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物質(zhì)分類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A. 電解質(zhì) 石墨 B. 膠體 分散系
C. 混合物 漂白粉 D. 堿性氧化物 CO2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甲醇燃料電池的構(gòu)造示意圖,該電池總反應(yīng)式為:2CH3OH+3O2=2CO2+4H2O。下列有關(guān)該電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等量的甲醇通過燃料電池釋放的電能比其通過火力發(fā)電產(chǎn)生的電能多
B.左邊的電極為電池的負極,a處通入的是甲醇
C.電池負極的反應(yīng)式為:2CH3OH+2H2O-12e-=2CO2↑+12H+
D.若用池電池電解足量飽和食鹽水(石墨電極),消耗1mol甲醇時,產(chǎn)生標況下44.8L氫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隱形眼鏡材料為仿生有機高聚物,其單體G可由下列方法合成:
已知A和M為同系物,回答下列問題。
(1)M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___________;A的名稱為________。
(2)③、⑤的反應(yīng)類型分別為____、_________。
(3)D與Ag(NH3)2OH溶液反應(yīng)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反應(yīng)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滿足下列條件的G的同分異構(gòu)體的結(jié)構(gòu)簡式可能為_____________。
①能與NaHCO3稀溶液反應(yīng)放出氣體 ②能發(fā)生銀鏡反應(yīng) ③核磁共振氫譜有4種峰
(5)根據(jù)上述合成中提供的信息,仿照寫出由乙烯經(jīng)三步合成化合物CH3— COOCH=CH2(無機試劑、2碳有機物任選)的路線圖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反應(yīng)一定不能自發(fā)的是( )
A.2KClO3(s)═2KCl(s)+3O2(g)
△H=-78.03kJ·mol-1 △S=+1110 J·mol-1·K-1
B.CO(g)═C(s,石墨)+ O2(g)
△H=+110.5kJ·mol-1 △S=-89.36 J·mol-1·K-1
C.4Fe(OH)2(s)+2H2O(l)+O2(g)═4Fe(OH)3(s)
△H=-444.3kJ·mol-1 △S=-280.1 J.mol-1·K-1
D.NH4HCO3(s)+CH3COOH(aq)═CO2(g)+CH3COONH4(aq)+H2O(l)
△H=+37.301kJ·mol-1 △S=+184.05 J·mol-1·K-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物質(zhì)的量”是一個將微觀粒子與宏觀物質(zhì)聯(lián)系起來的物理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1 mol CCl4的體積為22.4 L
B. 1 mol N2含有6.02×1023個氮分子
C. 1 mol O2含有2 mol氧原子
D. 標準狀況下,1 mol H2的體積為22.4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鋅和稀硫酸制氫氣的反應(yīng)中,要使反應(yīng)速率加快應(yīng)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入少量硫酸鈉溶液 B. 加入少量氯化鋅溶液
C. 把純鋅換成有雜質(zhì)的鋅 D. 把稀硫酸換成濃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元素周期表與元素周期律在學(xué)習(xí)、研究和生產(chǎn)實踐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下表列出了12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請回答:
(1)寫出下列元素符號:①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
(2)在①~12元素中,金屬性最強的元素是________,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是________,最不活潑的元素是________。(均填元素符號)
(3)元素⑦與元素⑧相比,非金屬性較強的是________(用元素符號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證明這一事實的是________。
a.常溫下⑦的單質(zhì)和⑧的單質(zhì)狀態(tài)不同
b.⑧的氫化物比⑦的氫化物穩(wěn)定
c.一定條件下⑦和⑧的單質(zhì)都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yī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