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硫酸銅水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形成藍色沉淀,繼續(xù)滴加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藍色的透明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乙醇有深藍色晶體(化學式為[Cu(NH3)4]SO4·H2O)析出。
(1)寫出上述實驗前兩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銅元素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________,銅單質晶體中的原則堆積模型屬于_________堆積(填堆積模型名稱)。
(3)在上述深藍色晶體所含的非金屬元素中,電負性最大的是_________(填元素符號),第一電離能最大的是_________(填元素符號)。該晶體中的陰離子的立體構型是_________,陰離子的中心原子的雜化方式為_________。
(4)氨的沸點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膦(PH2),原因是_____________。
(5)Cu的一種氯化物晶胞結構如圖所示,該氯化物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__。若該晶體的密度為pg·cm-3,以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則該晶胞的邊長為a=_____________nm。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長沙市2016-2017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將銅片放入盛有足量稀硫酸的燒杯中,若使銅片溶解,則不能在燒杯中加入
A. 三氯化鐵固體 B. 硝酸銨固體
C. 稀硝酸溶液 D. 硫酸亞鐵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福建省晉江市等四校高三第二次聯(lián)合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草酸(H2C2O4)是二元弱酸(K1=5.9×10-2、K2=6.4×10-5)。向10mL稀H2C2O4溶液中滴加等濃度NaOH溶液,H2C2O4、HC2O4—、C2O42—的濃度分數(shù)δ隨溶液pH變化的關系如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HC2O4—的濃度分數(shù)隨pH增大而增大
B. 交點a處對應加入的NaOH溶液的體積為5mL
C. 交點b處c(H+)=6.4×10-5
D. pH=5時存在c(Na+)+c(H+)=c(C2O42—)+c(HC2O4—)+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機物的命名正確的是
A. (CH2CH2)2CHCH3 2-乙基丁烷
B. 2-甲基-3-丁烯
C. CH3CCCH3 2-丁炔
D. 1,5-二甲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既能通過化學反應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是
A. 苯 B. 乙烷 C. 聚乙烯 D. 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廣東省揭陽市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綜合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直接氨硼烷(NH3·BH3)電池可在常溫下工作,裝置如下圖,該電池的總反應為NH3·BH3+3H2O2=NH4BO2+4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左側電極發(fā)生還原反應
B. 電池工作時,H+通過質子交換膜向負極移動
C. 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H++2e-=H2↑
D. 消耗3.1g氨硼烷,理論上轉移0.6mol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西省、臨川一中高三1月聯(lián)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已知銅的配合物A(結構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Cu的簡化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_____ 。
(2)A所含三種元素C、N、O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其中氮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________。
(3)配體氨基乙酸根(H2NCH2COO-)受熱分解可產(chǎn)生CO2和N2,N2中σ鍵和π鍵數(shù)目之比
是__________;N2O與CO2互為等電子體,且N2O分子中O只與一個N相連,則N2O的電子式為_______。
(4)在Cu催化下,甲醇可被氧化為甲醛(HCHO),甲醛分子中H CO的鍵角___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20°;甲醛能與水形成氫鍵,請在右圖中表示出來___________。
(5)立方氮化硼(如圖)與金剛石結構相似,是超硬材料。立方氮化硼晶體內B-N鍵數(shù)與硼原子數(shù)之比為___________;結構化學上用原子坐標參數(shù)表示晶胞內部各原子的相對位置,上圖(右)立方氮化硼的晶胞中,B原子的坐標參數(shù)分別有:
等。則距離上述三個B原子最近且等距的N原子的坐標參數(shù)為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蘇省、溧水高級中學)等六校高三2月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定溫度下,在三個體積均為0.5 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
CO(g)+Cl2(g)COCl2(g)
其中容器Ⅰ中5 min時到達平衡。
容器編號 | 溫度/℃ | 起始物質的量/mol | 平衡物質的量/mol | ||
CO | Cl2 | COCl2 | COCl2 | ||
Ⅰ | 500 | 1.0 | 1.0 | 0 | 0.8 |
Ⅱ | 500 | 1.0 | a | 0 | 0.5 |
Ⅲ | 600 | 0.5 | 0.5 | 0.5 | 0.7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容器Ⅰ中前5 min的平均反應速率v(CO)=0.16 mol·L-1·min-1
B. 該反應的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C. 容器Ⅱ中起始時Cl2的物質的量為0.55 mol
D. 若起始時向容器Ⅰ中加入CO 0.8 mol、Cl2 0.8 mol,達到平衡時CO的轉化率大于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浙江省臺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質量評估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單晶硅是石英的主要成分
B. 鈉鉀合金可用于快中子反應堆的熱交換劑
C. 小蘇打可用于焙制糕點
D. 水玻璃暴露在空氣中會發(fā)生變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