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溫度下,在三個體積約為1.0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
2CH3OH(g)CH3OCH3(g)+H2O(g)
容器 編號 | 溫度(℃) | 起始物質(zhì)的量(mol) | 平衡物質(zhì)的量(mol) | |
CH3OH(g) | CH3OCH3(g) | H2O(g) | ||
I | 387 | 0.20 | 0.080 | 0.080 |
Ⅱ | 387 | 0.40 | ||
Ⅲ | 207 | 0.20 | 0.090 | 0.090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的正方應為吸熱反應
B.達到平衡時,容器I中的CH3OH體積分數(shù)比容器Ⅱ中的小
C.容器I中反應達到平衡所需時間比容器Ⅲ中的長
D.若起始時向容器I中充入CH3OH 0.1mol、CH3OCH3 0.15mol和H2O 0.10mol,則反應將向正反應方向進行
D
【解析】
試題分析:A、容器I與容器Ⅲ相比甲醇的起始物質(zhì)的量相等,但溫度不同,溫度較低時達平衡后生成物的物質(zhì)的量多,這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因此正方應是放熱反應,錯誤;B、該反應為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容器Ⅱ與容器I的平衡等效,達到平衡時,容器I中的CH3OH體積分數(shù)和容器Ⅱ中的相等,錯誤;C、容器I中溫度高,反應速率快,容器I中反應達到平衡所需時間比容器Ⅲ中的少,錯誤;D、根據(jù)容器I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平衡時生成物的濃度均是0.080mol/L,則根據(j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消耗甲醇的濃度是0.16mol/L,所以平衡時甲醇的濃度是0.04mol/L,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shù)K=4。若起始時向容器I中充入CH3OH 0.1mol、CH3OCH3 0.15mol和H2O 0.10mol,則此時Q=1.5<4,反應將向正反應方向進行,正確。
考點:考查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有關判斷與計算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杭州地區(qū)7校高三上學期期末模擬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1分)(1)據(jù)報道以硼氫化合物NaBH4(H的化合價為-1價)和H2O2作原料的燃料電池,可用作通信衛(wèi)星電源。負極材料采用Pt/C,正極材料采用MnO2,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
寫出該電池放電時負極的電極反應式: 。
(2)火箭發(fā)射常以液態(tài)肼(N2H4)為燃料,液態(tài)過氧化氫為助燃劑。
已知:N2H4(l) + O2(g) = N2(g)+ 2H2O(l) △H = – 534 kJ·mol—1
H2O2(l)= H2O(l) + 1/2O2(g) △H = – 98.6 kJ·mol—1
寫出常溫下,N2H4(l) 與 H2O2(l)反應生成N2和H2O的熱化學方程式 。
(3)O3可由臭氧發(fā)生器(原理如圖所示)電解稀硫酸制得。
①圖中陰極為 (填“A”或“B”)。
②若C處通入O 2,則A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4)向一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一氧化碳跟水蒸氣發(fā)生反應CO(g)+H2O(g)CO2(g)+H2(g),下列情況下能判斷該反應一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 _____(選填編號)。
A.v正(H2O) = v逆(H2)
B.容器中氣體的壓強不再發(fā)生改變
C.H2O的體積分數(shù)不再改變
D.容器中CO2和H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不再發(fā)生改變
E.容器中氣體的密度不再發(fā)生改變
(5)溫度T1時,在一體積為2L的密閉容積中,加入0.4molCO2和0.4mol 的H2,反應中c(H2O)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
T1時反應CO(g)+H2O(g)CO2(g)+H2(g)第4分鐘達到平衡。在第5分鐘時向體系中同時再充入0.1molCO和0.1molH2(其他條件不變),請在右圖中畫出第5分鐘到9分鐘c(H2O)濃度變化趨勢的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襄陽市高三1月調(diào)研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化學——選修2化學與技術】(15分)
(一)(6分)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合成氨的“造氣”階段會產(chǎn)生廢氣
B.電鍍的酸性廢液用堿中和后就可以排放
C.電解制鋁的過程中,作為陽極材料的無煙煤不會消耗
D.使用煤炭轉(zhuǎn)化的管道煤氣比直接燃煤可減少環(huán)境污染
(二)工業(yè)生產(chǎn)Na2S常用方法是無水芒硝(Na2SO4)一碳還原法,其流程示意圖如下:
(1)若煅燒階段所得氣體為等物質(zhì)的量的CO和CO2。寫出煅燒時發(fā)生的總反應方程式: 。
(2)用堿液浸出產(chǎn)品比用熱水更好,理由是 。
(3)廢水中汞常用硫化鈉除去,汞的除去率與溶液pH和硫化鈉實際用量與理論用量比值x的關系如圖所示。
為使除汞達到最佳效果,應控制條件是 。
(4)取Na2S(含少量NaOH),加入到CuSO4溶液中,充分攪拌,若反應后溶液pH=4,此時溶液中c(S2-)= mol·L-1。
