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電離平衡:CH3COOHCH3COO-+H+,對于該平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加入少量NaOH固體,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B.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C.加入水稀釋,溶液中c(H+)一定增大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B

【解析】

試題分析:A.加入少量NaOH固體,中和氫離子使c(H+)減小,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故A錯誤。

B.電離是吸熱過程,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故B正確。C.加入水稀釋,溶液中c (H+)降低。故C錯誤。D.加入少量CH3COONa固體,由于同離子效應,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故D錯誤。

考點:理解外界條件(濃度、溫度等)對電離平衡的影響,認識并能用相關理論解釋其一般規(guī)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安徽省淮南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小組設計電解飽和食鹽水的裝置如圖,通電后兩極均有氣泡產生,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銅電極附近觀察到黃綠色氣體

B.石墨電極附近溶液呈紅色

C.溶液中的Na+向石墨電極移動

D.銅電極上發(fā)生還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陜西岐山縣高一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實驗室需用500mL 0.1mol L-1NaOH溶液,下列有關配制該溶液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應選用500mL的容量瓶

B.應稱取2.0 g NaOH固體

C.將稱量的NaOH固體置于燒杯中用適量水溶解

D.將溶解的NaOH溶液直接注入容量瓶中,再加入蒸餾水至刻度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河南省濮陽市高二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下列各裝置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用裝置①精煉銅,則a極為粗銅,電解質溶液為CuSO4溶液

B.裝置②的總反應是:Cu+2Fe3+=Cu2++2Fe2+

C.裝置③中鋼閘門應與外接電源的負極相連

D.裝置④中的鐵釘幾乎沒被腐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河南省濮陽市高二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于密閉容器中進行的反應CO(g) + H2O(g)CO2 (g) +H2 (g),達到平衡后,其他條件不變,增大CO的濃度,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正反應速率增大

B.逆反應速率減小

C.達到平衡時,逆反應速率比原平衡要大

D.化學平衡常數(shù)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河南省濮陽市高二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學生的實驗報告所列出的下列數(shù)據(jù)中合理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鹽酸

B.用托盤天平稱量25.20g NaCl

C.用廣泛pH試紙測得某溶液的pH為2.3

D.用25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時,用去某濃度的堿溶液21.7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省彌勒市高三市統(tǒng)測一模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4分)

(1)已知:① N2(g) + O2(g)=2NO(g) △H=+179.5 kJ/mol

②2NO(g) + O2(g)=2NO2(g) △H=-112.3 kJ/mol

③2NO(g) +2CO(g)=N2(g) +2CO2(g) △H=-759.8 kJ/mol

NO2(g)+CO(g)=NO(g) +CO2(g) △H= kJ/mol。

(2)將不同物質的量的H2O(g)和CO(g)分別通入體積為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

進行反應:H2­­­O(g)+C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組數(shù)據(jù):

實驗組

溫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達到平衡所需時間/min

H2O

CO

CO

H2

650

2

4

2.4

1.6

5

900

1

2

1.6

0.4

3

900

a

b

c

d

t

①實驗組①中以v(CO2)表示的反應速率為 ,此溫度下的平衡常數(shù)為 ,溫度升高時平衡常數(shù)會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②650℃時,若在此容器中開始充入2mol H2­­­O(g)、1mol CO、1 mol CO­2和 2 molH2,若要使反應在開始

時 進行。(填“正向”、“逆向”)

③若a=2,b=1,則c= ,達平衡時實驗組②中H2­­­O(g)和實驗組③中CO的轉化率的關系

為α2 (H2O) α3 (CO)(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遼寧省丹東五校協(xié)作體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16.9 g過氧化鋇(BaO2)固體中陰、陽離子總數(shù)約為0.2NA

B.常溫常壓下,28 g乙烯和環(huán)丁烷(C4H8)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的碳原子數(shù)為2NA

C.標準狀況下,0.1molCl2溶于水,轉移的電子數(shù)目小于0.1NA

D.某密閉容器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轉移電子的數(shù)目為0.6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蘇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調研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2分)繼侯德榜“聯(lián)合制堿法”后,上世紀50年代某些化工專家開始研究有機胺制堿法,目前這項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進展。其工藝流程如下:

已知:NR3+ HC=NR3 HCl,且NR3 HCl易溶于有機溶劑。

(1)有機胺制堿法反應生成小蘇打的化學方程式是: ;操作①稱為 ;

(2)過程③得到產品的化學方程式是: ;

(3)在過程④中,回收有機胺的化學方程式是: ;

(4)副產品的用途 ;

(5)本工藝流程中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