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汽車安全氣囊是汽車安全的重要保障.當車輛發(fā)生碰撞的瞬間,安全裝置通電點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釋放出大量的氮氣形成氣囊,從而保護司機及乘客免受傷害.為研究安全氣囊工作的化學原理,取安全裝置中的粉末進行實驗.經(jīng)組成分析,確定該粉末僅Na、Fe、N、O四種元素.水溶性試驗表明,固體粉末部分溶解.經(jīng)檢測,可溶物為化合物甲;不溶物為紅棕色固體,可溶于鹽酸.
取13.0g化合物甲,加熱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氣和單質乙,生成的氮氣折合成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6.72L.單質乙在高溫隔絕空氣的條件下與不溶物紅棕色粉末反應生成淡黃色化合物丙和另一種單質.化合物丙與空氣接觸可轉化為可溶性鹽.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的化學式為NaN3,丙的電子式為
(2)單質乙與紅棕色粉末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6Na+2Fe2O3$\frac{\underline{\;高溫\;}}{\;}$3Na2O2+4Fe.
(3)若丙在空氣中轉化為碳酸氫鹽,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2O2+4CO2+2H2O=4NaHCO3+O2
(4)以下物質中,有可能作為安全氣囊中紅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D.
A. KCl       B. KNO3      C. Na2S      D. CuO
(5)某同學提出,丙在空氣中也可能轉化為另一種鹽.將丙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為探究其轉化產(chǎn)物的成分,他提出如下方案:
A.取a克混合物與足量稀硫酸充分反應,逸出氣體用堿石灰吸收,增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與足量稀鹽酸充分反應,加熱、蒸干、灼燒,得b克固體
C.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熱,得b克固體
D.取a克混合物與足量Ca(OH)2溶液充分反應,過濾、洗滌、烘干,得b克固體.
其中方案C首先得到老師肯定,據(jù)該方案實驗后,若b與a滿足$\frac{53}{84}$a<b<a關系,則證明固體是兩種鹽的混合物.你認為,除方案C外,合理的方案還有BD.

分析 粉末僅含Na、Fe、N、O四種元素.水溶性試驗表明,固體粉末部分溶解,經(jīng)檢測,可溶物為化合物甲;不溶物為紅棕色固體,可溶于鹽酸,則該紅棕色固體是氧化鐵;取13.0g化合物甲,加熱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氣和單質乙,則甲中含有兩種元素,甲是可溶性物質,單質乙在高溫隔絕空氣的條件下與不溶物紅棕色粉末反應生成淡黃色化合物丙和另一種單質,則乙為Na,氮氣物質的量=$\frac{6.72L}{22.4L/mol}$=0.3mol、其質量=0.3mol×28g/mol=8.4g,故Na元素質量=13g-8.4g=4.6g,物質的量=$\frac{4.6g}{23g/mol}$=0.2mol,故甲中Na、N原子數(shù)目之比=0.2mol:0.3mol×2=1:3,則甲為NaN3,鈉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過氧化鈉和鐵,所以丙是過氧化鈉,過氧化鈉與空氣接觸可轉化為碳酸鈉,還有氧氣生成.

解答 解:粉末僅含Na、Fe、N、O四種元素.水溶性試驗表明,固體粉末部分溶解,經(jīng)檢測,可溶物為化合物甲;不溶物為紅棕色固體,可溶于鹽酸,則該紅棕色固體是氧化鐵;取13.0g化合物甲,加熱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氣和單質乙,則甲中含有兩種元素,甲是可溶性物質,單質乙在高溫隔絕空氣的條件下與不溶物紅棕色粉末反應生成淡黃色化合物丙和另一種單質,則乙為Na,氮氣物質的量=$\frac{6.72L}{22.4L/mol}$=0.3mol、其質量=0.3mol×28g/mol=8.4g,故Na元素質量=13g-8.4g=4.6g,物質的量=$\frac{4.6g}{23g/mol}$=0.2mol,故甲中Na、N原子數(shù)目之比=0.2mol:0.3mol×2=1:3,則甲為NaN3,鈉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過氧化鈉和鐵,所以丙是過氧化鈉,過氧化鈉與空氣接觸可轉化為碳酸鈉,還有氧氣生成.
(1)通過以上分析知,甲的化學式為:NaN3,丙為過氧化鈉,其電子式為,
故答案為:NaN3;
(2)單質乙與紅棕色粉末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6Na+2Fe2O3$\frac{\underline{\;高溫\;}}{\;}$3Na2O2+4Fe,
故答案為:6Na+2Fe2O3$\frac{\underline{\;高溫\;}}{\;}$3Na2O2+4Fe;
(3)若丙在空氣中轉化為碳酸氫鹽,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2O2+4CO2+2H2O=4NaHCO3+O2
故答案為:2N2O2+4CO2+2H2O=4NaHCO3+O2;
(4)安全氣囊中氧化鐵粉末的作用是消耗產(chǎn)生的活潑的鈉,硝酸鉀本身受熱分解產(chǎn)生氮氣與氧氣反應,選項中能和鈉反應的是氧化銅,故選:D;
(5)過氧化鈉跟空氣接觸所得的可溶性的鹽成分可能是Na2CO3,或NaHCO3,或Na2CO3與NaHCO3混合物,碳酸氫鈉受熱容易分解,碳酸鈉受熱難分解,可以用加熱的辦法來確定成分.
A.取a克混合物與足量稀硫酸充分反應,逸出氣體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均能被堿石灰吸收,無法確定混合物的組成;
B.取a克混合物與足量稀鹽酸充分反應,加熱、蒸干、灼燒,得b克氯化鈉固體,列方程組計算,可確定混合物組成;
C.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熱,得b克固體,當固體為碳酸鈉時,加熱,固體不分解,反應前后固體質量不變,a=b;當固體為碳酸氫鈉時,根據(jù)2NaHCO3 $\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知,固體質量減少,b=$\frac{53}{84}$a;當固體為二者的混合物時,$\frac{53}{84}$a<b<a;
D.取a克混合物與足量Ca(OH)2溶液充分反應,過濾、洗滌、烘干,得b克碳酸鈣固體列方程組計算,可確定混合物組成,
故選:$\frac{53}{84}$a<b<a;BD.

