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300℃、70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氫氣合成乙醇已成為現實。2CO2(g)+6H2(g)CH3CH2OH(g)+3H2O(g),則可推測該反應是吸熱反應 
B.鍋爐中沉積的CaSO4可用Na2CO3溶液浸泡后再用酸溶解去除
C.室溫下,將濃度為0.1mol.L?1HF溶液加水稀釋,其電離平衡常數和c(H+)/c(HF)均不變
D.電解精練銅時,陽極泥中常含有金屬金、銀、鋅等。
B
反應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與反應條件無關。只與反應物和生成物總能量的相對大小有關系,A不正確。B正確,符號沉淀轉化的特點。稀釋有利于電離,所以在稀釋過程中,氫離子的物質的量是增加的,HF分子的個數是減小的,因此c(H+)/c(HF)是增大的,C不正確。鋅的活潑性強于銅的,所以陽極泥中不可能含有鋅,D不正確。答案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能用同一原理解釋的是
A.SO2、Cl2都能使品紅溶液褪色
B.NH4Cl晶體、固體碘受熱都會汽化
C.福爾馬林、葡萄糖與新制Cu(OH)2共熱都有紅色沉淀生成
D.苯、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本題共8分)
水煤氣法制甲醇工藝流程框圖如下

(注:除去水蒸氣后的水煤氣含55~59%的H2,15~18%的CO,11~13%的CO2,少量的H2S、CH4,除去H2S后,可采用催化或非催化轉化技術,將CH4轉化成CO,得到CO、CO2和H2的混合氣體,是理想的合成甲醇原料氣,即可進行甲醇合成)
(1)制水煤氣的主要化學反應方程式為:C(s)+H2O(g)CO(g)+H2(g),此反應是吸熱反應。①此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為                     ;
②下列能提高碳的平衡轉化率的措施是                     。
A.加入C(s)B.加入H2O(g)C.升高溫度D.增大壓強
(2)將CH4轉化成CO,工業(yè)上常采用催化轉化技術,其反應原理為:
CH4 (g)+3/2O2 (g)CO (g)+2H2O (g) +519KJ。工業(yè)上要選擇合適的催化劑,分別對X、Y、Z三種催化劑進行如下實驗(其他條件相同)
① X在T1℃時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應速率加快約3×105倍;
② Y在T2℃時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應速率加快約3×105倍;
③ Z在T3℃時催化效率最高,能使逆反應速率加快約1×106倍;
已知:T1>T2>T3,根據上述信息,你認為在生產中應該選擇的適宜催化劑是     (填“X”或“Y”或“Z”),選擇的理由是                                         
(3)合成氣經壓縮升溫后進入10m3甲醇合成塔,在催化劑作用下,進行甲醇合成,主要反應是:2H2(g) + CO(g) CH3OH(g)+181.6kJ。T4℃下此反應的平衡常數為160。此溫度下,在密閉容器中加入CO、H2,反應到某時刻測得各組分的濃度如下:
物質
H2
CO
CH3OH
濃度/(mol·L1
0.2
0.1
0.4
①比較此時正、逆反應速率的大小:v        v(填“>”、“<”或“=”)。
②若加入同樣多的CO、H2,在T5℃反應,10 min后達到平衡,此時c(H2)=0.4 mol·L1、c(CO)=0.7 mol·L1、則該時間內反應速率v(CH3OH) =            mol·(L·min)1。
(4)生產過程中,合成氣要進行循環(huán),其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pH=7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
B.能自發(fā)進行的化學反應,不一定是△H<0、△S>0
C.吸熱反應發(fā)生過程中要不斷從外界獲得能量,放熱反應一定不需要吸收外界能量
D.Ksp不僅與難溶電解質的性質和溫度有關,而且與溶液中的離子濃度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某反應的焓變小于零,該反應一定能自發(fā)進行
B.用濕潤的pH試紙測稀鹽酸溶液的pH為3.52
C.草木灰(K2CO3)是鉀肥,硫酸銨是氮肥,二者混合施用可以提高肥效
D.原電池是將化學能轉變?yōu)殡娔艿难b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對于敞口容器中的化學反應Zn(s)+H2SO4(aq)=ZnSO4(aq)+H2(g) ,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表述與示意圖一致的是
A.圖①表示25℃時,用0.1 mol·L1鹽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隨加入酸體積的變化
B.圖②中曲線表示反應2SO2(g) + O2(g) 2SO3(g);ΔH < 0 正、逆反應的平衡常數K隨溫度的變化
C.圖③裝置用于測定中和熱
D.圖④裝置可以構成鋅、銅、硫酸銅溶液原電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能量變化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無論是風力發(fā)電還是潮汐發(fā)電,都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B.在稀溶液中所有酸和堿發(fā)生的中和反應的反應熱數值都相等
C.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只與反應體系的始態(tài)和終態(tài)有關,而與反應的途徑無關
D.下圖中所存在的反應體系,若使用催化劑,E1會減小;若加熱升高體系的溫度,E1會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向25.00mL 0.10mo/L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0mol/L CO3COOH溶液,溶液pH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判斷錯誤的是                                             (   )
A.在A點,溶液的pH=13
B.在B點,c(Na+)=c(CH3COO)>c(OH)=c(H+
C.在C點,c(Na+)>c(CH3COO-)>c(H+)>c(OH
D.在D點,c(CH3COO-)+c(CH3COOH)=2c(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