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圖是某反應在不同條件下的能量與反應過程關系圖,有關該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虛線代表的是使用了催化劑的反應的圖像,該反應是吸熱反應

B.E1E2是該反應在不同條件下的活化能,E4、E5是反應在不同條件下放出的能量

C.兩種條件下反應的熱效應相同,且虛線代表的反應速率較快

D.該反應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下圖,甲、乙、丙分別表示在不同條件下可逆反應:A(g)+B(g)?xC(g)的生成物C在反應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C%)和反應時間(t)的關系.

(1)若甲圖中兩條曲線分別代表有催化劑和無催化劑的情況,則
b
b
曲線表示無催化劑;
(2)若乙圖表示反映達到平衡后,分別在恒溫恒壓條件下和恒溫恒容條件下向平衡混合氣體中充入He氣后的情況,則
a
a
曲線表示恒溫恒容的情況,此時該恒溫恒容中C%
不變
不變
(填變大、表小或不變)
(3)根據(jù)丙圖可以判斷該可逆反應的正反應是
熱反應(填放熱或吸熱),計量數(shù)值x的值
x>2(x為整數(shù))
x>2(x為整數(shù))
;
(4)丁圖表示在某固定容器的密閉容器中,上述可逆反應達到平衡后,某物理量隨著溫度T 的變化情況,根據(jù)你的理解,丁圖的縱坐標可以是
①②③④
①②③④

①C%    ②A的轉(zhuǎn)化率    ③B的轉(zhuǎn)化率    ④壓強    ⑤c(A)    ⑥c(B)
升溫平衡移動的方向為
右移
右移
(填左移或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8?揭陽二模)(1)I.圖表法、圖象法是常用的科學研究方法.
短周期某主族元素M的電離能情況如圖(A)所示.則M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
IIIA
IIIA
族.
II.圖B是研究部分元素的氫化物的沸點變化規(guī)律的圖象,折線c可表達第
IVA
IVA
族元素氫化物的沸點的變化規(guī)律.不同同學對某主族元素氫化物的沸點的變化趨勢畫出了兩條折線--折線a和折線b,你認為正確的是:
b
b
(填“a”或“b”),理由是:
A點所示的氫化物是水,其沸點高是由于在水分子間存在氫鍵,所以氧族元素中其它氫化物的沸點不會高于水
A點所示的氫化物是水,其沸點高是由于在水分子間存在氫鍵,所以氧族元素中其它氫化物的沸點不會高于水

(2).人類在使用金屬的歷史進程中,經(jīng)歷了銅、鐵、鋁之后,第四種將被廣泛應用的金屬被科學家預測為是鈦(22Ti),它被譽為“未來世紀的金屬”.試回答下列問題:
I.Ti元素的基態(tài)原子的價電子層排布式為
3d24S2
3d24S2
;
II.在Ti的化合物中,可以呈現(xiàn)+2、+3、+4三種化合價,其中以+4價的Ti最為穩(wěn)定;
①偏鈦酸鋇的熱穩(wěn)定性好,介電常數(shù)高,在小型變壓器、話筒和擴音器中都有應用.偏鈦酸鋇晶體中晶胞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如右圖,它的化學式是
BaTiO3
BaTiO3
;晶體內(nèi)與每個“Ti”緊鄰的氧原子數(shù)為
6
6
個.
②已知Ti3+可形成配位數(shù)為6的配合物.現(xiàn)有含鈦的兩種顏色的晶體,一種為紫色,另一種為綠色,但相關實驗證明,兩種晶體的組成皆為TiCl3?6H2O.為測定這兩種晶體的化學式,設計了如下實驗:
a.分別取等質(zhì)量的兩種配合物晶體的樣品配成待測溶液;
b.分別往待測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均產(chǎn)生白色沉淀;
c.沉淀完全后分別過濾得兩份沉淀,經(jīng)洗滌干燥后稱量,發(fā)現(xiàn)原綠色晶體的水溶液與AgNO3溶液反應得到的白色沉淀質(zhì)量為紫色晶體的水溶液反應得到沉淀質(zhì)量的
23
.則綠色晶體配合物的化學式為
[TiCl(H2O)5]Cl2?H2O
[TiCl(H2O)5]Cl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同學們?yōu)榱颂骄挎V條與鹽酸、醋酸反應時,濃度或溫度對反應速率(觀察鎂條消失的時間)的影響,他們準備了以下化學用品:0.20mol/L與0.40mol/L的HCl溶液、0.2mol/L與0.40mol/L的CH3COOH溶液、4條鎂條(形狀、大小、質(zhì)量相同)、幾支試管和膠頭滴管,酸液溫度控制為298K和308K.
(1)該實驗缺少的儀器是
計時器
計時器