點評 本題考查無機物的推斷、物質組成探究實驗,屬于計算型推斷,綜合考查元和化合物的知識,明確物質的性質及其顏色是解本題關鍵,難度較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在Fe2+、Na、H+、SO2微粒中,只有氧化性的是:H+;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的是:Fe2+、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X、Y、Z、W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兩種或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Z 元素形成的單質.已知:甲+乙=丁+己,甲+丙=戊+己; 0.1mol•L-1丁溶液的pH為13(2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W>Z>Y>X
B.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第三周期第ⅣA族
C.X分別與Y、Z、W所形成的化合物均為共價化合物
D.X與Y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沸點可能高于X與Z所形成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已知X、Y、Z、E、F五種常見物質含有同一元素M,在一定條件下它們有如圖轉化關系,Z是NO,下列推斷不合理的是(  )
A.X可能是一種氫化物B.X生成Z一定是化合反應
C.E可能是一種有色氣體D.F中M元素的化合價可能為+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對下列實驗過程的評價,正確的是( 。
A.某固體中加入稀鹽酸,產(chǎn)生了無色氣體,證明該固體中一定含有碳酸鹽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證明一定含有SO42-
C.某無色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試液顯紅色,該溶液一定顯堿性
D.驗證燒堿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硝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證明含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光刻膠是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印刷電路板和激光制版技術中的關鍵材料.某一肉桂型光刻膠的主要成分A經(jīng)光照固化轉變?yōu)锽.光刻膠是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印刷電路板和激光制版技術中的關鍵材料.某一肉桂酸型光刻膠的主要成分A經(jīng)光照固化轉變?yōu)锽.

(1)請指出A中含有的官能團酯基、碳碳雙鍵(填兩種).
(2)A經(jīng)光照固化轉變?yōu)锽,發(fā)生了加成反應(填反應類型).
(3)寫出A與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寫出B在酸性條件下水解得到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分子式C18H16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鋁及其化合物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及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用途,請完成下列問題.

(1)鋁原子核外自旋方向相同的電子最多有7個,與鋁同族的第四周期元素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4s24p1
(2)LiAlH4是一種特殊的還原劑,可將羧基直接還原成醇.(如圖1)
CH3COOH分子中σ鍵與π鍵個數(shù)之比7:1,分子中鍵角1>鍵角2(填“>”、“=”或“<”).
(3)工業(yè)上可用Al2O3、N2、C在高溫下制備一種高溫結構陶瓷,其晶胞如圖2(與金剛石相似).
①晶胞中N原子配位數(shù)為4,該晶胞中含有4個Al原子.
②該化合物的晶體類型為原子晶體,若該晶胞密度為a g•cm-3,則該晶胞邊長的表達式為$\root{3}{\frac{41×4}{a{N}_{A}}}$×1010pm.
(4)AlCl3在183℃開始升華,溶于水、乙醚等,其二聚物的結構如圖3所示,其中Al原子的雜化方式為sp3,在圖中用“→”標出分子中的配位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有關實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如果汽油、煤油等可燃物著火,應立即用水撲滅
B.在點燃易燃氣體前,必須檢驗氣體的純度
C.為防止試管破裂,加熱固體高錳酸鉀制氧氣時,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
D.萃取操作時,應選擇可以和原溶劑不互溶的萃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合成氨是人類科學技術上的一項重大突破,其反應原理為:
N2(g)+3H2(g)?2NH3(g)△H=-92.4kJ•mol?1
一種工業(yè)合成氨的簡易流程圖如圖1:

(1)天然氣中的H2S雜質常用常用氨水吸收,產(chǎn)物為NH4HS.一定條件下向NH4HS溶液中通入空氣,得到單質硫并使吸收液再生,寫出再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H4HS+O2=2NH3•H2O+2S↓.
(2)步驟II中制氯氣原理如下:
①CH4(g)+H2O(g)=CO2(g)+3H2(g)△H=+206.4kJ•mol-1
②CO(g)+H2O(g)=CO2(g)+H2(g)△H=-41.2kJ•mol-1
對于反應①,一定可以提高平衡體系中H2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應速率的是a.
a.升高溫度  b.增大水蒸氣濃度   c.加入催化劑   d.降低壓強
利用反應②,將CO進一步轉化,可提高H2產(chǎn)量.若1mol CO和H2的混合氣體(CO的體積分數(shù)為20%)與H2O反應,得到1.18mol CO、CO2和H2的混合氣體,則CO轉化率為90%.
(3)圖2表示500℃、60.0MPa條件下,原料氣投料比與平衡時NH3體積分數(shù)的關系.根據(jù)圖中a點數(shù)據(jù)計算N2的平衡體積分數(shù):14.5%.
(4)依據(jù)溫度對合成氨反應的影響,在圖3坐標系中,畫出一定條件下的密閉容器內,從通入原料氣開始,隨溫度不斷升高,NH3物質的量變化的曲線示意圖.
(5)上述流程圖中,使合成氨放出的熱量得到充分利用的主要步驟是(填序號)Ⅳ,簡述本流程中提高合成氨原料總轉化率的方法:分離液氨,未反應的氮氣和氫氣循環(huán)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