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條件下,0.3mol X(g)與0.3mol Y(g)在體積為1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X(g)+3Y(g)?2Z(g),下列示意圖合理的是( 。
A、
B、
C、
D、
考點: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
專題:圖示題
分析:A、X減少0.1mol,生成Z0.2mol當達到平衡時可以XZ的物質(zhì)的量相同;
B、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計量數(shù)之比,2V(X)=V(Z)逆,此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C、Y消耗0.1mol,生成Z物質(zhì)的量為0.2mol;
D、隨反應進行X的體積分數(shù)分數(shù)變化;
解答: 解:A、X減少0.1mol,消耗Y0.3mol,生成Z0.2mol當達到平衡時可以XZ的物質(zhì)的量相同,但反應是可逆反應不能進行徹底,圖象不符合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A不符合;
B、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計量數(shù)之比,2V(X)=V(Z)逆,此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V(X)=V(Z)逆,不能說明費用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B不符合;
C、Y消耗0.1mol,生成Z物質(zhì)的量為0.2mol,圖象中反應的定量關系不符合反應比,故C不符合;
D、反應是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隨反應進行X的體積分數(shù)分數(shù)一定不變化為50%,隨反應進行X的體積分數(shù)分數(shù)不變化,圖象符合,故D符合;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圖象分析判斷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理解應用,掌握平衡標志的判斷依據(jù)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同分異構(gòu)體現(xiàn)象在有機化學中是非常普遍的,下列有機物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的是①  ②  ③ ④HC≡CCH3   ⑤CH3CH2CH3   ⑥CH3CH=CHCH3( 。
A、①和②B、①和③
C、①和④D、③和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苯甲醛與乙酸酐[(CH3CO)2O]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通過Perkin反應生成肉桂酸,反應方程式(已配平)如下:

(1)1mol苯甲醛與足量銀氨溶液在水浴條件下反應最多能生成
 
mol銀單質(zhì);寫出肉桂酸完全加氫后產(chǎn)物的分子式
 

(2)上述反應中的產(chǎn)物M能與碳酸氫鈉反應并放出氣體,則M的結(jié)構(gòu)簡式是
 

(3)溴苯(C6H5Br)與丙烯酸乙酯(CH2=CHCOOC2H5)在氯化鈀催化下可直接合成肉桂酸乙酯,該反應屬于Beck反應,其反應方程式為
 
(不要求標出反應條件),該反應類型屬于
 


已知:在藥物、香料合成中常利用醛和醇反應生成縮醛來保護醛基,此類反應在酸催化下進行.例如:
(4)已知具有五元環(huán)和六元環(huán)結(jié)構(gòu)的縮醛比較穩(wěn)定.寫出用乙二醇(HOCH2CH2OH)保護苯甲醛中醛基生成的縮醛B(分子式:C9H10O2)的結(jié)構(gòu)簡式
 

(5)縮醛B(分子式:C9H10O2)符合以下條件的同分異構(gòu)體有兩種,寫出它們的結(jié)構(gòu)簡式
 

①苯環(huán)上只有一個取代基;②能發(fā)生水解反應和銀鏡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關如圖裝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氧化劑與還原劑必須直接接觸,才能發(fā)生反應
B、乙池中電極反應式為NO3-+4H++e-═NO2↑+2H2O
C、當銅棒質(zhì)量減少6.4g時,甲池溶液質(zhì)量增加6.4g
D、當銅棒質(zhì)量減少6.4g時,向乙池密封管中通入標準狀況下1.12L O2,將使氣體全部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與主要化合價的關系圖,X、Y、Z、W、R是其中的五種元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Y>X
B、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R>W(wǎng)
C、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X>W(wǎng)
D、單質(zhì)與水(或酸)反應的劇烈程度:Z>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解釋下列事實的方程式正確的是( 。
A、加熱可增強純堿溶液去污力:CO32-+2H2O═H2CO3+2OH-
B、用稀硝酸洗滌做過銀鏡反應的試管:Ag+4H++NO3-═Ag++NO↑++2H2O
C、向煤中加入石灰石可減少煤燃燒時SO2的排放:2CaCO3+O2+2SO2═2CO2+2CaSO4
D、碳酸氫鈉溶液與少量澄清石灰水混合出現(xiàn)白色沉淀:HCO3-+Ca2++OH-═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操作不能達到其對應目的是( 。
序號 實驗內(nèi)容 實驗目的
A. 向盛有10滴0.1mol/L AgNO3溶液的試管中滴加0.1mol/L 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mol/L Na2S溶液 證明AgCl沉淀能轉(zhuǎn)化為溶解度更小的Ag2S沉淀
B. 向2 mL甲苯中加入3滴KMnO4酸性溶液,振蕩;向2mL苯中加入3滴KMnO4酸性溶液,振蕩 證明與苯環(huán)相連的甲基易被氧化
C.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 證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強
D. 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熱,一段時間后,再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并加熱 驗證淀粉已水解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能達到預期目的是( 。
編號 實驗內(nèi)容 實驗目的
A 室溫下,用pH試紙分別測定濃度為0.1mol?L-1 NaClO溶液和0.1mol?L-1 CH3COONa溶液的pH 比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強弱
B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12固體,溶液紅色變淺 證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 向10mL 0.2mol/L 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mol/L MgCl2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mol/L FeCl3溶液,又生成紅褐色沉淀 證明在相同溫度下的Ksp:
Mg(OH)2>Fe(OH)3
D 分別測定室溫下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Na2SO3與Na2CO3溶液的pH,后者較大 證明非金屬性S>C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工業(yè)上用CO生產(chǎn)燃料甲醇.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CO(g)+2H2(g)?CH3OH(g).

(1)圖1是表示一定溫度下,在體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4mol H2和一定量的CO后,CO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情況.從反應開始到平衡,用CO濃度變化表示平均反應速率v(CO)=
 

(2)圖2表示該反應進行過程中能量的變化.曲線a表示不使用催化劑時反應的能量變化,曲線b表示使用催化劑后的能量變化.該反應是
 
(選填“吸熱”或“放熱”)反應,寫出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3)該反應平衡常數(shù)K為
 
,溫度升高,平衡常數(shù)K
 
(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4)恒容條件下,下列措施中能使
n(CH3OH)
n(CO)
增大的有
 

a.升高溫度           b.充入He氣
c.再充入2molH2      d.使用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