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13g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7NA
B.60gSiO2中含有的共價鍵數(shù)目為4NA
C.標準狀況下,11.2LH2和Cl2反應后得到的氣體中含有的原子總數(shù)為NA
D.1molNaCO3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CO32-和HCO3-的總數(shù)為NA

分析 A.苯與苯乙烯具有相同最簡式CH,1個CH含有7個電子,依據(jù)質(zhì)量計算混合物含有CH物質(zhì)的量和所含電子數(shù)目;
B.質(zhì)量換算物質(zhì)的量結(jié)合1mol二氧化硅中含4mol硅氧鍵;
C.氫氣與氯氣都是雙原子分子,結(jié)合原子個數(shù)守恒解答;
D.碳酸根離子水解生成碳酸氫根離子,碳酸氫根離子水解生成碳酸,依據(jù)碳原子個數(shù)守恒解答.

解答 解:A.13g的混合物含有CH原子團物質(zhì)的量為$\frac{13g}{13g/mol}$=1mol,含有電子數(shù)為1mol×7×NA=NA,故A正確;
B.1mol二氧化硅中含4mol硅氧鍵,60gSiO2物質(zhì)的量為$\frac{60g}{60g/mol}$=1mol,含有的共價鍵數(shù)目為4NA,故B正確;
C.標準狀況下,11.2LH2和Cl2物質(zhì)的量為$\frac{11.2L}{22.4L/mol}$=0.5mol,二者都是雙原子分子,依據(jù)原子個數(shù)守恒,反應后含有原子物質(zhì)的量為0.5mol×2=1mol,個數(shù)NA,故C正確;
D.1molNaCO3溶于水后,碳酸根離子水解生成碳酸氫根離子,碳酸氫根離子水解生成碳酸,所得溶液中CO32-和HCO3-、H2CO3,總數(shù)為NA,故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有關計算,熟練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質(zhì)的結(jié)構(gòu)是解題關鍵,注意氣體摩爾體積使用條件和對象,注意鹽類水解規(guī)律及物料守恒規(guī)律,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為提純下列物質(zhì)(括號內(nèi)為雜質(zhì)),選用的試劑和分離方法都正確的是( 。
物質(zhì)試劑分離方法
乙烷(乙烯)H2催化劑加熱
乙酸乙酯(乙酸)飽和碳酸鈉溶液過濾
乙醇(水)生石灰蒸餾
苯(苯酚)濃溴水分液
A.①②B.①③C.③④D.只有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各組離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Mg2+、Cl-、OH-B.H+、Ca2+、CO32-、NO3-
C.Na+、HCO3-、OH-、Ca2+D.Cu2+、K+、SO42-、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關于物質(zhì)或離子檢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將氣體通過濕潤的淀粉KI試紙,試紙變藍,證明原氣體是Cl2
B.氣體通過無水CuSO4,粉末變藍,證明原氣體中含有水蒸氣
C.灼燒白色粉末,火焰呈黃色,證明原粉末中有Na+,無K+
D.將氣體通過澄清石灰水,溶液變渾濁,證明原氣體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0.1mol環(huán)丙烷中含有共價鍵的數(shù)目為NA
B.0.1molCl2全部溶于水后轉(zhuǎn)移電子的數(shù)目為0.1NA
C.2.24LSO3中含有氧原子的數(shù)目為0.3NA
D.9.2g由乙醇和二甲醚(CH3OCH3)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數(shù)目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欲使轉(zhuǎn)變?yōu)?img src="http://thumb.zyjl.cn/pic3/quiz/images/201703/92/05746f93.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應用的試劑是( 。
A.鹽酸B.CO2C.NaHCO3溶液D.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5.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碳與氧化鐵按不同比例在高溫下反應的氣體產(chǎn)物進行實驗探究:
Ⅰ.提出猜想
猜想1:該反應氣體產(chǎn)物只有CO2
猜想2:該反應氣體產(chǎn)物只有CO
猜想3:該反應氣體產(chǎn)物可能CO2、CO的混合物
Ⅱ.查閱資料
①N2不與C、Fe2O3發(fā)生反應,所以該反應可以在氮氣氛圍中進行.
②實驗室可利用飽和氯化錢溶液和亞硝酸鈉混合加熱制N2,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NH4++NO2-$\frac{\underline{\;\;△\;\;}}{\;}$N2↑+2H2O
Ⅲ.設計方案
用如圖裝置將一定量的Fe2O3在隔絕空氣條件下與一定量炭粉反應,測定固體反應物的質(zhì)量變化.

N.實驗步驟
①按如圖連接好裝置后,首先應進行的操作是檢查裝置氣密性;
②稱量:m (Fe2O3)=1.60g;m(C)=0.24g,均勻混合,并全部裝人燃燒管;
③加熱燃燒管前,先通一段時間N2.此操作目的是_排盡裝置內(nèi)空氣;B裝置的作用是:干燥N2;
④停止通N2,夾緊彈簧夾,充分加熱燃燒管,使Fe2O3與C完全反應.
⑤停止加熱,再通N2,冷卻至室溫.準確稱量燃燒管中的剩余固體質(zhì)量為1.12g;從實驗數(shù)據(jù)確定猜想3成立.
V.小明同學從環(huán)保角度分析,用該裝置進行實驗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你認為應如何處理?在D裝置導管處用酒精燈點燃,或用塑料袋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現(xiàn)根據(jù)下列3個熱化學反應方程式:
Fe2O3(s)+3CO(g)═2Fe(s)+3CO2(g)△H=-24.8kJ/mol
3Fe2O3(s)+CO(g)═2Fe3O4(s)+CO2(g)△H=-47.2kJ/mol
Fe3O4(s)+CO(g)═3FeO(s)+CO2(g)△H=-19.4kJ/mol
寫出CO氣體還原FeO固體得到Fe固體和CO2氣體的熱化學反應方程式:FeO(s)+CO(g)=Fe(s)+CO2(g)△H=-11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3.某化學小組同學用下列裝置(氣密性已檢驗)進行實驗.

探究O2與KI溶液發(fā)生反應的條件.
①甲、乙同學選用以下試劑進行實驗(0.1mol•L-1KI溶液,30%H2O2溶液、0.1mol•L-1H2SO4溶液、淀粉溶液、MnO2固體、KMnO4固體),實驗記錄如表.
 操作現(xiàn)象
向I中加入必要的試劑,并向III中加入KI、淀粉溶液.連接I、III,打開活塞I中劇烈反應,產(chǎn)生無色氣體并伴隨大量白霧;III中有氣泡冒出,溶液迅速變藍
向II中加入必要的試劑,并向III中加入KI、淀粉溶液和稀硫酸.連接II、III,點燃酒精燈III中有氣泡冒出,溶液變藍
甲制取O2的化學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乙實驗中O2與KI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O2+4I-+4H+=2I2+2H2O.
②甲用II加入試劑替換I后,III中仍加入KI、淀粉溶液,再次實驗時III中溶液不變藍.由此他猜測第一次實驗時可能是I中的白霧使溶液變藍.甲又將I中產(chǎn)生的氣體直接通入下列a溶液(填序號),證明了白霧中含有H2O2
a.酸性KMnO4            b.FeCl2          c.Na2S
③由甲、乙兩同學的實驗,可得出結(jié)論:KI溶液在酸性條件下易被O2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