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溫度下,將氣體X和氣體Y各0.16 mol充入10 L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X(g)+Y(g)2Z(g) △H<0。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反應過程中測定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
t/min | 2 | 4 | 7 | 9 |
n(Y)/mol | 0.12 | 0.11 | 0.10 | 0.10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前2 min的平均速率ν(Z)=2.0×10-3 mol·L-1·min-1
B.其他條件不變,降低溫度,反應達到新平衡前ν(逆)>ν(正)
C.保持其他條件不變,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0.32 mol氣體X和0.32 mol 氣體Y,到達平衡時,n(Z)<0.24 mol
D.其他條件不變,向平衡體系中再充入0.16 mol氣體X,與原平衡相比,達到新平衡時,氣體Y的轉(zhuǎn)化率增大,X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
D
【解析】
試題分析:A.反應前2 min的平均速率ν(Y)=[(0.16-0.12)mol÷10L]÷2min=2×10-3mol/(L·min),由于ν(Y):ν(Z)=1:2,所以ν(Z)=4.0×10-3 mol·L-1·min-1,錯誤;B.由于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放熱反應,所以其他條件不變,降低溫度,平衡會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反應達到新平衡前ν(正) >ν(逆),錯誤;C.保持其他條件不變,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0.32 mol氣體X和0.32 mol 氣體Y,即增大了反應物的濃度,同時增大了體系的壓強,由于該反應是反應前后氣體體積相等的反應,所以增大壓強,平衡不發(fā)生移動,由于第一個反應達到平衡時產(chǎn)生的Z的物質(zhì)的量是0.12mol,所以當物質(zhì)的量是原來的2倍,到達平衡時,n(Z)=0.24 mol,錯誤;D.其他條件不變,向平衡體系中再充入0.16 mol氣體X,與原平衡相比,達到新平衡時,氣體X的轉(zhuǎn)化率降低,但是氣體Y的轉(zhuǎn)化率增大,故X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正確。
考點:考查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移動的影響的知識。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省高一10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NA表示阿伏德羅常數(shù),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標準狀況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 NA
B.常溫常壓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離子數(shù)為0.02 NA
C.常溫常壓下,分子總數(shù)為NA的N2和O2的混合氣體占有的體積為22.4L
D.若1 molCl2所占體積為22.4L,則其所處狀況一定為標準狀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成都樹德協(xié)進中學高二10月階段性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guān)有機物分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乙烯分子中有一個sp2-sp2σ鍵和一個p-pπ鍵
B.乙炔每個碳原子都有兩個未雜化的2p軌道,它們之間可形成兩個π鍵
C.乙烷兩個C原子均是sp3雜化,分子中一共有6個σ鍵
D.苯分子中的碳原子采用sp2雜化,且每個碳原子均存在一個未參與雜化的p軌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成都樹德協(xié)進中學高二10月階段性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我國科學家研制出一種催化劑,能在室溫下高效催化空氣中甲醛的氧化,其反應如下: HCHO + O2=CO2 + H2O。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A. 該反應為吸熱反應 B. CO2分子中的化學鍵為非極性鍵
C. HCHO分子中含σ鍵又含π鍵 D. 每生成1.8 g H2O消耗2.24 L 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吉林省長春市新高三起點調(diào)研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3分)
(1)將一定量純凈的氨基甲酸銨置于密閉真空容器中(假設(shè)容器體積不變,固體試樣體積忽略不計),在恒定溫度下使其達到分解平衡:H2NCOONH4(s)2NH3(g)+CO2(g)
實驗測得不同溫度下的平衡數(shù)據(jù)列于下表:
溫度(℃)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平衡氣體總濃度(×10-3 mol/L) | 2.4 | 3.4 | 4.8 | 6.8 | 9.4 |
氨基甲酸銨分解反應的焓變ΔH 0(填“>”、“<”或“=”)。
可以判斷該分解反應已經(jīng)達到化學平衡的是 。(填字母)
A.2v(NH3)=v(CO2) B.密閉容器中總壓強不變
C.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D.密閉容器中氨氣的體積分數(shù)不變
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計算25.0℃時的分解平衡常數(shù)為 。
(2)25℃時,NH3·H2O電離常數(shù)Kb=1.8×10-5,Mg(OH)2的溶度積常數(shù)Ksp=1.8×10-11,計算0.5 mol/L氨水的pH約為 。(已知lg3≈0.5)在某氯化鎂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某濃度的氨水后,測得混合液PH=11,則此溫度下殘留在溶液中的c(Mg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吉林省長春市新高三起點調(diào)研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反應的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如下圖所示(圖中E1表示正反應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應的活化能)。下列有關(guān)敘述正確的是
A.該反應為放熱反應 B.催化劑能改變反應的焓變
C.催化劑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 D.逆反應的活化能大于正反應的活化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吉林省長春市新高三起點調(diào)研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A.重水的分子式H218OB.Mg2+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C.乙酸的結(jié)構(gòu)式CH3COOHD.次氯酸的電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吉林省長春外國語學校高二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組液體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分離的是
A.淀粉溶液和食鹽溶液 B.CCl4和水
C.乙烷和乙烯 D.乙酸和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