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7.某有機物N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關于N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分子式是C9H8O4
B.屬于酯類化合物
C.1 molN 可以與1 mo1Na2CO3充分反應生成lmolCO2
D.一定條件下可發(fā)生加成反應和取代反應

分析 A.根據(jù)結構簡式確定分子式;
B.該分子中含有酯基和羧基,具有酯和羧酸的性質;
C.2mol羧基能和1molNa2CO3完全反應生成1mol二氧化碳;
D.羧基和酯基能發(fā)生取代反應,苯環(huán)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加成反應.

解答 解:A.根據(jù)結構簡式確定分子式為C9H8O4,故A正確;
B.該分子中含有酯基和羧基,具有酯和羧酸的性質,所以屬于酯類物質,故B正確;
C.2mol羧基能和1molNa2CO3完全反應生成1mol二氧化碳,該分子中只有一個羧基,所以2molN 可以與1 mo1Na2CO3充分反應生成lmolCO2,故C錯誤;
D.羧基和酯基能發(fā)生取代反應,苯環(huán)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加成反應,所以該物質能發(fā)生取代反應和加成反應,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有機物結構和性質,為高頻考點,明確官能團及其性質關系是解本題關鍵,側重考查酯和羧酸的性質,注意C中羧基和碳酸鈉反應關系,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由相關實驗現(xiàn)象所推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適量的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則原溶液中一定有 Cl-
B.向某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無明顯現(xiàn)象,再加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則原溶液中一定有Cl-
C.向某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再加鹽酸,沉淀不溶解,則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D.向某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無明顯現(xiàn)象,再加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則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根據(jù)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所得出的結論,錯誤的是( �。�
選項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結論
A向硅酸鈉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鹽酸至紅色褪去2min 后,試管里出現(xiàn)凝膠酸性:鹽酸>硅酸
B常溫下,向濃硝酸中投入鐵片鐵片不溶解常溫下,鐵不與濃硝酸反應
C在酒精燈上加熱鋁箔鋁箔熔化但不滴落熔點;氧化鋁>鋁
D向某溶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少量氯水先無明顯現(xiàn)象,后溶液變成紅色溶液中含有Fe2+,沒有Fe3+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有關說法或對有關現(xiàn)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
A.SiO2既可與NaOH溶液反應也可與HF溶液反應均生成鹽和水,所以SiO2屬于兩性氧化物
B.SO2和NH3分別通入水中其水溶液均可以導電,所以SO2和NH3均屬于電解質
C.“水滴石穿”不僅包含著“量變到質變”的哲學思想,同時也包含了物理和化學變化
D.14CO212CO2具有相同的元素組成,所以14CO2、12CO2屬于同素異形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A.制備Fe(OH)3膠體:向飽和氯化鐵溶液中滴加氨水
B.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加入足量鐵屑,充分反應后,過濾
C.檢驗食鹽中是否含有KIO3:取少量食鹽溶液,加稀硫酸酸化,再滴入淀粉溶液,觀察實驗現(xiàn)象
D.證明在相同溫度下Ksp[Mg(OH)2]>Ksp[Fe(OH)3]:向10mL0.2 mol•L-1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 mol•L-1Mg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 mol•L-1 FeCl3溶液,觀察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X、Y、Z、W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元素,p、q、r、s是上述四種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r是一種中學常見的兩性氧化物,s是一種強酸,r與s的水溶液反應生成P與q.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簡單離子半徑:W>Y>ZB.氣態(tài)氫化物的沸點:Y>W
C.Y與W可以形成多種二元化合物D.p、q與r的化學鍵類型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溶液的濃度均為0.100mol•dm-3,其中c(OH-)最大的是( �。�
A.NaAcB.Na2CO3C.Na2SD.Na3P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常壓下CH4在一定量O2中燃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20℃時,若反應前混合氣體共NA個分子,反應后氣體分子可能大于NA
B.0℃時,若生成2.24L氣體,則轉移電子數(shù)一定為0.8NA
C.若NA個CH4分子參加反應,則有 2NA個O-H生成
D.0℃時,若NA個CH4分子和足量O2完全反應,則生成氣體體積為67.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能源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支柱.研究并有效地開發(fā)新能源在能源緊缺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已知H2與CO反應生成CH3OH的過程如圖所示:CO的燃燒熱△H2=-b kJ•mol-1,CH3OH的燃燒熱
△H3=-c kJ•mol-1.請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甲醇是一種可(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甲醇的官能團的電子式是
(2)CH3OH燃燒的熱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CH3OH(l)+3O2(g)→2CO2(g)+4H2O(l)△H=-2ckJ•mol-1
(3)H2的燃燒熱△H=a+cb2KJ/mol.
(4)一些化學鍵鍵能如下:C=O為d kJ/mol;O=O為ekJ/mol;C=O為fkJ/mol.則由以上數(shù)據(jù)有b=2f-d-e2(用d、e、f的代數(shù)式表示).
(5)H2和CO的混合氣體n mol,充分燃燒共放出Q kJ熱量,則混合氣體中H2和C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bn-2Q):(bn-an-cn+2Q).
(6)CO與O2可以組成新型燃料電池,若該電池以Pt為電極,以KOH為電解質溶液,寫出該燃料電池的正極反應式O2+4e-+2H2O=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