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4.25℃時,①純水  ②pH=2的醋酸溶液  ③pH=12的氫氧化鈉溶液  ④pH=2的醋酸溶液和pH=12的氫氧化鈉溶液等體積混合,上述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由小到大的順序是( �。�
A.②<①<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③<①<④D.②=④<③<①

分析 酸堿均抑制水的電離,由pH計算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的濃度,以此來解答.

解答 解:①在25℃時,水電離出的c(H+)=c(OH-)=1×10-7mol•L-1;
②pH=2的醋酸中c(H+)=10-2mol/L,Kw=c(H+)•c(OH-)=10-14,所以溶液中c(OH-)來自于水的電離,水電離出的c(H+)=c(OH-)=10-12mol/L;
③pH=12的氫氧化鈉溶液中c(H+)=10-12mol/L,水電離出的c(H+)=c(OH-)=10-12mol/L;
④pH=2的醋酸和pH=12的氫氧化鈉按等體積混合,CH3COOH+NaOH═CH3COONa+H2O,混合后醋酸過量,顯酸性,c(H+)<10-2mol/L,對水的電離抑制小于②③,
則水的電離程度由小到大的順序是②=③<④<①,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pH的計算,為高頻考點,把握pH與離子濃度的關系、水的電離影響因素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Kw的應用,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山東省高三上第一次教學診斷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分類是化學學習與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類正確的是

A.Cl2O7、P2O5、SO3、CO2均屬于酸性氧化物

B.Na2O、Na2O2為相同元素組成的金屬氧化物,都屬于堿性氧化物

C.根據(jù)是否具有丁達爾效應,將分散系分為溶液、濁液和膠體

D.根據(jù)溶液導電能力強弱,將電解質分為強電解質、弱電解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強酸跟強堿的反應熱一定是中和熱

B.1molC完全燃燒放熱383.3kJ,其熱化學方程為:C+O2=CO2 ΔH=-383.3kJ·mol-1

C.在稀溶液中,酸與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1 mol H2O時的反應熱叫做中和熱

D.表示中和熱的離子方程式為:H+(aq)+OH-(aq)H2O(l)ΔH=57.3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向某固體上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則該固體一定是碳酸鹽

B.把燃著的木條插入某瓶無色氣體中,木條熄滅,證明瓶中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C.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加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證明該溶液中一定有硫酸根離子

D.不用任何試劑就可以把KOH、HN03、CuSO4、MgCl2四種溶液鑒別出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實驗是化學研究的基礎.下列關于各實驗裝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裝置①常用于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混合物

B. 裝置②可用于吸收NH3或HCl氣體,并防止倒吸

C. 裝置③可用于收集H2、CO2、Cl2、NH3等氣體

D. 裝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氯化氫,并吸收多余的氯化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工業(yè)上以侯氏制堿法為基礎生產焦亞硫酸鈉(Na2S2O5).其制備工藝流程如圖:

已知:反應II包含2NaHSO3=Na2S2O5+H2O等多步反應.
(1)反應I的化學方程式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灼燒”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uS+3O2_2CuO+2SO2
(3)已知Na2S2O5與稀硫酸反應放出SO2,其離子方程式為S2O52-+2H+=2SO2↑+H2O.
(4)反應I時應先通的氣體為NH3,副產品X的化學式是CuSO4•5H2O.
(5)為了減少產品Na2S2O5中雜質含量,需控制反應II中氣體與固體的物質的量之比約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O2F2可以發(fā)生反應:H2S+4O2F2=SF6+2HF+4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氧氣是氧化產物
B.還原劑與氧化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4
C.若生成4.48 L HF,則轉移0.8 mol電子
D.O2F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分別用濃度均為0.5mol/L NH3•H2O和NaOH溶液滴定20 mL 0.01mol/L Al2(SO43溶液,測得導電能力隨溶液加入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曲線1代表滴加NaOH溶液的變化曲線
B.C點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離子是Na+和SO42-
C.b和d點對應的溶液均顯酸性
D.be段導電能力下降的原因是NH3•H2O?NH4++OH-,導致離子數(shù)目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化學反應中,化學能全部轉化為熱能
B.已知C(s)+12O2(g)═CO(g),△H=-110.5kJ•mol-1,則碳的燃燒熱為-110.5kJ•mol-1
C.測定中和熱時,用銅制攪拌棒代替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不影響測定結果
D.反應C(s)+CO2(g)═2CO(g)△H>0在較高溫度下能自發(fā)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