脫水形成鐵銹
D、液滴邊緣是正極區(qū),發(fā)生的電極反應為:O2+2H2O+4e-=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X、Y分別是直流電源的兩極,通電后發(fā)現a極板質量增加,b極板處有無色、無臭氣體放出.符合這一情況的是附表中的( �。�
a極板b極板X電極Z溶液
A石墨負極CuSO4溶液
B石墨石墨負極NaOH溶液
C石墨石墨正極AgNO3溶液
D石墨負極CuCl2溶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X、Y兩元素的質子數之和為21,X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比Y原子的核外電子數少5,則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X單質的固體是分子晶體
B、Y單質能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
C、Y單質能與酸反應,但不能與堿反應
D、X、Y構成一種陰離子與硝酸反應可轉化為Y的陽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