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實驗過程中曲線變化正確的是
A.①表示A. ①表示Na2CO3溶液中滴入稀鹽酸
B.②表示溴水中滴入Na2SO3溶液
C.③表示AgNO3溶液中滴入氨水
D.④表示一定條件下2SO2+O22SO3達平衡后,升高溫度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學年甘肅省張掖市高三第三次診斷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火力發(fā)電廠釋放出大量氮氧化物(NOx)、SO2和CO2等氣體會造成環(huán)境問題。對燃煤廢氣進行脫硝、脫硫和脫碳等處理,可實現(xiàn)綠色環(huán)保、節(jié)能減排、廢物利用等目的。
(1)脫硝。利用甲烷催化還原NOx:
CH4(g)+ 4NO2(g)=4NO(g)+ CO2(g)+ 2H2O(g) △H1=-574 kJ·mol-1 ①
CH4(g)+ 4NO(g)=2N2(g)+ CO2(g)+ 2H2O(g) △H2=-1160 kJ·mol-1 ②
甲烷直接將NO2還原為N2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2)脫碳。將CO2轉(zhuǎn)化為甲醇:CO2(g)+3H2(g) CH3OH(g)+H2O(g) △H3
①在一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進行上述反應。測得CO2和CH3OH(g)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1所示;卮穑0~10 min內(nèi),氫氣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mol/(L·min);第10 min后,保持溫度不變,向該密閉容器中再充入1 mol CO2(g)和1 mol H2O(g),則平衡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動。
②如圖2,25℃時以甲醇燃料電池(電解質(zhì)溶液為稀硫酸)為電源來電解300mL 某NaCl溶液,正極反應式為 。在電解一段時間后,NaCl溶液的pH值變?yōu)?3(假設NaCl溶液的體積不變),則理論上消耗甲醇的物質(zhì)的量為 mol。
③取五份等體積的CO2和H2的混合氣體(物質(zhì)的量之比均為1∶3),分別加入溫度不同、容積相同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上述反應,反應相同時間后,測得甲醇的體積分數(shù)φ(CH3OH)與反應溫度T的關系曲線如圖3所示,則上述CO2轉(zhuǎn)化為甲醇的反應的△H3 0(填“>”、“<”或“=”)。
(3)脫硫。燃煤廢氣經(jīng)脫硝、脫碳后,與一定量氨氣、空氣反應,生成硫酸銨。硫酸銨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室溫時,向(NH4)2SO4,溶液中滴人NaOH溶液至溶液呈中性,則所得溶液中微粒濃度大小關系c(Na+) c(NH3·H2O)。(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學年湖北省天門市畢業(yè)生四月調(diào)研測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分析下表中各項的排布規(guī)律,有機物X是按此規(guī)律排布的第19項,下列有關X的組成、性質(zhì)的說法中肯定錯誤的是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CH4 | CH2O | CH2O2 | CH4O | C2H6 | C2H4O | C2H4O2 | C2H6O |
①是戊酸;②是戊醇;③是丁酸甲酯;④在稀硫酸中易變質(zhì);⑤一定能與鈉反應
A.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學年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有機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2013年11月山東現(xiàn)“奪命快遞”——化學品泄漏致1死7中毒。該化學品為氟乙酸甲酯,它是一種無色透明液體,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它屬于酯類,也屬于鹵代烴
B.按系統(tǒng)命名法,的名稱為2,7,7-三甲基-3-乙基辛烷
C.甲基環(huán)己烷環(huán)上一氯代物的同分異構(gòu)體共有3種
D.某種醇在適當條件下與足量的乙酸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的酯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a與原來醇的相對分子量b的關系是a=b+84,則該醇分子中具有兩個醇羥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學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三4月第二次模擬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研究表明豐富的CO2完全可以作為新碳源,解決當前應用最廣泛的碳源(石油和天然氣)到本世紀中葉將枯竭的危機,同時又可緩解由CO2累積所產(chǎn)生的溫室效應,實現(xiàn)CO2的良性循環(huán)。
(1)目前工業(yè)上有一種方法是用CO2和H2在230℃催化劑條件下轉(zhuǎn)化生成甲醇蒸汽和水蒸氣。下圖表示恒壓容器中0.5 mol CO2和1.5 mol H2轉(zhuǎn)化率達80%時的能量變化示意圖。
①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
②能判斷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是 。
a.容器中壓強不變 b.H2的體積分數(shù)不變
c.c(H2)=3c(CH3OH) d.容器中密度不變
e.2個C=O斷裂的同時有6個H-H斷裂。
(2)人工光合作用能夠借助太陽能,用CO2和H2O制備化學原料.下圖是通過人工光合作用制備HCOOH原理的示意圖。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
①該過程是將 轉(zhuǎn)化為 。(以上兩空選填“電能”“太陽能”“化學能”)
②催化劑b表面的電極反應方程式為 。
