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2011?金臺區(qū)模擬)(物質結構與性質)有A?B?C?D?E?F六種元素,除E為第4周期元素外其余均為短周期元素,且A?B?C?F?D?E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區(qū),其余元素位于p區(qū),A?E的原子外圍電子層排布相同,A的原子中沒有成對電子;B元素基態(tài)原子中電子占據(jù)三種能量不同的原子軌道且每種軌道中的電子總數(shù)相同;C元素原子的外圍電子層排布式為nsnnpn+1;D元素的一種單質易自燃;F的基態(tài)原子核外成對電子數(shù)是成單電子數(shù)的3倍?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元素的符號:D
P
P
,F(xiàn)
O
O

(2)由A?B?C形成的ABC分子中,含有
2
2
個σ鍵,
2
2
個π鍵,分子的空間構型為
直線型
直線型

(3)B?C兩種元素分別與A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易溶于水的物質是
NH3
NH3
(寫化學式),原因是
氨氣分子之間有氫鍵
氨氣分子之間有氫鍵

(4)B元素的單質與E元素的單質可形成一種青銅色的化合物,其化學式可寫作BxE,這種化合物的平面圖形如圖所示,則x值為
8
8
分析:A?B?C?D?E?F六種元素,除E為第4周期元素外其余均為短周期元素,且A?B?C?F?D?E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區(qū),A?E的原子外圍電子層排布相同,A的原子中沒有成對電子,則A為H,E為第四周期第ⅠA族元素,即E為K;B?C?D?F元素位于p區(qū),D元素的一種單質易自燃,則D為P;C元素原子的外圍電子層排布式為nsnnpn+1,n=2時符合,則C為N元素;
B元素基態(tài)原子中電子占據(jù)三種能量不同的原子軌道且每種軌道中的電子總數(shù)相同,電子排布為1s22s22p2,則B為C元素;F的基態(tài)原子核外成對電子數(shù)是成單電子數(shù)的3倍,F(xiàn)的原子序數(shù)比C元素的大,其電子排布為1s22s22p4,即F為O元素,然后利用元素及其單質、化合物的性質、結構來解答?
解答:解:A?B?C?D?E?F六種元素,除E為第4周期元素外其余均為短周期元素,且A?B?C?F?D?E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區(qū),A?E的原子外圍電子層排布相同,A的原子中沒有成對電子,則A為H,E為第四周期第ⅠA族元素,即E為K;B?C?D?F元素位于p區(qū),D元素的一種單質易自燃,則D為P;C元素原子的外圍電子層排布式為nsnnpn+1,n=2時符合,則C為N元素;B元素基態(tài)原子中電子占據(jù)三種能量不同的原子軌道且每種軌道中的電子總數(shù)相同,電子排布為1s22s22p2,則B為C元素;F的基態(tài)原子核外成對電子數(shù)是成單電子數(shù)的3倍,F(xiàn)的原子序數(shù)比C元素的大,其電子排布為1s22s22p4,即F為O元素,
(1)由上述推斷可知D為P,F(xiàn)為O元素,故答案為:P;O;
(2)由A?B?C形成的ABC分子為HCN,結構簡式為H-C≡N,含有2個個σ鍵,2個π鍵,空間構型為直線型,故答案為:2;2;直線型;
(3)B?C兩種元素分別與A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為甲烷、氨氣,易溶于水的為NH3,因氨氣分子之間有氫鍵,使其易溶于水,
故答案為:NH3;氨氣分子之間有氫鍵;
(4)化學式可寫作CxK,由化合物的平面圖形可知,K原子填充在石墨層中,選圖中以K原子為頂點的任意一個三角形,可知K為3×
1
6
,三角形內的C原子為4,C與K的原子數(shù)之比為8:1,則x=8,故答案為:8.
點評:本題考查位置、結構、性質的關系,難度較大,元素的推斷是解答本題的關鍵,熟悉物質結構與性質是解答本題的關鍵,(4)為難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1?金臺區(qū)模擬)下列是一些常用的危險品圖標,裝運濃硫酸的箱子應貼的圖標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1?金臺區(qū)模擬)下列關于如圖裝置的說法錯誤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1?金臺區(qū)模擬)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1?金臺區(qū)模擬)I、圖1各物質是中學化學中常見的物質,甲、乙均是離子化合物,且陰、陽離子個數(shù)比為1:1.甲是發(fā)酵粉的主要成分,乙是一種常用的化肥.B、D常溫常壓下是氣體.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的俗名是
小蘇打
小蘇打

