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子中,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最少有9個,最多有14個.

分析 由結構簡式可知,分子中含2個苯環(huán),苯環(huán)為平面結構,直接與苯環(huán)相連的原子與苯環(huán)在同一平面內,結合對稱性分析.

解答 解:甲基與苯環(huán)平面結構通過單鍵相連,甲基的C原子處于苯的H原子位置,所以處于苯環(huán)這個平面;
兩個苯環(huán)相連,與苯環(huán)相連的碳原子處于該苯環(huán)中的H原子位置,也處于另一個苯環(huán)這個平面,另一苯環(huán)所用的C原子都處于同一平面上,處于苯環(huán)對位上的碳原子以及碳原子所連的氫原子共線,所以至少有9個碳原子共面,至多有14個碳原子共面;
故答案為:9;14.

點評 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注意苯環(huán)對位上的碳原子以及碳原子所連的氫原子共線,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1mol C12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轉移電子數(shù)為NA
B.18g D2O含有的中子數(shù)為10NA
C.0.1mol/L的Na2CO3溶液含CO32-數(shù)目為0.1NA
D.已知白磷(P4)分子結構為正四面體,則1mol P4含共價鍵數(shù)為4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麥芽糖及其水解產(chǎn)物均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B.飽和硫酸銨和醋酸鉛溶液均能使雞蛋清溶液發(fā)生變性
C.油脂、二肽發(fā)生水解反應均可能得到含羧基的物質
D.天然橡膠和杜仲膠的單體是同種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T℃時,在甲、乙、丙三個容積均為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投入SO2(g)和O2(g),發(fā)生反應:2SO2(g)+O2(g)?2SO3(g),5min時甲達到平衡.其起始量及SO2的平衡轉化率如表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容器
起始量n(SO2)/mol0.40.80.8
n(O2)/mol0.240.240.48
SO2的平衡轉化率80%α1α2
A.0~5min內,甲中SO2的反應速率為0.032mol•L-1•min-1
B.T℃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400
C.平衡時,SO2的轉化率:α1<80%<α2
D.平衡時,丙中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與甲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25℃時,將1.0L w mol•L-1 CH3COOH溶液與0.1mol NaOH固體混合,充分反應后向混合液中通(加)入HCl氣體或NaOH固體,溶液pH隨加入HCl或NaOH的物質的量而變化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b、c 對應的混合液中,水的電離程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的是a>b>c
B.c點混合液中c(Na+)>c(CH3COO-
C.a、b、c三點都有c(CH3COO-)+c(OH-)=c(Na+)+c(H+
D.若忽略體積變化,則25℃時CH3COOH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 K=$\frac{0.2}{w-0.2}$×10-7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化學科學、技術、社會、環(huán)境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利用藍綠藻等低等生物和微生物在陽光作用下使水分解產(chǎn)生氫氣,該方法符合綠色化學原則
B.12C、13C和14C互為同位素,它們的放射性可用于考古斷代,可測定生物體死亡的年代
C.食品脫氧劑(含鐵粉、氯化鈉、炭粉等)的脫氧原理與鋼鐵的吸氧腐蝕相同
D.利用生物方法脫除生活污水中的氮和磷,防止水體富營養(yǎng)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重慶市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

A

除去CO中少量的CO2

通過足量灼熱CuO

B

除去CuCO3溶液中的少量 CuO

加入足量稀H2SO4后,過濾

C

鑒別澄清石灰水和NaOH溶液

加入稀HCl

D

鑒別硬水和軟水

加入肥皂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浙江省高一上第一次質檢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元素的一種同位素X 的質量數(shù)為A,含N個中子,它與1H 原子組成HmX分子,在ag HmX 中所含質子的物質的量是

A. (A-N+m)mol B. (A-N)mol

C. ( A-N)mol D. (A-N+m)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1)反應Fe(s)+CO2(g)?FeO(s)+CO(g)△H1,平衡常數(shù)為K1;
反應Fe(s)+H2O(g)?FeO(s)+H2(g)△H2,平衡常數(shù)為K2;
在不同溫度時K1、K2的值如表:
700℃900℃
K11.472.15
K22.381.67
①反應CO2(g)+H2(g)?CO(g)+H2O(g)△H,平衡常數(shù)為K,則△H==△H1-△H2(用△H1和△H2表示),K=$\frac{{K}_{1}}{{K}_{2}}$(用K1和K2表示),且由上述計算可知,反應CO2(g)+H2(g)?CO(g)+H2O(g)是吸熱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②能判斷CO2(g)+H2(g)?CO(g)+H2O(g)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是BC(填序號).
A.容器中壓強不變
B.混合氣體中c(CO)不變
C.v(H2)=v(H2O)
D.將體積比為1:2的CO2、H2氣體置于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上述反應,CO和H2O的體積比保持不變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