(2)酸液都取足量、相同體積,請你幫助完成以下面實驗設計表:
 實驗編號 溫度(K) 鹽酸濃度(mol?L-1 醋酸濃度(mol?L-1 實驗目的
298 0.20 a.實驗①和②是探究
不同溫度
不同溫度
對鎂與鹽酸反應速率的影響;

b.實驗①和③是探究
不同濃度
不同濃度
對鎂與鹽酸反應速率的影響;

c.實驗①和④是探究相同溫度下,相同濃度的鹽酸、醋酸與鎂反應速率的區(qū)別.
308 0.20
298 0.40
298
298
0.20
0.20
(3)相同溫度時,鎂條與相同濃度的鹽酸、醋酸反應,剛開始時兩者產(chǎn)生氣體的速率鹽酸
醋酸(選填“=、>或<”),鎂條最先消失的是
鹽酸
鹽酸
(選填“鹽酸或醋酸”,下同);如果鎂條足量,選pH相同、等體積的鹽酸和醋酸與鎂條反應,產(chǎn)生氣體最多的是
醋酸
醋酸

 
(4)若(2)中實驗①鎂條消失的時間是20s,則鎂條剩余質(zhì)量與時間關系圖如右圖.假設:該反應溫度每升高10℃,反應速率是原來的2倍;溫度相同、濃度相同時,醋酸的平均反應速度是鹽酸的
1
2
.請你在此圖中大致畫出“實驗②”(用實線)、“實驗④中醋酸實驗”(用虛線)的鎂條質(zhì)量與時間關系曲線.
(5)某溫度下,醋酸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K(CH3COOH)=1.0×10-5.若醋酸的起始濃度為0.10mol/L,則平衡時溶液的pH值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屆陜西省西安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共16分)如下圖,甲、乙、丙分別表示在不同條件下可逆反應:A(g)+B(g) xC(g)的生成物 C在反應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C%)和反應時間(t)的關系。

  (1)若甲圖中兩條曲線分別代表有催化劑和無催化劑的情況,則     曲線表示無催化劑時的情況,速率:a      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若乙圖表示反應達到平衡后,分別在恒溫恒壓條件下和恒溫恒容條件下向平衡混合氣體中充入He氣后的情況,則     曲線表示恒溫恒容的情況,此時該恒溫恒容中

C%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根據(jù)丙圖可以判斷該可逆反應的正反應是       熱反應(填:放熱、吸熱),計量數(shù)x的值是        ;

  (4)丁圖表示在某固定容器的密閉容器中,上述可逆反應達到平衡后,某物理量隨著溫度(T)的變化情況,根據(jù)你的理解,丁圖的縱坐標可以是         ,[填:①C% ②A的轉(zhuǎn)化率  ③B的轉(zhuǎn)化率 ④壓強 ⑤c(A) ⑥c(B)];升溫平衡移動的方向為     。(填:左移或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材料1.某溫度時,在2L密閉容器中有X、Y、Z三種氣態(tài)物質(zhì)。實驗測得不同時刻各物質(zhì)的量如下表所示,同時測得至3min時吸收熱量75kJ。

t/min

X/mol

Y/mol

Z/mol

0

1.00

1.00

0.00

3

0.75

0.50

0.50

5

0.65

0.30

0.70

9

0.60

0.20

0.80

14

0.60

0.20

0.80

(1)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反應方程式:               

(2)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           。

(3)若該反應的逆反應速率與時間的關系如上右圖所示,則:

① t2~t3時平衡向     (填“正”或“逆”)反應方向移動。

② t4時被改變的外界條件是     (選擇一個正確選項)

A.升溫  B. 降溫   C.降壓  D.移去部分反應物  E.加入負催化劑

    材料2.另有實驗,利用鎂與鹽酸或醋酸在不同溫度下反應,探究外界條件對反應速率的影響。部分實驗用表如下:

實驗

編號

溫度/K

鹽酸濃度

/mol·L-1

醋酸濃度/mol·L-1

實驗目的

298

0.20

a.實驗①和②,探究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b.實驗①和③,探究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c.實驗④⑤,探究溫度對鎂與鹽酸反應和鎂與醋酸反應速率的影響,哪個更大一些。

308

0.20

298

0.40

0.20

0.20

(4)請完成上工作表(填寫實驗④⑤的空格)。

(5)上表實驗①中,鎂條消失的時間為20s。實驗過程中,鎂

條剩余質(zhì)量與時間關系圖如右圖。

Ⅰ. 假設反應過程中鹽酸體積不變,則要計算該反應的速率

v(HCl),尚缺少的數(shù)據(jù)是     

Ⅱ.若反應溫度每升高10℃,反應速率增大到原來的2倍;溫

度相同時,醋酸是相同濃度鹽酸平均速度的1/2,請在圖

中大致畫出“實驗②”、“實驗④中醋酸實驗”的鎂條質(zhì)量與

時間關系曲線,并用②或④注明曲線代表的實驗(假設實驗中所用鎂完全相同,且鎂

均能完全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