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黃綠色的氯水光照后顏色變淺
B.對該平衡體系加壓后顏色加深
C.由NO2和N2O4組成的平衡體系加壓后顏色先變深后變淺
D.在含有Fe(SCN)3的紅色溶液中加鐵粉,振蕩靜置,溶液顏色變淺或褪去
B
【解析】
試題分析:A.Cl2+H2OH++Cl-+HClO,2HClO2HCl+O2↑,光照,相當于減小HClO的濃度,化學平衡向生成HClO的方向移動,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B.該反應前后氣體的總物質(zhì)的量相等,增大壓強,平衡不移動,體積減小,顏色加深,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C、二氧化氮氣體中存在平衡2NO2?N2O4,加壓后二氧化氮的濃度增大,顏色變深,平衡2NO2?N2O4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二氧化氮的濃度又降低,故氣體顏色變淺,但仍比原來的顏色深,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D、溶液中存在平衡Fe3++3SCN- ? Fe(SCN)3,加鐵粉,鐵與Fe3+反應,F(xiàn)e3+濃度降低,則平衡向左移動進行,溶液顏色變淺或褪去,能用勒夏特利原理來解釋;選B。
考點:考查平衡移動原理。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5:2:1 |
B、5:2:2 |
C、9:3:1 |
D、9:3: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重慶市高二上學期9月培優(yōu)復習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根據(jù)反應原理設計的應用,不正確的是( )
A.CO+H2OHCO+OH- 與Al2(SO4)3溶液混合作滅火劑
B.Al3++3H2OAl(OH)3+3H+ 明礬凈水
C.TiCl4+(x+2)H2O(過量) TiO2·xH2O↓+4HCl 制備TiO2納米粉
D.SnCl2+H2OSn(OH)Cl↓+HCl 配制氯化亞錫溶液時加入濃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遼寧省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為一種名為“鈷酞菁”的分子(直徑為1.3×10? 9m、分子式為C32H16N8Co)恢復了磁性。已知該物質(zhì)主要用于有機反應中的催化劑以及光電子等高新技術(shù)領域。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鈷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達爾效應
B.該物質(zhì)形成的分散系不能轉(zhuǎn)化成更穩(wěn)定的體系
C.此項工作的研究表明,人們可以改變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質(zhì)
D.此項研究結(jié)果可廣泛應用于光電器件、生物技術(shù)等方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遼寧省五校協(xié)作體高二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實驗室中,下列除去雜質(zhì)的方法正確的是
①乙烷中混乙烯,通入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使乙烯轉(zhuǎn)化為乙烷;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洗滌,分液、干燥、蒸餾;
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氣體通過盛飽和碳酸鈉溶液的洗氣瓶;
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餾;
⑤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蕩,用汽油萃取出溴;
⑥硝基苯中混有濃HNO3和濃H2SO4,將其倒入NaOH溶液中,靜置后再過濾。
A.①②③⑥ B.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遼寧省五校協(xié)作體高二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乳酸薄荷醇酯()僅能發(fā)生水解、氧化、消去反應
B.乙醛和丙烯醛()不是同系物,它們與氫氣充分反應后的產(chǎn)物也不是同系物
C.淀粉和纖維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產(chǎn)物都是葡萄糖
D.CH3COOCH2CH3與CH3CH2COOCH3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1H-NMR譜顯示兩者均有三種不同的氫原子且三種氫原子的比例相同,故不能用1H-NMR來鑒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