(2)A、D物質的水溶液分別滴入酚酞試液后,溶液均顯紅色,說明溶液均顯
堿性
堿性
性,其原理是否相同?請用必要的文字加以解釋并寫出離子方程式:
不同,A溶液顯堿性是因為碳酸根離子發(fā)生水解,CO32-+H2O?HCO3-+OH-,D溶液顯堿性是因為:NH3?H2O?NH4++OH-
不同,A溶液顯堿性是因為碳酸根離子發(fā)生水解,CO32-+H2O?HCO3-+OH-,D溶液顯堿性是因為:NH3?H2O?NH4++OH-

(3)向飽和氯化鈉溶液中通入氣體D至飽和后,再通入足量的氣體B可制得物質甲,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NaCl+NH3+CO2+H2O=NaCO3+NH4Cl
NaCl+NH3+CO2+H2O=NaCO3+NH4Cl

II、甲醇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具有開發(fā)和應用的廣闊前景,工業(yè)上一般可采用如下反應來合成甲醇:
CO(g)+2H2(g)→CH3OH(g).
(1)分析該反應并回答下列問題:
①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
c(CH3OH)
c(CO)×c2(H2)
c(CH3OH)
c(CO)×c2(H2)

②下列各項中,不能夠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的是
d
d
(填序號).
a.恒溫、恒容條件下,容器內的壓強不發(fā)生變化
b.一定條件下,CH3OH分解的速率和CH3OH生成的速率相等
c.一定條件下,CO、H2和CH3OH的濃度保持不變
d.一定條件下,單位時間內消耗2mol CO,同時生成1mol CH3OH
(2)圖2是該反應在不同溫度下CO的轉化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①該反應的焓變△H
0(填“>”、“<”或“=”).
②T1和T2溫度下的平衡常數(shù)大小關系是K1
K2(填“>”、“<”或“=”).
③若容器容積不變,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產率的是
b
b

a.升高溫度
b.將CH3OH(g)從體系中分離
c.使用合適的催化劑d.充入He,使體系總壓強增大
(3)已知在常溫常壓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a kJ?mol-1
②2CO(g)+O2(g)=2CO2(g)△H=-b kJ?mol-1
③H2O(g)=H2O(l)△H=-c kJ?mol-1
則CH3OH(l)+O2(g)=CO(g)+2H2O(l)△H=
b-a-4c
2
b-a-4c
2
kJ?mol-1
(4)2009年10月,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在甲醇燃料電池技術方面獲得新突破,組裝出了自呼吸電池及主動式電堆.甲醇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如圖3所示.
①該電池工作時,b口通入的物質為
CH3OH
CH3OH
,c口通入的物質為
O2
O2

②該電池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O2+4e-+4H+=2H2O
O2+4e-+4H+=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1?金臺區(qū)模擬)下列圖中所有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均已列出,部分反應的反應條件未列出.其中反應①、②是工業(yè)生產中的重要反應,反應④是復分解反應,B、C、H是單質,A和D中“原子”組成個數(shù)比互為倒數(shù),E是一種最常見的溶劑,J是一種溫室氣體,F(xiàn)的焰色反應呈黃色.I分解得到的G與J恰好能完全反應生成E和氮肥K.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化學式是
NaN3
NaN3
;I的化學式是
(NH42CO3
(NH42CO3

(2)G的電子式是

(3)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是
6 (NH22CO C3H6N6+6 NH3+3 CO2
6 (NH22CO C3H6N6+6 NH3+3 CO2

(4)氣體J和少量F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CO2+OH-═HCO3-
CO2+OH-═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