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如下圖所示原電池的敘述,正確的是(鹽橋中裝有含瓊膠的KCl飽和溶液)
A.銅片上有氣泡逸出
B.取出鹽橋后,電流計依然發(fā)生偏轉(zhuǎn)
C.反應中,鹽橋中的K+會移向CuSO4溶液
D.反應前后銅片質(zhì)量不改變
C

試題分析:A.在Cu片上發(fā)生反應:Cu2++2e-=Cu。逸出銅片上不會有氣泡逸出。錯誤。B.取出鹽橋后,由于不能寫成閉合回路,所以電流計不能發(fā)生偏轉(zhuǎn)。錯誤。C.在反應中,鹽橋中的K+會移向負電荷較多的正極區(qū),即移向CuSO4溶液。正確。D.由于反應后Cu2+會在Cu片上得到電子變?yōu)閱钨|(zhì)Cu。逸出銅片質(zhì)量會增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某同學組裝了如圖所示的電化學裝置電極I為Al,其他電極均為Cu,則
A.電流方向:電極IV→→電極I
B.電極I發(fā)生還原反應
C.電極II逐漸溶解
D.電極III的電極反應:Cu2++2e-==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報道,最近摩托羅拉公司研發(fā)了一種由甲醇和氧氣以及強堿做電解質(zhì)溶液的新型手機電池,電量可達現(xiàn)在使用的鎳氫電池或鋰電池的十倍,可連續(xù)使用一個月才充一次電。其電池反應為:
2CH3OH + 3O2 + 4OH2CO32— + 6H2O,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放電時CH3OH參與反應的電極為正極
B.充電時電解質(zhì)溶液的pH逐漸增大
C.放電時負極的電極反應為:CH3OH-6e+8OH = CO32— + 6H2O
D.充電時每生成1 mol CH3OH轉(zhuǎn)移6 mol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一種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圖如下所示,電解質(zhì)為鐵氰化鉀K3[Fe(CN)6]和亞鐵氰化鉀K4[Fe(CN)6]的混合溶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K移向催化劑bB.催化劑a表面發(fā)生反應:Fe(CN)64―e=Fe(CN)63
C.Fe(CN)63在催化劑b表面被氧化 D.電解質(zhì)溶液中Fe(CN)63和Fe(CN)64濃度基本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電池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鋅錳干電池工作一段時間后碳棒變細
B.氫氧燃料電池工作時氫氣在負極被氧化
C.太陽能電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純度的二氧化硅
D.氫氧燃料電池可將熱能直接轉(zhuǎn)變?yōu)殡娔?/t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17分)I.KNO3俗名硝石,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在農(nóng)業(yè)上用途十分廣泛,下面是一種KNO3制備方法的主要步驟:

(1)反應Ⅰ中,CaSO4與NH4HCO3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反應Ⅱ需在干態(tài)、加熱的條件下進行,加熱的目的是        ;從反應Ⅳ所得混合物中分離出CaSO4的方法是             (填“趁熱過濾”、“冷卻過濾”)。
(3)檢驗反應Ⅱ所得K2SO4中是否混有KCl的方法是:取少量K2SO4樣品溶解于水,     。
(4)整個流程中,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除(NH4)2SO4外,還有    (填化學式)。
(5)將硝酸與濃KCl溶液混合,也可得到KNO3,同時生成等體積的氣體A和氣體B。B是三原子分子,B與O2反應生成1體積黃綠色氣體A和2體積紅棕色氣體C。B的分子式為    。
II.(1)工業(yè)上可采用電化學的方法獲得N2H4,裝置如右圖所示,則通入氧氣的 一極為       (填“正極”、“負極”),NH3反應的電極反應式為         。

(2)肼(N2H4)可以在純氧中燃燒生成氮氣和水,為了充分利用其能量, 有人設計了原電池裝置,電極材料是多孔石墨電極,電解質(zhì)為能夠傳導H+的固體電解質(zhì),請寫出負極反應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原電池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構成原電池的正極和負極必須是兩種不同的金屬
B.原電池是將化學能轉(zhuǎn)變?yōu)殡娔艿难b置
C.在原電池中,電子流出的一極是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
D.原電池放電時,電流的方向是從正極經(jīng)導線到負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7分)化學實驗有助于理解化學知識,形成化學觀念,提高探究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科學素養(yǎng)。
(1)在實驗室中用濃鹽酸與MnO2共熱制取Cl2并進行相關實驗。
①下列收集Cl2的正確裝置是     

②將Cl2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的含氯粒子是                。
③設計實驗比較Cl2和Br2的氧化性,操作與現(xiàn)象是:取少量新制氯水和CCl4于試管中,                                                                      。
(2)能量之間可以相互轉(zhuǎn)化:電解食鹽水制備Cl2是將電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而原電池可將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設計兩種類型的原電池,探究其能量轉(zhuǎn)化效率。
限選材料:ZnSO4(aq),F(xiàn)eSO4(aq),CuSO4(aq);銅片,鐵片,鋅片和導線。
①完成原電池甲的裝置示意圖,并作相應標注。

要求:在同一燒杯中,電極與溶液含相同的金屬元素。
②銅片為電極之一,CuSO4(aq)為電解質(zhì)溶液,只在一個燒杯中組裝原電池乙,工作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負極                           。
③甲乙兩種原電池中可更有效地將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的是      ,其原因是      
(3)根據(jù)犧牲陽極的陰極保護法原理,為減緩電解質(zhì)溶液中鐵片的腐蝕,在(2)的材料中應選  
       作陽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2014屆甘肅省玉門市油田一中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試化學試卷)
關于如圖所示各裝置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裝置①是原電池,總反應是:Cu+2Fe3+=Cu2++2Fe2+
B.裝置①中,鐵作負極,電極反應式為:Fe3++e=Fe2+
C.裝置②通電一段時間后石墨Ⅱ電極附近溶液紅褐色加深
D.若用裝置③精煉銅,則d極為粗銅,c極為純銅,電解質(zhì)溶液為Cu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