[已知:CuS的Ksp=8.8×10-36;Cu(OH)2的Ksp=2.2×10-20(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5)納米Cu2O常用電解法制備,制備過程用銅棒和石墨棒做電極,Cu(NO3)2做電解液。電解生成Cu2O應在 ;該電極pH將 (填“升高”“不變”或“降低”),用電極方程式解釋pH發(fā)生變化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高三元月調(diào)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5℃,向50 mL 0.018 mol/L AgNO3 溶液中加入50 mL 0.02 mol/L 鹽酸生成沉淀。已知:Ksp(AgCl)=1.8×10-10,則生成沉淀后的體系中c(Ag+)為
A.1.8×10-7mol/L B.1.8×10-8 mol/L C.1.8×10-9mol/L D.1.8×10-10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高三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1分)化合物AX3和單質(zhì)X2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可生成化合物AX5;卮鹣铝袉栴}:
(1)已知AX3的熔點和沸點分別為-93.6 ℃和76 ℃,AX5的熔點為167 ℃。室溫時AX3與氣體X2反應生成lmol AX5,放出熱量123.8 kJ。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2)反應AX3(g)+X2(g)AX5(g)在容積為10 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起始時AX3和X2均為0.2 mol。反應在不同條件下進行,反應體系總壓強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
①列式計算實驗a從反應開始至達到平衡時的反應速率 v(AX5)= 。
②圖中3組實驗從反應開始至達到平衡時的反應速率v(AX5)由大到小的次序為 (填實驗序號);與實驗a相比,其他兩組改變的實驗條件及判斷依據(jù)是:b 、c 。
③用p0表示開始時總壓強,p表示平衡時總壓強,α表示AX3的平衡轉(zhuǎn)化率,則α的表達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高三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一定條件下,N2O分解的部分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
反應時間/min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c(N2O)/mol/L | 0.100 | 0.090 | 0.080 | 0.070 | 0.060 | 0.050 | 0.040 | 0.030 | 0.020 | 0.010 | 0.000 |
下圖能正確表示該反應有關物理量變化規(guī)律的是
(注:圖中半衰期指任一濃度N2O消耗一半時所需的相應時間,c1、c2均表示N2O初始濃度且c1<c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高三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室溫下,將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會使溶液溫度降低,熱效應為△H1,將1mol的CuSO4(s)溶于水會使溶液溫度升高,熱效應為△H2;CuSO4·5H2O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CuSO4·5H2O(s) CuSO4(s)+5H2O(l),熱效應為△H3。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H2>△H3 B.△H1<△H3
C.△H1+△H3 =△H2 D.△H1+△H2 >△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等五校高三聯(lián)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操作、現(xiàn)象與結(jié)論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選項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結(jié)論 |
A | 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試管中加入0.1 mol·L-1 H2SO4溶液 | 試管口出現(xiàn)紅棕色氣體 | 溶液中NO3-被 Fe2+還原為NO2 |
B | 向溶液中先滴加稀鹽酸,再滴加BaCl2溶液 | 先滴加稀鹽酸無現(xiàn)象,滴加BaCl2后出現(xiàn)白色沉淀 |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C | 在0.1mol·L-1CH3COONa溶液中,加兩滴酚酞顯淺紅色,微熱 | 紅色加深 | 鹽類水解是吸熱反應 |
D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水浴加熱幾分鐘,冷卻后再加入新制Cu(OH)2懸濁液,加熱 | 無磚紅色沉淀生成 | 淀粉沒有水解生成葡萄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廣東省汕頭市高二上學期月考化學(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
下列各物質(zhì)中,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的是
A.油脂 B.蛋白質(zhì) C.纖維素 D.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