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guān)實驗操作和說法正確的是( 。

 

A.

用pH試紙檢驗氣體的酸堿性時,一定要先用蒸餾水潤濕

 

B.

潤洗滴定管:從滴定管上口加入所要盛裝的酸或堿溶液至“0”刻線,再將液體從滴定管下部放出,重復操作2~3次

 

C.

用瓷坩堝加熱熔化碳酸鈉固體

 

D.

Mg和Al分別為電極,插入NaOH溶液中,構(gòu)成原電池,探究Mg、Al的活潑性


考點:

測定溶液pH的方法;原電池和電解池的工作原理;過濾、分離與注入溶液的儀器.

分析:

A、用pH試紙可以測出酸堿性,但不能測pH值【氣體也就無所謂pH】;

B、潤洗滴定管應(yīng)用水洗、待裝液洗,加入少量,不能加入到0刻度;

C、碳酸鈉熔融和二氧化硅反應(yīng);

D、鎂鋁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形成原電池反應(yīng),鋁做負極.

解答:

解:A、用pH試紙可以測出酸堿性,但不能測pH值,氣體只能溶于水顯示酸堿性,故A正確;

B、潤洗滴定管應(yīng)用水洗、待裝液洗,加入少量,不能加入到0刻度,浪費試劑,故B錯誤;

C、瓷坩堝主要成分含有二氧化硅,碳酸鈉熔融和二氧化硅反應(yīng),不能用來加熱碳酸鈉,故C錯誤;

D、鎂鋁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形成原電池反應(yīng),鋁做負極,但鋁活潑性小于鎂,不能作為金屬性的比較方法,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了溶液酸堿性分析測定,原電池原理,實驗基本操作,掌握基礎(chǔ)是關(guān)鍵,題目較簡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了探究“氯氣的性質(zhì)和用途”,某學習小組以二氧化錳和濃鹽酸為主要原料制取氯氣,并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裝置(其中A是連有注射器針頭的橡皮管,針頭已插入并穿過橡皮塞)進行實驗.

試回答下列問題:

(1)乙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丙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丁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分離丁中液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橡皮管連通后,分液漏斗中的氣體壓強p1與燒瓶中的氣體壓強p2的關(guān)系為________(填“>”“<”或“=”),連接橡皮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燒瓶內(nèi)發(fā)生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1 L HNO3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兩種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之和為0.6 mol/l,向該溶液中加入足量銅粉,加熱,充分反應(yīng),當HNO3與H2SO4的物質(zhì)的量比為x:y 時所得溶液中Cu2+物質(zhì)的量濃度最大,則x:y為

A.2:3       B.3:8       C.1:4       D.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木炭在一定條件下與濃硝酸反應(yīng)生成兩種+4價的氧化物,為了探究一氧化氮(NO)能否與過氧化鈉反應(yīng),以及反應(yīng)后的產(chǎn)物中是否有亞硝酸鈉(NaNO2), 某小組同學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裝置(夾持儀器和連接用的乳膠管已經(jīng)省略)。

(1)為了完成該實驗,虛線框內(nèi)還需要連接B~E四套裝置,按氣流方向連接的順序為a→(    )(    ) →(  )(  ) →(    )(    ) →(    )(    )(填儀器接口的字母編號)。連接好儀器,檢查氣密性,裝入藥品后,要通入一段時間的氮氣,再滴加濃硝酸,點燃酒精燈,通人氮氣的主要目的是      

(2)簡述使用分液漏斗向圓底燒瓶中滴加濃硝酸的操作:               。裝置E中觀察到的主要實驗現(xiàn)象有                                           。

(3)裝置C的作用是                                                        

(4)某同學經(jīng)查閱資料后發(fā)現(xiàn)亞硝酸是弱酸,性質(zhì)不穩(wěn)定,室溫下易分解成一氧化氮。裝置D中充分反應(yīng)后,設(shè)計實驗證明D中是否有亞硝酸鈉生成:                 (寫出檢驗步驟及現(xiàn)象)。

(5)亞硝酸鈉在酸性條件下可將I氧化為I2,該反應(yīng)常用于亞硝酸鈉含量的測定,請寫出該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同溫同壓下,下列反應(yīng)的焓變和平衡常數(shù)分別表示為

H2(g)+O2(g)=H2O(g)△H1 K1

N2(g)+O2(g)=NO2(g)△H2 K2

N2(g)+H2(g)=NH3(g)△H3 K3

則反應(yīng)2NH3(g)+O2(g)=2NO2(g)+3H2O(g)的△H和K分別為( 。

 

A.

2△H1+2△H2﹣2△H3  3K1+2K2﹣2K3

 

B.

2△H3﹣3△H1﹣2△H2

 

C.

3△H1+2△H2﹣2△H3

 

D.

3△H1+2△H2﹣2△H3  3K1+2K2﹣2K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常溫下,將Na2CO3和NaHCO3混合物〔=a a≤3〕溶于水制得稀溶液,下列有關(guān)該溶液中微粒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關(guān)系正確的是( 。

 

A.

a=1則c(CO32﹣)>c(HCO3﹣)>c(OH﹣)>c(H+)

 

B.

a=2則c(OH﹣)=c(H+)+c(HCO3﹣)+2c(H2CO3)

 

C.

a為任意值時,則c(Na+)+c(H+)=c(HCO3﹣)+2c(CO32﹣)+c(OH﹣)

 

D.

a=0則c(Na+)>c(HCO3﹣)>c(CO32﹣)>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溫度T℃下,某Ba(OH)2稀溶液中c(H+)=10﹣amol/L,c(OH﹣)=10﹣bmol/L,已知a+b=12,向該溶液中逐滴加入NaHSO4溶液,測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如下表所示:

序號

氫氧化鋇的體積/mL

硫酸氫鈉的體積/mL

溶液的PH

33.00

0.00

8

33.00

X

7

33.00

33.00

6

(1)依據(jù)題意判斷,T℃ 大于 2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b= 4 ,X= 27 

(3)反應(yīng)③的離子方程式為: Ba2++2OH﹣+2H++SO42﹣=BaSO4↓+2H2O 

(4)將此溫度下的Ba(OH)2溶液取出1mL,加水稀釋至1L,則稀釋后溶液中c(Ba2+):c(OH﹣) 1: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定密閉容器中,反應(yīng)aA(g)═bB(g)達平衡后,保持溫度及各物質(zhì)的量不變,將容器體積增加1倍,當達到新平衡時,B的濃度是原來的60%,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平衡向正反應(yīng)方向移動了

 

B.

物質(zhì)A的轉(zhuǎn)化率減少了

 

C.

容器體積增加可以是向其中充入了惰性氣體

 

D.

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含一叁鍵的炔烴,氫化后的產(chǎn)物結(jié)構(gòu)簡式此炔烴可能有的結(jié)構(gòu)有

A.1種       B.2種       C.3種       D.4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