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如圖為陽離子交換膜法電解飽和食鹽水原理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E口逸出的氣體是H2

B.D口加入含少量NaOH的水溶液以增強導電性

C.標準狀況下每生成22.4 L Cl2,便產生2 mol NaOH

D.粗鹽水中含Ca2、Mg2、Fe3、SO42-等離子,精制時先加Na2CO3溶液

【答案】D

【解析】

A.電解池中,Na向陰極區(qū)遷移,H在陰極上發(fā)生還原反應產生H2,從E口逸出,故A正確;

B.在陰極電解水,水導電能力弱,加入少量氫氧化鈉增強其導電性,故B正確;

C.根據電解方程式2NaCl2H2O2NaOHCl2H2知,n(Cl2)=1 mol,則生成1 mol Cl2必生成2 mol NaOH,故C正確;

D.精制食鹽時,要先加入過量BaCl2溶液除去SO42-,過量的BaCl2Na2CO3溶液除去,若先加Na2CO3溶液,后加入BaCl2溶液,則過量的Ba2不能除去,故D錯誤;

答案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以白云石(主要成分為CaCO3MgCO3)為原料制備氧化鎂和輕質碳酸鈣的一種工藝流程如下:

已知:Ksp[Mg(OH)2] = 5×1012

1)白云石高溫煅燒所得固體產物的主要成分為_______(填化學式)。

2NH4NO3溶液呈酸性的原因為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3浸取后,c(Mg2+)應小于5×106 mol·L1,則需控制溶液pH ______

4碳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5)煅燒所得固體的活性與其中CaO含量及固體疏松程度有關。其他條件相同時,將不同溫度下的煅燒所得固體樣品加入酸化的酚酞溶液中,引起溶液變色所需時間不同,由此可知煅燒所得固體的活性差異。溶液變色的時間與各樣品煅燒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當溫度高于950 ℃時,煅燒所得固體易板結,活性降低;當溫度低于950 ℃時,活性降低的原因為_______。將不同溫度下的煅燒所得固體樣品加入水中,也可測量其活性,則此時需測量的數據為相同時間后_______與樣品煅燒溫度之間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鋁和某些金屬氧化物在高溫下的置換反應稱為“鋁熱反應”,比如:4Al+3MnO22Al2O3+3Mn,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該反應為置換反應

B.反應中氧化劑為MnO2,氧化產物為Mn

C.從反應可以比較還原性:Al強于Mn

D.反應中生成1mol Al2O3時,轉移的電子數為6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把2.0 mol·L-1 CuSO4和1.0 mol·L1 H2SO4溶液等體積混合(假設混合后的溶液的體積等于混合前兩種溶液的體積之和)計算:

(1)混合溶液中CuSO4和H2SO4的物質的量濃度c(CuSO4)=________c(H2SO4)=________。

(2)混合液中H+和SO42-的物質的量濃度c(H+)=________;c(SO42-)=________。

(3)向溶液中加入鐵粉,經過足夠長的時間,鐵粉有剩余。此時溶液中的物質的量濃度c(Fe2+)=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將Cl2通入適量KOH溶液,產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且產物的成分與溫度高低有關.當nKOH=amol時,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 某溫度下,反應后cCl):cClO=6,則溶液中cClO):cClO3=1

B. 參加反應的氯氣的物質的量等于0.5amol

C. 改變溫度,反應中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n的范圍:amolnamol

D. 改變溫度,產物中KClO3的最大理論產量為a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硝酸可以與甘油反應生成烈性炸藥硝化甘油

B.氯堿工業(yè)中可以用氨氣檢查氯氣管道是否泄漏

C.工業(yè)上制備硝酸是利用NH3O2反應生成NO,進一步轉化為NO2HNO3

D.為提高作物的養(yǎng)分,可以是銨態(tài)氮肥與堿性肥料混合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某種甲醇燃料電池示意圖,工作時電子流向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X為氧氣

B.電極A反應式:CH3OH-6e-+H2O = CO2+6H+

CB電極附近溶液pH增大

D.電池工作時,溶液中電子由電極B流向電極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0.4molX氣體和0.6molY氣體混合于2L密閉容器中,使它們發(fā)生如下反應:4X(g)+5Y(g) nZ(g)+6W(g)。2min末已生成0.3molW,若測知以Z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05mol/(L·min),試計算

(1)2min內用W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_______________。

(2)2min末時Y的濃度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學反應方程式中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min末,恢復到反應前溫度,體系內壓強是反應前壓強的__________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學生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以探究苯與溴發(fā)生反應的原理并分離提純反應的產物。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裝置Ⅱ中發(fā)生的主要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冷凝管所起的作用為導氣和________,Ⅳ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實驗開始時,關閉K2、開啟K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反應開始。Ⅲ中小試管內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說明苯與液溴發(fā)生了取代反應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應結束后,要讓裝置Ⅰ中的水倒吸入裝置Ⅱ中以除去裝置Ⅱ中殘余的HBr氣體。簡述如何實現(xiàn)這一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純凈的溴苯是無色油狀的液體,這個裝置制得的溴苯呈紅棕色,原因是里面混有______________,將三頸燒瓶內反應后的液體依次進行下列實驗操作就可得到較純凈的溴苯。①用蒸餾水洗滌,振蕩,分液;②用__________洗滌,振蕩,分液;③蒸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