(3)某國科研人員提出了使用氫氣和汽油(汽油化學式用C8H18表示)混合燃料的方案,以解決汽車CO2的排放問題。該方案主要利用儲氫材料CaH2產(chǎn)生H2和用汽油箱貯存汽油供發(fā)動機使用,儲氫系統(tǒng)又捕集汽油燃燒產(chǎn)生的CO2,該系統(tǒng)反應如下圖所示:
解決如下問題:
①寫出CaH2的電子式 。
②反應1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 。
③如該系統(tǒng)反應均進行完全,試寫出該系統(tǒng)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卷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5分)2012年4月15日,央視曝光河北一藥用膠囊廠用皮革廢料所生產(chǎn)明膠作原料。這些企業(yè)用生石灰處理皮革廢料進行脫色漂白和清洗,隨后熬制成工業(yè)明膠,賣給浙江新昌縣藥用膠囊生產(chǎn)企業(yè),最終流向藥品企業(yè),進入消費者腹中。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9家藥廠的13個批次藥品所用膠囊重金屬鉻含量超標。重鉻酸鈉俗稱紅礬鈉(Na2Cr2O7·2H2O)是重要的化工產(chǎn)品和強氧化劑。工業(yè)制備的流程如下:
(1)化學上可將某些鹽寫成氧化物的形式,如Na2SiO3可寫成Na2O·SiO2,則Fe(CrO2)2可寫成 。
(2)煅燒鉻鐵礦時,礦石中難溶的Fe(CrO2)2生成可溶于水的Na2CrO4,反應化學方程式如下:4Fe(CrO2)2+8Na2CO3+7O2 = 2Fe2O3+8Na2CrO4+8CO2為了加快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寫一種即可)
(3)已知CrO42-在不同的酸性溶液中有不同的反應,如:2CrO42-+2H+= Cr2O72-+H2O ;
3CrO42-+4H+= Cr3O102-+2H2O ① 往混合溶液甲中加入硫酸必須適量的原因是 。
② 混合溶液乙中溶質(zhì)的化學式是 。
(4)在含Cr2O72-廢水中存在著平衡:Cr2O72-+H2O 2CrO42-+2H+,請寫出該平衡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 ,若繼續(xù)加水稀釋,平衡將 移動(填“正向”、“逆向”“不”)。
(5)請配平堿性溶液還原法中發(fā)生的離子反應:□Cr2O72-+□S2-+□H2O - □Cr(OH)3+□S2O3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卷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5℃時,用濃度為0.1000 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濃度均為0.1000 mol/L的三種酸HX、HY、HZ,滴定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相同溫度下,同濃度的三種酸溶液的導電能力順序: HZ<HY< HX
B.在HZ中加入NaOH至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中各離子濃度大小順序: c(Na+)>c(Z-)>c(OH—)>c(H+)
C.將上述HX、HY溶液等體積混合后,用NaOH溶液滴定至HX恰好完全反應時:c(X—)+c(Y—)+c(OH—)= c(Na+)+c(H+)
D.將HX和HZ溶液混合后,用NaOH溶液滴定至HX恰好完全反應時:c(Na+)= c(X—)+ c(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蘇省高三百校聯(lián)合調(diào)研測試(一)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已知X、Y、Z、W、K五種元素均位于周期表的前四周期,且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元素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Y的基態(tài)原子中電子占據(jù)了三種能量不同的原子軌道,且這三種軌道中的電子數(shù)相同;W位于第2周期,其原子的核外成對電子數(shù)是未成對電子數(shù)的3倍;K位于ds區(qū)且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X的相同。
請回答下列問題:(答題時,X、Y、Z、W、K用所對應的元素符號表示)
(1)Y、Z、W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
(2)K的電子排布式是 。
(3)Y、Z元素的某些氫化物的分子中均含有18個電子,則Y的這種氫化物的化學式是 ;Y、Z的這些氫化物的沸點相差較大的主要原因是
(4)若X、Y、W形成的某化合物(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46)呈酸性,則該化合物分子中Y原子軌道的雜化類型是 。1 mol該分子中含有 σ鍵的數(shù)目是 。
(5)Z、K兩元素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晶胞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則該化合物的化學式是 ,Z原子的配位數(sh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蘇省南京市、鹽城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4,7-二甲基香豆素(熔點:132.6℃)是一種重要的香料,廣泛分布于植物界中,由間甲苯酚為原料的合成反應如下:
實驗裝置圖如下:
主要實驗步驟:
步驟1.向三口燒瓶中加入60mL濃硫酸,并冷卻至0℃以下,攪拌下滴入間甲苯酚30mL(0.29mol)和乙酰乙酸乙酯26.4mL (0.21mol)的混合物。
步驟2.保持在10℃下,攪拌12h,反應完全后,將其倒入冰水混合物中,然后抽濾、水洗得粗品
步驟3.粗品用乙醇溶解并重結(jié)晶,得白色針狀晶體并烘干,稱得產(chǎn)品質(zhì)量為33.0g。
(1)圖中儀品名稱:a ,b 。
(2)濃H2SO4需要冷卻至0℃以下的原因是 。
(3)反應需要攪拌12h,其原因是 。
(4)確定最終產(chǎn)品是4,7-二甲基香豆素的實驗或方法是 。
(5)本次實驗產(chǎn)率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