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O與N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NO2CO2+N2
B.此方法的缺點是由于CO2的增多,會大大提高空氣的酸度
C.為減少城市污染應開發(fā)新能源
D.汽車尾氣中有兩種氣體會與血紅蛋白結合而使人中毒
設計意圖:本題綜合考查中和滴定、物質的鑒別等知識,重點考查了學生的實驗基本操作能力、分析推理能力、識圖能力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反映了學生思維的邏輯性、整體性和靈活性.
解析:(1)本問是對中和滴定誤差的分析,其解答依據(jù)是c(NaOH)V(NaOH)= c(HCl)V(HCl),則c(HCl)= (2)①由圖象可以看出,鹽酸溶液在未滴定時其pH=1,故c (H+)=0.1 mol·L-1=c (HCl) 由圖象可知,消耗20 mL NaOH溶液時恰好到達滴定終點(溶液pH=7),則 c (NaOH)= ②由圖象可以看出,x為達到滴定終點時所耗NaOH的物質的量.則 n (NaOH)=c (NaOH)·V (NaOH)=0.05 mol·L-1×20×10-3 L=0.001 mol (3)NaCl、HCl、NaOH、酚酞四種無色溶液兩兩混合時,只有NaOH液與酚酞液混和有明顯現(xiàn)象(溶液變紅),據(jù)此,可把溶液分為兩組,即Ⅰ組:HCl、NaCl、蚪M:NaOH、酚酞. 、蚪MNaOH和酚酞的混合液,若不斷滴入Ⅰ組中的HCl溶液時,因HCl與NaOH發(fā)生中和反應,使溶液堿性減弱,直至消失,此時溶液的紅色將逐漸變淺,直至無色;若不斷滴入Ⅰ組中的NaCl溶液時,則無明顯現(xiàn)象.結合2的操作、現(xiàn)象,可知A是NaCl、B是HCl. 若在已鑒別出的B溶液(鹽酸)2 mL中,先加入3滴酚酞,再加入4 mL NaOH溶液,因NaOH溶液過量(因鹽酸和NaOH溶液的濃度相等,但V (NaOH) >V (HCl),故NaOH過量),溶液將會顯堿性而呈紅色,但③的實驗現(xiàn)象與上述不符,故C不是酚酞是NaOH,D是酚酞而不是NaOH. 易錯點:解答(1)問時,因對滴定原理或滴定管的刻度特點(從上到下依次增大)不夠明了,致使錯答或漏答;(2)問出錯的原因主要是不能把圖象與實際的反應相結合來思考問題;若思維的條理性不強,很容易顛倒(3)中的答案. 答案:(1)DE (2)①0.1 mol·L-1;0.05 mol·L-1、0.001 (3)①NaCl;酚酞、贜aCl;HCl、跱aOH;酚酞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寫出一氧化碳與一氧化氮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催化轉化器”的缺點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氣酸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控制城市空氣污染源的方法可以有_______________。
A.開發(fā)氫能源 B.使用電動車 C.植樹造林 D.戴上呼吸面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